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正当商朝急剧没落之时,西方的古老邦国——“周”日渐强盛起来。

周的始祖名弃,姬姓,因长期经营农业,又久做农官,被后人尊为农神“后稷”。到了商朝末期,周族中出了个重要首领,名叫古公亶父,率族迁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在这里营建城邑,规划土田,成为实力雄厚的强国。再经季历一代,传至姬昌时,正当商纣王在位。历史的机遇成全了姬昌的令名,他就是翦灭殷商、开创周朝800年基业的周文王。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姬昌见商朝极度昏乱,便反其道而行之,笃行仁让,敬老慈少,着意发展经济,实施勤俭治国和裕民政策。姬昌尤其注重罗致人才,到处求贤问能。其中,知遇吕尚一事,传为千古美谈。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吕尚,又名吕望、姜尚、姜子牙,生于商朝末期。吕尚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却半生潦倒,怀志不遇,早年曾屠牛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卖酒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始终报国无门。待到垂暮之年,眼见商纣暴唐无道,且听说姬昌礼贤下士,便来到渭水流域,栖身于林泽秀美的磻溪,垂钓于竹深密的兹泉,矢志伺机参予周政,一展胸中宏图。

一日,姬昌到磻溪渔猎,恰遇吕尚,两人倾心交谈,移时不倦。吕尚纵论天下大势,真算得口悬河,字字珠玑。对于治国的要领,他提出“三常”(三个基本原则)之说:君以举贤为常,官以任贤为常,士以敬贤为常,一言以蔽之,把起用贤才看作安邦定国的首要条件姬昌越听越喜,最后亲手把他扶上车輦,载回宫中,拜为国师。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吕尚辅佐姬昌先集中全力经略周边的游牧部落和民族,北逐玁狁,西攘混夷,费力不多,却解除了后顾之忧,积聚了人力、物力。

周的强盛引起毗邻的崇国(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不安,崇侯虎在商纣王面前诋毁姬昌,说是“姬昌积善累德,诸侯都倾心宾服,必将大大不利于商。”商纣王忙把姬昌召来,囚于羑里(菱音,在今河南汤阴北)。吕尚与周臣散宜生、闳夭等人针对纣王喜听谗言、贪恋女色、纵情游猎等致命弱点,四处搜罗美女、骏马和珍玩,买通佞臣费仲,转献给商纣王。纣王被财色迷住心窍,竟赦免姬昌,还特意赐给他弓矢斧钺,让他专擅征伐。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姬昌手握尚方弓钺,既可名正言顺地修政施教,又可大张旗鼓地整军练兵。他拉拢、瓦解商朝的盟邦,孤立纣王、即所谓“率股之叛国以事纣”。其中一桩重要事件,就是以周人耕者让畔、行者让路为榜样,巧解虞、芮两国争夺田界的诉讼。这算是示天下以仁德,一举博取了个大大美名,吸引众多小国纷纷归附。姬昌遂在这年称王。随后,周出兵灭掉商朝的亲信诸侯黎、崇等国,又步步蚕食鲸吞,将军事触角伸入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带。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当周人足以同殷商公开较量时,姬昌就把政治重心东移,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今陕西长安西北),从此,周以土沃物丰的关中平原为腹地,背靠稳定的西、北两面大后方,其势力东达江、淮南及江、汉,西南入于巴蜀,成为与商朝对峙而立的奴隶制强国,司马迁记述此时的形势是“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其间所用奇谋妙计,多出自吕尚而姬昌的选贤任能则是成功的关键。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姬昌称王七年(另有九年、十年两说)而死。他虽未及手刃纣王,但灭商事业已是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