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東部霸主:海上城邦威尼斯的崛起之路

威尼斯在現代以“水都”之名享譽世界,是意大利的著名旅遊勝地,而在歷史上卻是一大強國。在地理方位上,威尼斯位於意大利東北部,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裡。所謂潟湖,就是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赫赫有名的威尼斯共和國的就坐落在威尼斯潟湖裡,它由這個潟湖裡面的的島嶼組成,在歷史上威尼斯因為控制了地中海東岸地區與歐洲的貿易而崛起為一代強國,雖然威尼斯的本土人口在最多的時候也只有十餘萬人,但它在鼎盛時期卻控制了克里特島、伯羅奔尼撒西南部及愛琴海上的許多島嶼,也和奧斯曼帝國進行了海洋戰爭,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

威尼斯共和國的來歷

威尼斯的來歷一直是傳說,不過也反映了歷史狀況。在西羅馬帝國的晚期,意大利北部地區受到了蠻族的入侵,阿奎萊亞甚至被匈人阿提拉的大軍襲擊,被夷為平地。當時居住在意大利東北部威尼託的人們在聽聞消息後,他們選擇逃亡到了東面蘆葦叢生的潟湖沼澤地裡,在這裡他們建立一個新的家園,這些人就是威尼斯人的祖先。在新家園建立後的第24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衝擊下滅亡。由於生活在潟湖裡的威尼斯人以打漁為生,生活貧苦,南下的幾波蠻族自然也看不上這些人的財產,所以威尼斯得以躲避被襲擊的災難。

直到倫巴第人南下,威尼斯人的生活才被打破。倫巴第人徹底摧毀了他們主教堂所在的格拉多、赫拉克利亞。同時倫巴第也攻擊了其他靠近威尼斯地區的城市,例如帕多瓦。大量的難民也朝著威尼斯人所在的潟湖靠近。這些人也和威尼斯人開始往潟湖的更深處移動。他們遷徙到了託切羅島,布拉諾島,佩萊斯特里納,馬拉莫科等地區居住。這些地區蠻族難以到達,而且潟湖瘴氣瀰漫,使得威尼斯在蠻族的入侵之中殘存了下來。這也為威尼斯的之後的崛起埋下了基礎。

隨後的歲月裡,這些難民組建了一個小國家,也就是威尼斯。這個國家隸屬於拜占庭帝國,卻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元697年,威尼斯人首次以居民投票的方式,選出了總督,總督成為了威尼斯的領袖,威尼斯的政治結構初步奠定。威尼斯也逐漸形成了內河貿易,開始沿著河流和內陸地區進行貿易。威尼斯缺少土地,無法生產糧食,但是威尼斯靠近大海,生產魚和鹽,這成為威尼斯貿易活動的主要商品。

在公元800年,查理曼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威尼斯作為拜占庭帝國在意大利地區的領土,引起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敵視,查理曼的長子丕平開始進攻威尼斯,威尼斯人面對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並沒有選擇屈服,而是選擇了開戰。在大戰中,威尼斯人逃入了潟湖的中心,丕平的軍隊乘著大船追擊,但是威尼斯人利用海水的潮汐作戰,丕平的軍隊在追擊威尼斯的過程中,遭遇海水的落潮,船隻擱淺,從而被威尼斯人各個擊破,威尼斯人勝利了。801年以後。神聖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簽訂了條約,皇帝查理曼放棄對威尼斯的主權,承認威尼斯隸屬拜占庭帝國,而且允許威尼斯人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自由通商。

不過也由於戰爭的影響,威尼斯人再一次選擇了遷徙,他們把國家中心放到了潟湖的中央里亞爾託。由於里亞爾託遠離陸地,所以在這裡生活十分安全,其次威尼斯人因為貿易而擁有船隊,這些船隊可以作為海軍以保衛威尼斯的安全,對於一個弱小的國家來說尤為重要。

威尼斯是一個很奇特的地方,它沒有土地,所以它不像西歐的其他地區存在封建制度,也就沒有騎士與農奴間的嚴格區分,對外貿易變成了威尼斯人生活的全部,也因為人人持有商業觀念,金錢變成了威尼斯人熟悉的交換手段。在威尼斯,貴族是鉅商富賈,他們指揮著艦隊和操縱著商業貿易。

地中海東部霸主:海上城邦威尼斯的崛起之路


征服亞德里亞海

威尼斯全民靠著商業貿易生活,這是因為威尼斯在當時是著名的貿易中轉站。威尼斯的商人前往地中海東部地區,他們來到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北非的巴巴利海岸等地區,把這些發達地區的香料、絲綢、棉花,玻璃等物資買回威尼斯,再通過威尼斯的內河貿易銷往中歐和西歐,又把歐洲的奴隸和木材銷往北非,以此牟取暴利。

