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后的老人,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

听雨音阁


我常常说“人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既然已经过了60岁,为啥还要把钱继续存着,该花还是得花。那个时候还存着钱干嘛,做理财吗?可以,现在的人寿命都比较长,拿出一部分钱理财没问题,但是没有必要存着不花留给孩子。

80岁的爷爷奶奶

我爷爷奶奶已经80岁了,收入来源就是政府的各种补贴,因为农村也有一些土地补贴,加上亲戚朋友孝敬的钱。两口子开始很省,不怎么舍得花钱,就连大家买的新衣服也不舍得穿,可能是那辈人的特性吧。不过在大家的强烈建议下,开始慢慢舍得花钱,每天买些好菜回来煮,生病了也不会熬着,及时去医治。反正大家也不会惦记着老两口什么,大家都有家庭,有自己的吃饭本事。

快60岁的父亲

到了我老爸这辈,差不多也快60岁的人了,我妈常常说我爸“你看人家赚多少钱给儿子花,你一分没给过”。我爸就是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人,换句话说就是特享受眼前的时光,有多少钱就花多少,不会跟你存着。其实这样的生活状态也蛮好,在农村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就是医疗的问题而已。

年轻一代

到了我这辈,深受我爸的思想影响,反正自己赚到多少花多少,不管是60岁,还是30岁都一样,我认为该花的地方就要花钱,没必要省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但要根据自己实力来定。反正我是想着把孩子养大到他能自力更生就好,买房买车我不会帮他出,自己有多少能耐就享受多少,别人给予的东西始终不会长久。就好像我爸没有给我准备房子一样,没什么好抱怨的,我爸也没有义务给我准备,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买到。

我们三代人都一样,不会把钱一直存着,除非是做理财。想要花的时候就拿出来,留着也没用,不需要留给下一代人,自己赚来的钱花在自己身上难道不香吗?所以有多少60岁的老人,对于钱怎么使用的想法,是否有跟我们三代人相同的呢?


商界書生


几乎所有的人年轻人都会回答,应该拿出来花啊!

但是我所接触的老人中,他们不但不会拿出来花,反而把钱看得很重要,自己一点也舍不得花,有的也不舍得给孩子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曾经和一位老人交流过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你还没到我的年龄,等你老了就知道了。”让我也是一头雾水。

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让我们来看看老年人的金钱观。

案例一:我的同事老张是一个退休工人,65岁,每月退休金7000元多点,妻子退休金也有6000元,平时省吃俭用,除了每天喝点酒,几乎没有其他开销。按说他夫妻两人收入不错,但是,钱都给孩子了,因为孩子在北京买房后还贷压力大,老两口只能帮着还账。这是我见过的比较舍得花钱的,都花到孩子身上了,无怨无悔的。

案例二:我的一个远房亲戚,60多岁,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全部资金放银行定期,从来不舍得动,省吃俭用,说是将来留给孩子,但是孩子现在用钱一分也拿不到。这种是典型的以金钱为寄托的老年人,他们只把一个数字作为支撑,缺乏人生乐趣,数字增长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案例三:还有一位老年同事,大概70多岁,家中积蓄颇丰,子女工作也很好,平时看出不金钱观如何。听他的孩子说,老人非常扣,唯一花钱不心疼的是养生,保健品买一大堆,到医院看病反而不太舍得。

所以,从我所了解到的人看,越到老年越喜欢存钱,年龄越大越不舍的花钱,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人缺乏寄托,金钱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重要寄托。

2、老年人对金钱的认知,他们年轻时的金钱观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

3、老年人对健康的担忧,他们感觉需要一定的资金为自己的健康提高保障。

4、老年人总觉得自己身后要留点什么给孩子,唯一能留的可能只有金钱了。

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互金直通车


存着干嘛,留给子孙吗?

我们邻居,一个七十岁的老头,省吃俭用的一辈子攒了三万多块钱。

老头没有收入,地和家产早就给两个儿子分了。

老头平时的日常生活就是轮流去两个儿子家吃饭。

三万多块钱的积蓄是老头每个月领到红包政府补贴,还会有过生日的时候亲戚家晚辈给的!

老头真的节省,衣服不买,吃的不买,硬是攒了三万多块钱。

结果呢,去年病了,乡镇医院大夫建议去大医院检查。

两个儿子一商量,去县医院花钱多,很不方便,就没有带老人去。坚持住在乡镇医院输液熬着!

