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立春過後,隨著天氣回暖,小麥陸續進入了返青期,也到了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很多地區的農戶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去查看苗青,小麥田間生長情況,為了在疫情過去之後,儘快投入田間管理之中,為今年小麥高產打下基礎。

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在河南地區,去年10月份雨水量較多,小麥播種的時間集中在10月中旬,正常時間播種的小麥,土壤墒情好,播種質量較高。同時,冬前溫度較高,麥苗整體長勢不錯,出苗整齊。但是,冬前氣溫較高,也增加了麥苗旺長的風險,也加大了雜草生長量和危害性,給春季管理工作增大了壓力。

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2020年春季,小麥如何管理能高產?

1、控旺、促弱轉壯

對於旺長麥田,一般播種過早,播種量過大的麥田容易出現旺長現象,到後期很大可能會出現倒伏,在返青期要進行控旺。一方面要推遲肥水管理,可以到拔節期再進行,應結合澆水畝追施10~15公斤的尿素。另一方面,也可通過葉面噴施控旺劑,抑制春季分櫱過多和基部節間過度伸長。

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對於生長較弱,播種較晚的小麥,要注意促弱轉壯。在平均氣溫穩定到5℃以上時,可結合澆水,每畝追施10公斤左右的尿素,為加強弱苗生長,然後到了拔節期再追施8公斤尿素,促進分櫱,保證最後的產量。另外,對於弱苗來說,不是特別乾旱的情況下,澆春水不宜過早,以免降低地溫,影響麥苗生長。

正常生長的麥田,可在小麥起身後期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10~15公斤,鞏固冬前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減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結實粒數。

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2、及時除草

如果年前沒有打除草劑的麥田,年後除草還有最後一次機會,就是小麥返青至拔節期,一定要在拔節前除草完畢。在噴灑除草劑時要注意溫度變化,一般日平均在5℃時就可以噴灑。年後使用甲基二磺隆時要注意用量,以免產生藥害。噴施時要二次稀釋,以免噴灑不均勻。除草劑最好在澆水之後進行。

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3、防蟲防病

今年氣溫較高,病蟲害基數大,尤其要注意適時精準用藥,防病治蟲。小麥返青至拔節期是條鏽病、紋枯病、莖基腐病和麥蜘蛛等病蟲發生和防治的關鍵時期。防治條鏽病、白粉病、紋枯病和莖基腐病等,可用三唑酮、烯唑醇和丙環唑等藥劑。防治麥蜘蛛,用蟲蟎克或辛氰乳油等有機磷和菊酯的復配劑防治。

以上就是小麥春季管理的3個主要管理措施,無論時澆水和施肥,都要根據小麥生長的情況來定,不可盲目,為了小麥高產做準備。現在正是特殊時期,一定要在做好防護措施下再進行春季管理。

小麥春季如何管理?掌握3個管理技巧,為小麥豐產打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