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助手、豌豆荚等“越狱”APP下架,是否以后软件都将收费?

第三方应用的井喷式爆发,苹果和安卓在群雄逐鹿的混乱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演变成了两极争霸的市场格局。在获取应用的渠道方面,iPhone用户主要通过App Store,大部分国内安卓用户则使用各大手机厂商提供的应用商店。

PP助手、豌豆荚等“越狱”APP下架,是否以后软件都将收费?

不知不觉中,曾经在用户手上各显光芒的第三方应用市场现在也纷纷式微。日前,豌豆荚团队发布公告称,2 月 28 日起,豌豆荚 PC 版停止在线服务;PP 助手也表示,iOS 版、iOS PC 版产品将下线。

提供第三方应用程序下载或服务的平台似乎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

昔日无比辉煌,本地化的优势功不可没

不管是iOS还是Android的,都是国外厂商主导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早期进入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水土不服,缺乏本地化问题。

以苹果为例,早期的App Store不支持支付宝微信,用户购买应用需要绑定信用卡。而且,当时iOS应用售价基本和欧美地区持平,一个应用要十几元起。除此之外,几年前iPhone安装应用需要连接数据线通过电脑端的iTunes同步完成,这对国内用户而言是相当繁琐且困难的操作。

至于android,由于缺乏google的服务,国内市场在智能手机时代初期,android处于野蛮生长状态,app安装基本需要通过第三方渠道,有的甚至直接从app开发者网站下载apk文件。

google缺席直接导致第三方Android市场的热潮

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应用市场如雨后春笋版出现,例如安智市场、应用汇、机锋市场、91市场、手机乐园、酷安市场等等。

这些第三方android市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内用户寻找和安装应用程序的问题。坦率地说,这些应用市场的技术含量不高,得益于Android系统,其主要工作是打包和分发应用程序文件的开放性。

此外,在3/4G网络普及的早期阶段,数据流量价格并不便宜,类似于豌豆荚、91助手等电脑端应用管理工具,也获得了不少人的青睐。除了无应用程序流量安装外,它们还具有更丰富的功能,如文件管理传输。

而在iPhone这边,虽然封闭系统让iOS第三方应用市场很难发展起来。但当时它在国内非常流行越狱,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候很多iPhone用户越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下载并安装免费的盗版应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智能手机行业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市场容量趋于饱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每个人都有,产品功能,UI系统也更加复杂。刷机,越狱这些早期数码爱好者习以为常的操作,现在也已经逐渐无人问津。

当手机已经越来越好,我们在获取管理应用程序更方便时,这些第三方应用平台,也在陆续退出历史的舞台,也就成为了必然。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整个科技产业的基调是多变的,而依附于手机行业的这一小块区域,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