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为何成了麻杆打狼?

说起复工,复,不复,不复,复,到底复不复?

近日,有报道称当当网有员工确诊了!


企业复工,为何成了麻杆打狼?

2月21日,据中国网财经报道,当当网在一名员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之后,出现了第二位检测为“弱阳性”的员工。这名员工就坐在感染员工附近。此前该员工的母亲确诊新冠肺炎,该员工作为密切接触者曾去公司上班3天,与其他员工有了多重接触。但公司并没有立即采取暂停复工的措施,在京员工仍然需要前往公司坐班。

此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贸然复工,疏于管控,造成的风险没人背得起。

企业要生存,员工要吃饭,经济要稳定,长时间大范围的完全停工,是整个经济社会不可承受之痛。

企业尽快复工,恢复生产,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

但在疫情依旧严峻的当下,复工又会面临着诸多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复工后发生聚集性疫情12起共15人确诊,18人传染,500多人被隔离。

企业复工,为何成了麻杆打狼?


北京某公司员工外地返京后未执行隔离14天的规定,病发后导致其单位几十人隔离,其处理餐盘时,与其一起聊天的人员未戴口罩,已被检测为阳性。(1人确诊,1人传染,几十人被隔离)。

广州某写字楼一名职工确定为新冠肺炎,其所在公司全体职工已经开始隔离停止办工,相关部门对该楼层及单位进行全面消毒。(1人确诊,公司全员隔离);

攀钢重钛业公司2例确诊,1例无症状阳性感染,另有131位密切接触者,企业被整体封锁隔离,停止生产。(2例确诊,1例无症状阳性感染,131人隔离);

湖南娄底一水泥厂2人确诊,并传染10个人(2人确诊,10人感染,141名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复工,疫情防控面临着风险;不复工,企业主苦苦支撑,员工生活难以为继。这显然成了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如果未经报备和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允许,擅自复工生产,后果非常严重。

案例:看下面成都住建局的文件。

2月7日,四川省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住建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的通知》。

人员员疫情确诊当成生产安全事故

住建领域从业单位未落实主体责任, 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造成疫情传播的严重后果,由住建主管部门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实施信用扣分:

造成1人以下疫情确诊,3人以下被隔离的,视为一般安全事故;

造成1人以上疫情确诊的,视为重大安全事故。

造成三人以上疫情确诊的, 依法依规予以一定期限市场禁入。

企业复工,为何成了麻杆打狼?

先不谈成都住建把 人员疫情确诊当生产安全事故来看是否合适。但从各地的文件来看,如果擅自复工并有人员疫情确诊,政府的处罚措施都是非常严厉的。

尤其是人数多的企业,一旦员工涌入工厂,你的防疫检查如何辨别人员感染,食堂就餐严格管理,企业宿舍防疫管理,中央空调安全清洁消毒保障。来往的客户、尤其是本来就流动性大的分包商员工管理难度更大。

企业复工,为何成了麻杆打狼?

万一例疑似或确诊,可能造成的员工恐慌如何应对?所以,如果条件是真的不允许的,请不要贸然复工。毕竟,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这是一条底线,需要严格遵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