市民政局:紧盯疫情,精准施策,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常德市民政局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认真分析疫情形势,科学调度,压实责任,全面动员,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救急难、兜底线的职能,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全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压实主体责任,确保严管严控无疏漏

常德市民政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早安排、早部署,出台了相关制度方案,加强了对殡葬服务场所、救助管理机构、养老儿童福利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的管控,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防控期间,全市11家殡仪馆只办理遗体接运、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业务,暂停治丧守灵、遗体告别、骨灰祭祀等集中办丧服务;同时暂停对外餐饮、住宿、乐队出殡等殡仪服务项目。全市9家救助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求助人员的管控,做好了相应的预案,开通了24小时未成年人临时救助服务热线。从1月28日起,对全市244家养老服务机构和5家儿童福利机构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为严格防控疫情,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传染,全市各级婚姻登记机构取消了2月2日(周日)结婚登记办理,从2月4日起,鼓励广大新人朋友采取预约登记的方式合理安排婚姻登记。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充分做好物资储备、调运等工作,确保各公办福利机构、特殊供养服务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以及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农村留守老人、困境和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民政服务机构运行平稳有序,未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

动员社会力量,确保严管严控保有保障

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引导慈善组织、社会组织、社工队伍、志愿服务者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前提下,汇聚力量支援党委政府抗击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至2月19日,全市各慈善总会共收到捐款1776.7万元,其中常德市慈善总会通过“常德慈善”微信平台和银行账号接收方式,共收到捐赠款项297.7万元,捐赠人次达1568人次;接收口罩、酒精、络合碘、84消毒液、板蓝根、洗手液、洗衣液等社会捐赠防控物资价值共计99.475万元。目前,捐款捐物已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第一线。常德市康复医院开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0736-7870909),选派睡眠医学科主任秦鹏、心身医学科副主任钟秋平等两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卫生专家奔赴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新冠肺炎”患者、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严管严控无死角

为确保疫情期间政令畅通,防控有力,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龚美爱任组长的常德市民政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多次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局领导和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值守,坚持在岗在位,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并派出能力强、业务精的局领导和业务骨干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参与督查。疫情防控,人员聚集是大忌,市民政局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尽量减少人员接触,主要领导采用微信、电话等进行一线指挥,全方位调度,听取工作落实情况,部署相关工作,确保了人员排查、上传下达、监督督查和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局领导亲自带队,采取“四不两直”形式,对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养老儿童福利机构、殡葬服务场所进行了实地督查,全面掌握全市民政服务机构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情况。2月3日,党组书记、局长龚美爱陪同省民政厅厅长唐白玉、副厅长游劲民,深入津市市白衣镇白衣庵社区和白衣镇敬老院,实地督导当地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保障情况和敬老院防控情况,对民政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做好对民政服务机构监管的同时,市民政局强化机关自身防疫,通过“常德民政”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微信工作群及张贴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布、更新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对全体在职干部职工开展了地毯式摸底排查,严格人员、公共卫生和食堂管理。干部职工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不串门、不聚集。每天安排5名值班人员对进入办公楼的干部职工及办事人员检查体温并逐一登记,疑似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在公共区域内,每天定时对办公场所、门禁把手、卫生间、电梯进行消毒处理,在办公楼卫生间摆放洗手液、酒精等防护物资,设立统一投放废弃口罩的专用垃圾箱;在办公区域内,每间办公室都配备了消毒液、医用酒精,为干部职工发放了中药汤剂。取消食堂集中就餐,由干部职工自带饭盒配餐后到各自办公室就餐。依照《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名义制定并印发了《常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常德疫控指函〔2020〕81号),加强了对慈善捐赠事中事后监管,严把捐赠质量关,定期在“常德慈善”、“常德民政”微信平台公布捐赠款物接收和使用情况,同时公布了接受捐赠联系方式和监督举报电话(0736-7251037),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市民政局机关纪委 陈高龙 李燕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