住了二十多天,后来老人疼得受不了了,乡镇医院的大方见治疗没有效果,就拒绝再给老人治疗,还是建议赶紧去县医院。

呵呵,老人的两个孩子一商量,断定老人得了不治之症,就把老头接回家了。

接回家以后,怕街坊邻居说三道四的,两个孩子依旧继续给老头输液,不过这次换了村里的村医来给老人输液。

一个多月,老头的两个孩子日夜轮流照顾,在街坊邻居中得到了良好的口碑。

而老头呢,身上的病痛让他饭都吃不上一口,指着输液苟延残喘了一个多月,死了,不知道是疼死的还是饿死的!

临死前,老头指着一侧的一个枕头,两个孩子从里面摸出来三万多块钱!

唉,真是无语了,老头,你留那么多钱干嘛?早点拿出来自个去医院,或许…………

所以说,老人啊,不要对自己太过吝啬,尽量想开点,吃好喝好身体好了,不仅自己不遭罪,也是儿女之福!



7度风


首先,按照未来人们的寿命能活到100岁,六十岁的人还不算是老人,60岁继续工作的人是越来越多,起码笔者我是不会在60岁就退休的,至少我也要工作到80岁,只有继续工作的人才能活更长久。

其次,该不该把存款拿出来花,还是继续存着?人活着当然是该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需要用钱时就用,只是不要故意去乱花就行。自己赚的钱自己花很正常,乱花就不正常了。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消费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有两种极端的方式我是反对的,一种是平常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总想着多留点给自己的子女,自己花钱还想要留给儿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的儿子没有出息,你留多少钱也没有用。如果你的儿子有出息,你根本不用留一分钱,照样有花不完的钱,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各安天命。

另一种是总想着活着的时候把钱花光,不花光对不起自己,整天乱花钱,这种想法是扭曲的,好像不花光钱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错误的。一个人能花的钱是有限的,正常的消费都是没有问题,人活着不是为了花钱而花钱,而是需要花钱时就花钱,花钱要花得有价值,有意义,乱花钱肯定是心理有问题。

笔者认识许多大富豪,许多大领导,也没见过谁为了花光钱而花钱的。所以,人都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做任何事情都有留点余地,只要身体健康该花钱就花钱,只要花得有价值,不是为了跟谁堵气就行。人到退休的年龄,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答案有三种,一是传统型老人,不舍得花。二是现代型老人,舍得花。三是中间型老人,花一半留一半。

具体分析如下:

一,传统型老人。他们坚持传统,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因为中国人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民族,老辈人经历太多的贫困生活,深知富余来得不容易,主张福不能享尽,它会物及必反,有点钱也舍不得花,为子女着想,为自己留点余地。

二,现代型老人。他们坚持现代经济学观点,消费促进经济,存在银行钱会贬值,有钱后到处游山玩水,把钱花完,自己花,拿给子女花,他们信奉有钱不用,过期作废的人生观,主张“儿子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儿子比我强,留钱没必要"的逍遥人生。

三,半新半旧型老子。他们一半坚持传统保守的生活态度,一半坚持现代改革开放的生活状态,做事留一手,比较安全,主张花一半留一半。

我通过观察身边的老人,做事风格,人生态度总结出来的。不好评价那种好,那种不好,人生就是这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所以,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人生意义也没有标准答案,你选其中之一都是对的。







飞飞猫说话


我公公病了,他俩有存款都不拿出去给自己看病。非让哥四个摊钱,我们哥四个都刚刚盖完新房,帐还没还完呢,可他说了,借去呗。我们每家借五千元共计两万元给他看病了。

我也是想不通,为什么你有钱不花?非得让儿子们拿钱看病呢?我公公死了后我也就瞎叨叨这个问题。话刚说完,我就从柜台里边摔出去了,我家人说我:“该,让你说"。钱也花了,病也看了,我就是不理解,问问不行啊?死人还不爱听了,把我扔出去了。看来死人的坏话是一点不能说呀,否则受害呀。我不就是个先例,唉,下回我可不敢说死人什么坏话了。

后来我想通了,我公公他当时是为我婆婆留后手,他有病把钱花没了,老太太以后有病咋办?老太太老实,万一他死后儿女不管老太太咋办?这是假设,但我公公也没错,自己钱不花,给我婆婆留着,万一我公公不在了,我婆婆受治,儿女不管她,她还有存款,她受不着治。这样一想,我公公也没错,他不为自己着想,为老太太着想是对的。后来我婆婆病了,还是使他们的存款给她看病,老太太也让我们伺候好,送走了,大家办的还很风光,老太太也没受治。其实有没有存款,我们也一样把老太太照顾好,我们家的家风本来就很正。大家把老太太高高兴兴的送走了,把她剩下的存款也给分了,我们也很高兴。

