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信息化搬開企業復產“攔路虎”

聯通雲數據公司最近遇到了一個難題:他們正在籌備的重大戰略項目依法必須進行招標,但在疫情肆虐的當下,若按以往的工作步驟,無法如期開標,勢必影響雲戰略的整體進度。

怎麼辦?聯通雲數據公司藉助了雲網融合的技術產品優勢,率先採用“雲評標”的方式,要求評委同時用電腦和手機接入視頻會議,手機拍攝評委在電腦前評標的全景,視頻會議錄像全程錄製保存,從而實現評標過程、評標溝通、評標環境均可全程監督,創新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像這樣利用信息化優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好戲”還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著,中國聯通正利用5G、大數據、雲網融合、雲計算等新技術,推動各類項目復工復產。

日前,位於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5G智慧工地”項目正式開工,但如何同時做好疫情防控?

據介紹,“5G智慧工地”是中國聯通與中國建築集團聯合打造的項目,開工後將運用5G可移動建築職業健康分析系統,能現場檢測入場人員的體溫、血壓、心電等十多項生理參數,即時出具體檢報告,判別人員健康狀況是否符合作業要求,並實現多維記錄可追蹤。同時,中國聯通提供的5G+AI(人工智能)遠程協作系統,還能實現遠程巡檢口罩佩戴情況,遠程連線專家,實時進行語音、文字、視頻交互,同步指導解決施工技術難題。

在復工大潮中,亟需對流動人員進行快速有效的體溫篩查,中國聯通在春節期間就推出了安全、高效、隨時隨地非接觸式的測溫解決方案——5G+熱成像人體測溫信息化平臺。平臺結合當下生物識別技術、熱成像測溫技術、視頻智能分析及5G等技術手段,圍繞“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靈活布控、安全可靠”多個方面,能實現有效預防、及時控制的建設目標,保障企業、學校、商業等各類場所的安全運行。

據瞭解,該產品已經在全國各地廣泛推廣。在湖北,荊門火車站、汽車客運南站、汽車客運北站以及宜昌市委等已上線了5G+熱成像人體測溫信息化平臺,為控制疫情助力,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此外,中國聯通的沃云云視頻產品,能提供支持多終端接入、三網號碼、最大支持100方的視頻服務,有效支撐了疫情期間高清視頻會議等即時交互的溝通場景需求,保障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和遠程辦公能力。截至2月11日,累計服務16398家企事業單位,累計註冊用戶數10.91萬,共進行39576次會議,累計會議時長111.51萬分鍾。

在江西景德鎮,接到市防疫指揮中心建設防疫指揮調度平臺需求後,中國聯通僅用時16小時就完成了設計與開發工作,第一時間拿出完整產品方案提交審議,實現各個社區入口信息化採集App上線應用,對外地歸來人員實行動態化、網格化管理,並實現數據採集、短信推送、報表統計、生成電子通行證等功能,築就了景德鎮的防疫“長城”。

在浙江台州,中國聯通攜手台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上線了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充分發揮“大數據+網格化”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撐作用,整合各方疫情數據,實現疫情精準識別、精準研判、精準管理。

在浙江嘉興,中國聯通打造的立式測溫認證一體機解決方案兼顧測溫、訪客身份信息驗證、考勤報表等功能,採用非接觸式測溫實現快速檢測,人員身份信息與體溫數據關聯匯聚中心有效保障防控安全,可廣泛應用於醫院、車站、園區、工廠等場景,實現人員權限管理及體溫監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