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沒想到

女護士“剃光頭”很快成了風潮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女護士剃光頭支援武漢的新聞,其實十天前我就看到了。

記得當時一位女護士說:“頭髮養了很多年,平時剪掉一點都捨不得,為了戰勝疫情,剃光也值得!”

說實話,我看到這個新聞時,眼睛一下就潮了。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剃光頭”很快成了風潮,在最近一週裡,、“女護士剃光頭”的新聞,每天都會在微博裡看到數起。

老人捐出畢生積蓄

這樣的新聞發生了很多起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20天前發生的另外一事,跟這起事件也幾乎一樣。

上個月底的時候,有媒體報道了一名老人捐款的事蹟,這位老人68歲了,是一名環衛工人,他捐了10071元,這是他的全部積蓄:

“國家有難,我就捐獻。武漢有難,全國支援!”

結果接下來10天裡,出現了很多起類似的新聞:87歲老人捐出畢生積蓄20萬元,孤寡老奶奶捐出養老錢5萬元,…………

“鼓勵犧牲”不值得歌頌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女護士剃光頭”這個事情,這兩天為何會引起巨大爭議?是正能量不值得歌頌嗎?我覺得不是。是犧牲的人不值得歌頌嗎?我覺得不是。

那是為什麼?是“鼓勵犧牲”不值得歌頌。

一味歌頌犧牲

犧牲就會變成變相壓迫和道德綁架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為什麼鼓勵犧牲不值得歌頌?我先講一個故事吧。

春秋時期,魯國規定:“國人凡有去國外旅行者,見到魯國人在外淪落為奴,可花錢把他贖回,回國後可去國庫報銷費用。”

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外面看到魯人為奴,遂花錢將其贖回,但贖後沒去國庫報銷。很多人由此稱讚子貢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卻大罵子貢。

別人覺得奇怪:“贖人不報賬不是很高尚嗎?”

孔子聽完,說了這樣一段話:“子貢的做法會導致更多奴隸不能被救贖。將來別人看見魯人為奴時就會想:我贖買後,若去報帳,品格就不如子貢。

但不報賬吧,我自己又負擔不起。便只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所以,子貢不報賬的做法,其實是在阻礙更多奴隸被救贖。”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其實就是想說:

如果一味歌頌犧牲,犧牲就會變成變相壓迫。 如果一味歌頌犧牲,犧牲就會成為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就是這麼形成的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剃光頭上前線。”很多女護士是自願的,這不用說。但肯定也有不願剃頭的女護士,這也不用說。

但不願剃光頭的女護士,其實會面臨一個強大的心理困境:

“別人都剃了,我怎麼好意思不剃呢?”

“別人都沒反對,我怎麼好意思反對呢?”

這就像“寫不出稿蘇見祈”所說的——老師要收補課費,對學生說: “不願意的可以不來,我不強求。”沒有學生舉手。

於是老師問:“你們是自願的嗎?”所有人回答:“是的,我是自願的。”

道德綁架就是這麼形成了。對很多人而言,看似是自願,其實是強制。

如果我們一味地歌頌犧牲

人們就會人為地製造犧牲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而且,更可怕的事情是,如果我們一味地歌頌犧牲,人們就會人為地製造犧牲。

剃光頭這個事情,最開始只是幾個護士的自發選擇,當我們接二連三地歌頌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就成了榜樣,然後你看這一週裡,好些上一線的醫療隊,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整隊整隊地剃了光頭。

這其實就是“人為”的結果。

不只是女護士剃光頭,也不只是老人捐款,在很多很多事情上,我們都必須謹記這一點:

“如果我們一味地歌頌犧牲,人們就會人為地製造犧牲。”

最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

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最正確的做法,不是歌頌犧牲,而是宣傳和弘揚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在這次防疫大戰中,除了鍾南山,我還敬佩一位醫生——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張文宏有幾件事做得特漂亮。

第一件:人性化地安排

在這次防疫大戰中,我們看到了很多這樣的新聞,比如,流產十天的護士上前線。比如,父母病危的醫生上前線。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心裡不是感動,而是憤怒,總覺得這樣的動員缺少人性。張文宏是怎麼做的呢?

華山醫院組織醫療隊馳援武漢時,一位醫生的父親住進了ICU,張文宏就對他說了一句話:“放心回去吧!”

一位剛剛援外回來的醫生來請戰,張文宏對他說了一句話:“你剛援外回來,這次先不派你去武漢。”

我覺得這樣的安排才充滿人性。

第二件:不能欺負聽話的人

1月29日這天,張文宏做了一個決定:“這一次我做了一個決定,所有從年底到現在為止的醫生,全部換掉,全部換崗。”

“第一批人實在是太累了,需要重新組織隊伍去替換他們,我們不能欺負聽話的人。”

說實話,如果我是第一批醫生,聽到這樣的安排,估計會感動得掉下淚來。

第三件:醫生應該有免於受傷害的權利

這段時間,很多媒體採訪張文宏,但我欣賞張文宏的大實話:

“醫務工作者,現在最缺乏的不是宣傳,而是關心。我明確和大家講。第一關心是防護,第二是疲勞,第三是工作環境,我覺得一定要跟上。如果跟不上,就說明沒有把醫務人員當人,只是當機器。”

張文宏這個小領導,最看重的不是宣傳和歌頌,而是解決實際問題,讓醫護人員免於受傷害。

第四件:沒有防護,你可以拒絕上崗

醫護人員上陣之前,張文宏給他們制定了標準:哪類病人需要留觀,哪類病人可以解除留觀,並對醫護人員說:“按照這些標準來,出了事我來承擔!”

而且,張文宏這個小領導,一點不鼓勵醫生護士裸奔,“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恰恰相反,張文宏跟醫護人員說了一句話:“沒有防護,你可以拒絕上崗!”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差點給他跪了。不知道你怎麼看,反正我覺得,對於疼愛醫護人員來說,做好這四條措施,比歌頌他們犧牲有價值得多。

最重要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最好的歌頌,不是讚揚損己的利人

而是提倡不損己的利人

重要的從來不是歌頌犧牲,而是避免戰士無謂地犧牲

所以,請停止歌頌不合理的犧牲吧!請停止歌頌非自願的偉大吧!

最好的歌頌,是宣傳好的經驗措施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最好的歌頌,不是讚揚損己的利人,而是提倡不損己的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