我娘家爹这四年看脑梗就花了二十万了,我们给点,自己有点,我弟给拿的多些。老人老了病开始找人了,不存点钱,有病都等着跟儿女要,大数可够儿女受的。



用户和言悦色


60岁,意味着已经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对于存款还是继续存着还是取出来花掉。我认为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个对于60岁退休了的老年人来说,如果退休金比较高,还有其他收入,存款就没有必要取出来花了。我邻居曾大爷,是一位国家干部,退休金5000多元,每个月还有出租门面,住房的收入8000多元,一个月收入13000多元,他老伴一个月退休金3000多元。两老口加起来一个月收入17000多元左右,衣食住行的开销以后绰绰有余,而且他们生病住院也有医疗保险,子女都有不错的工作,这样的家庭还有必要取出存款来花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如果夫妻俩个人退休金比较低,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常生活开支紧张,捉襟见肘,再加上身体状况不好,经常生病买药,上有老下有小且要承担经济支持的话,存款就要取出来解决入不敷出的困局,要不然就会经济吃紧,周转不灵,处于家难日深的局面。

所以,存款取出来还是不取出来花销,要看家庭背景,现实状态和所处的场景。





根根看世界


年过六十命自知。要早作按排,才能过上愉快的晚年生活,来世一趟一不容易何必吝啬自己呢,未来时日已不多,有条件享受不享受是自作孽,等到走不动了,给你几个亿有什么用呢,垫棺材吗,我退休后本来有一份工资不错的岗位叫我去,我考虑二夫妻都有退休工资,医保支撑,子女也事业有成,我再挣钱还有什么意思呢,马上拒绝了,我趁着身体尚可,我一定要给自己留几年,后半辈子享享清福,才不枉来世一趟,现在和老太婆一年五六次旅游,周边国家玩了个遍,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老了不后悔,钱不是存得越多越好,我认为年过六十,身边有适当存款足夠了,退休后收入全部吃喝玩乐,决不再存钱,现在像我们这种年纪不是计划存多少钱,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而是计划花多少钱。才不亏待自己,马上走不动了,只能坐在门口看看太阳升起,夕阳西下了,好好宽待自己才是皇道。这只是个人观点,每人想法不同,遭遇不同,不喜勿喷。






团羊


我的观点:六十岁后的老年人,就应该把存款拿出来话,而不是继续存着


这里的花钱,不是大手大脚,无节制的花销,但我也不赞同60岁之后,还节衣缩食将钱存起来留给后代,换言之,我觉得60岁后的老年人应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让自己过得舒坦一些。


话说回来,60岁后的老年人,也不会怎么花钱,不会像90年代出生的人那样寅吃卯粮先享受后考虑还款。他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以及60年代物资匮乏的折磨,也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但的确有些老人节俭的过分。他们经历了饥荒、物质匮乏、计划经济、大锅饭等等,现在有条件了,没有理由还让自己过那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我觉得他们应该享受一下夕阳。


你可能要反对我,存款花了,如果生病了,如果有什么意外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也很现实,我想说的60岁的老年人,现在都有子女,甚至已经有孙子了。其子女现在正好30到40岁之间,这部分人经历了改革开放,机会多多,现在大部分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赡养一两个老人不是太多的问题。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尊老爱幼,如果子女这点义务都无法尽到,枉为人子。


所以我支持老年人把存款拿出来正常花销,让自己过得协调和谐一些。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今年六十一岁,职业农民,两个女儿已经成家,一个在深圳,一个在老家,都在城里全额买了房,我们两个老人没有种地了,帮助小女儿看孩子,现在也没有自己的收入,只是吃她们的用她们的,自己的积蓄也就十几万,加上六十岁了还有新农保,我们两个老人大概一年六千元,再加上土地流转有个三千多元,加上存款利息一年有万把多块收入,在孩子家生活,这一万多元又可以存下来,如果将来她们的孩子带大了,我们也真正的老了,准备带着这些积蓄养老,住在农村,生活便宜,只要不生大病,还过得去,人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两老在还好说,要是只剩下一个人了就要考虑存款问题了,又怕人还在钱用完了,又怕人走了钱没用完。很难做到这点,只是想万一只剩下一个老人了还是把钱交给孩子们保存,只是保存不是给,勉得人走急了留下一些余留问题,反正一条要孩子们孝顺,二条要孩子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