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造反失敗後,康熙將他滿門抄斬,卻漏掉了一人,此人是誰

康熙自1673年開始撤藩,直到1681年才徹底結束,整整持續了8年之久。

康熙為何撤藩呢?

因為蛋糕就這麼大,康熙只想自己一個人吃,不想別人參與,甚至別人看一眼他都覺得不爽。

吳三桂造反失敗後,康熙將他滿門抄斬,卻漏掉了一人,此人是誰


這些藩王,都是曾經的開國元勳,立下了赫赫戰功,沒有他們,大清不會這麼快掃平天下,沒有他們,大清還在東北啃雪呢!

但藩王有兵,有槍,有糧食,有錢,而且還是漢人,康熙如坐針氈,寢食難安,他擔心藩王造反,就算現在不造反,難保以後不造反,就算藩王不造反,難保藩王的子孫後代不造反。

要一勞永逸地解決此事,只有兩個字—撤藩。

當初吳三桂引清入關,是頂著大漢奸的罵名的,後來,大清統一天下,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吳三桂總體還算滿意,彩雲之南,山美水美,天高皇帝遠,舒舒服服的,是安享晚年的好地方。

可吳三桂沒過幾天安生日子,康熙就突然宣佈撤藩了,吳三桂當然一百個不願意了,雲南是他打下來的,沒有他,大清根本入不了關,他是清朝的大功臣。康熙如此對待開國功臣,太不講究了!

吳三桂造反失敗後,康熙將他滿門抄斬,卻漏掉了一人,此人是誰


吳三桂當然明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他擔心一旦交出軍隊,交出權力,他就真的一無所有了,那時候還不得任由康熙消遣啊!

吳三桂猶豫不決,問部下的意見,部下群情激昂,炸開了鍋,大家意見出奇的一致,都說反了算了,再打個十年八年又如何!

此時的吳三桂,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深思熟慮之下,決定賭上一把,打贏了做皇帝,打輸了大不了逃到緬甸。

吳三桂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還恢復了漢服,統一了軍裝,全部白衣白甲,就連軍旗都是白色的,說要替死去了的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報仇雪恨!

這就啪啪打臉了!當年正是吳三桂帶著幾十萬大軍,把永曆帝追的無處躲藏,也是他親手勒死了朱由榔,現在倒貓死耗子假慈悲了,可笑至極也。

吳三桂造反失敗後,康熙將他滿門抄斬,卻漏掉了一人,此人是誰


所以,吳三桂這招並不靈,聰明人早就看透了吳三桂,“反清”是真,“復明”是假,真實目的無非是自己當皇帝。

百姓心想,當年反清復明勢頭這麼猛,還不是被無情地扼殺了嗎,你吳三桂又能掀起什麼浪花,何況,我現在有吃有喝的,才不跟你幹殺頭的買賣呢!

老百姓但凡有口吃的,就很少造反。沒有群眾的支持,吳三桂大軍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早晚會枯竭而死的。

吳三桂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1678年3月,吳三桂宣佈稱帝,國號周,此時他67歲,病入膏肓了,屬於過一把癮就死類型的,5個月後,吳三桂在憂憤之中死去。

接著,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繼位。有人覺得奇怪,為何不是兒子繼位,而是孫子呢?

因為兒子被殺了!

吳三桂造反失敗後,康熙將他滿門抄斬,卻漏掉了一人,此人是誰


吳三桂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吳應熊,二兒子吳應麟。當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多爾袞擔心吳三桂耍花樣,就把建寧公主嫁給了吳應熊,並將他留在了北京,當作人質。

吳三桂反清前夕,曾經派使者秘密前往北京,準備接吳應熊回昆明,但被他拒絕了,使者帶出了吳應熊的大兒子吳世璠。後來,吳應熊和次子吳世琳均遭康熙殺害。

吳三桂死後,孫子吳世璠繼位之後不到兩年,清軍擊敗吳軍,攻入昆明,吳世璠服毒自盡,吳三桂一家老幼數百口人盡數被殺,吳三桂的墳墓被掘開,慘遭戮屍。

有人或許疑問,吳三桂的二兒子吳應麟哪裡去了呢?

吳三桂造反失敗後,康熙將他滿門抄斬,卻漏掉了一人,此人是誰


有人說,吳應麟死於昆明保衛戰,還有人說吳應麟逃跑了,而且還帶著父親的愛妾陳圓圓一起逃的,最後逃到了貴州東部的馬家寨,並在那安家落戶了。

現在,馬家寨有一千多口人了,全村人都姓吳,沒有一個外姓,有人還發現了吳應麟和陳圓圓的墳墓,不知是真是假。

如果,吳應麟和陳圓圓真的在一起了,給老吳家留下了餘脈,吳三桂倘若泉下有知,或許會苦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