但是威尼斯的貿易環境卻不怎麼好,威尼斯通往商業重鎮君士坦丁堡的海上航線要經過亞得里亞海東海岸的港口,而這些港口附近充斥著大量的海盜。亞德里亞海東海岸的達爾馬提亞到阿爾巴尼亞的海岸直線距離只有400英里,但是分佈著許多避風港灣、鋸齒狀缺口、近海島嶼、礁石和淺灘,構成了全長2000英里、錯綜複雜的海岸。這裡成為海盜絕佳的藏身之地。隨著斯拉夫人的南下,拜占庭帝國對於這片區域的控制也日漸減弱,海盜開始搶劫威尼斯商船。威尼斯為了保護貿易路線,曾經大力打擊海盜,甚至一位威尼斯總督都死於戰爭之中,但是威尼斯最終還是向海盜屈服,選擇了繳納貢金以保證航海安全。

公元991年,皮耶託·奧賽羅二世擔任總督,這位奧賽羅也被翻譯為奧西奧羅,他改變了威尼斯的歷史。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92年5月拜占庭帝國與威尼斯簽訂了一項條約。拜占庭帝國把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的碼頭稅由30蘇爾多金幣下降為17蘇爾多金幣,但是威尼斯承擔的義務是威尼斯海軍必須保護拜占庭帝國西部的領土安全,而這裡就是亞得里亞海的東海岸地區。由於宗主國拜占庭的保證,使得威尼斯出師有名。公元998年,奧賽羅二世開始了剿滅海盜的軍事行動,雖然威尼斯的人口不足五萬,但是它在這次行動中成功控制了亞得里亞海東岸,威尼斯總督也被拜占庭皇帝封為達爾馬提亞領主。

此後威尼斯在亞德里亞海東岸修建了大量的要塞:波拉、扎拉、希貝尼克、斯帕拉託、萊西納和庫佐拉兩島、拉古薩、卡塔羅、斯庫塔利和位居亞得里亞海出口的發羅納。同時亞德里亞海東岸的城邦也向威尼斯效忠,因為同屬於拜占庭帝國的拉丁民族文化圈,威尼斯很快控住了這些城邦國家。

征服亞德里亞海東岸推動了威尼斯的發展,威尼斯城的人口在不到一個世紀之後就達到了八萬。在此後的幾百年的歲月裡,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東面海岸修建了大量的穀倉和葡萄園,達爾馬提亞的松木被威尼斯用來建造槳帆船,而且達爾馬提亞提供了大量的航海人才為威尼斯的海上貿易和海軍效力。

地中海東部霸主:海上城邦威尼斯的崛起之路


威尼斯的崛起為東地中海霸主

威尼斯在征服亞德里亞海東海岸之後,修建了一條“海上高速公路”。在亞德里亞海東海岸有著大量威尼斯的航行港口,這些港口為了威尼斯的貿易船隻提供淡水、食物以及船員。同時在港口附近建造了可以維修船舶的造船廠和存放貨物的倉庫。為了保衛威尼斯貿易船隻在亞德里亞海的航行安全,威尼斯在海上準備了大量的軍艦航行,以打擊海盜和其他威脅商船貿易的勢力,在陸地上威尼斯則是修建要塞,以保衛港口。這條安全航行的道路使得威尼斯的商船為威尼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在此後的幾百年裡,威尼斯圍繞著自己與地中海東岸地區的貿易路線不斷侵佔土地,修建著這條“海上高速公路”。隨之而來便是壟斷東西方貿易帶來的巨大財富,而另一個成果就是威尼斯在東地中海的海軍實力越來越強大,這隻海軍保衛著航行的安全。威尼斯也由此一躍成為地區大國,亞得里亞海在威尼斯的強盛歲月裡也被稱為威尼斯灣。

為了保衛這條“海上高速公路”,威尼斯的上層精英甚至還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海親節”,這一天也是耶穌升天節。在奧賽羅二世征服亞得里亞海之後,每年一度威尼斯總督都會帶著政府官員乘坐御用的黃金船來到威尼斯的外港利多島,威尼斯總督會首先參加彌撒,隨後再次登上黃金船來到海上,在眾人的關注下,威尼斯總督會高呼:“海啊,我要與你結婚!要你永遠屬於我!”然後把一枚戒指扔進大海。儀式結束。而這種“海親節”正是為了喚起民眾對於威尼斯海外事業的關心。

地中海東部霸主:海上城邦威尼斯的崛起之路


結語

威尼斯共和國的人口很少,最高峰的時候也不過十多萬人。國家土地面積也不大,只是潟湖裡面的小島嶼組成,但是這個國家卻依託港口城市的便利,通過海上貿易和外交手段使得弱小的自己一躍變成海上強國。威尼斯在征服亞德里亞海之後,隨著自己的修建的“海上高速公路”的發展,亞得里亞海成為了威尼斯人的海,而且在威尼斯方言中把亞得里亞海稱為“我們的房子”,自此以後,在亞得里亞海再也沒有任何海上力量能和威尼斯抗衡,威尼斯共和國成為了海上霸權。

在拜占庭帝國的力量逐漸衰弱的時候,威尼斯人在暗中策劃地取代了拜占庭帝國在東地中海的霸權。在扎拉、斯帕拉託、伊斯的利亞和特勞的小型石制主教座堂的禱詞中,威尼斯總督的名字排在拜占庭帝國皇帝的名字的後面,而在實際上威尼斯人已經是東地中海新的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