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给老师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用户6068890946050,等待花开


县管校聘打破了所谓的铁饭碗,调动了教师的主管能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然而,也对教师本身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县管校聘让教学能力突出、更愿意为学生服务、综合表现突出的教师更容易在校聘种胜出,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种制度打破了以往校长一人说了算的独裁局面,让有能力有想法的教师更容易大展拳脚,教学质量的提高,必然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对于教师晋升、提拔、增加薪水等有很大的优势!

2:挑战 对于校内竞岗连续失败的教师,必然面临转岗、待岗、县域内交流使用,更严重的可能面临解聘,这是对部分教师最大的挑战;对于县域内交流使用的教师,可能回面临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期间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县管校聘打破了大部分教师一校定终身的美好蓝图,县域内交流使用可能会让部分教师对原来的同事、学生比较留恋,这种情怀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割舍,容易让部分调岗教师钻牛角尖,想不通,思想上会有包袱,可能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中学数理化


2月6日,2020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向社会传递出国家发展的方向和某些信号,今年关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

一、县管校聘

所谓县管校聘是指全县所有老师、学校领导,由县里统一安排,教育局聘校长,学校聘老师。通俗的讲就是共享老师,意思是将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在制度层面为教师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破除障碍,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负责公开招聘教师,调配各学校老师资源,学校则组织老师之间竞争上岗,跟老师签订合同,并负责日常管理。

二、机遇

1、有志于投身农村教育的城市教师的支教志愿得以实现,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县城的老师去支援农村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农村的师资力量升起了,学生就能留下来了,农村的农民负担就减轻了,确实值得农民点赞。

2、编制管理没有下放。县管校聘只是改变了教师所在的学校,对于教师的编制不是影响很大,教师的编制还是在当地的人社和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并没有下放到学校方面

3、教师职称评片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有条件的地方还有住房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保障体系,增加的教师队伍的流动性。

三、挑战

1、在增加教师队伍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竞争力。

2、对那些职业技能不敢恭维,但会尽显阿谀奉承只能事者的思想道德底线,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3、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心态调整等各方面的一次大检阅。

4、老教师可能成为利益受损最大的一类。

总之,县管校聘是当前教育行业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广大教师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注教育,陪伴有我;法律维权,平安人生。我是圩鑫,法律执业人。欢迎👏您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圩鑫法务


关于“县管校聘”,先不论这个政策的利弊,我有几个疑问。

1.现在很多地方缺编严重,把老师聘来聘去,不还是缺编么?解决教师资源问题只“节流”不“开源”?所以,推行“县管校聘”首先要教师资源充足,才能优胜劣汰。

2.教育局聘校长,然后由校长聘老师的一种模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校长的权利无限大。如果这样,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如何防止滥用职权?我建议,可以由校长每年把学校要聘的人数报给教育局,教育局组织公开招聘,再由应聘成功的老师和学校校长对接。

3.好的学校就好比大公司、好公司,都想去,一聘一个准。那偏远地区的学校谁愿意去?“县管校聘”能解决农村地区的教师缺编问题吗?

最后,我相信人民的民意最重要。看看大家怎么说的。


邹智明微课堂


县管校聘这一政策增加了校长的权利,校长具有选择权。以前校长叫不动人,或者叫了老师也慢吞吞的,这种现象会大量的减少。

普通老师肯定要兢兢业业工作,拿出成绩来,以此获得校长的认可;毕竟谁都需要有能力的人来给自己撑起。

如果自己能力不行,那也要表现出你端正的工作态度,凡事认真一点,给校长留下一个好映象,有事没事拍拍校长的马屁,跟校长走进一点,否则到了选聘的时候,你就有可能落聘了。

这个时候你就千万不要跟校长对着干了,死也不是这样死的啊。

当然,如果你有关系,上面的就当我没说。


语文界的小黄老师


教育部提出为加强义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20要在全国落实推广“县官校聘”的管理机制,这是一项有利于校际交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优秀资源的好举措。

这个措施将教师由“校管”变为“县管”,这将是一次重大变革,对每个教师都会是一次挑战和机遇。

如果不能避免,普通教师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教师们对这次改革持反对意见的居多,特别是农村学校中,年龄偏大教师,工作了几十年,如果被轮岗,心理上肯定接受不了,原本同事之间相处很融洽,换学校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

同时改革会触动部分能力偏弱、有惰性的教师,他们害怕改变,也会成为这个改革中的反对力量。

教师的流动,有利于平衡资源,帮助一些薄弱学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关键如何具体实施,这就要考虑到公平,操作难度最大的是如何评价一个教师,这有别于其他行业,不能单纯的依靠业绩分数来评定。

其次,对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来说,将是一次很大的机遇。

学校里稍有能力和声誉的教师,必然会成为抢手货,一些有活力的年轻教师也会在这次轮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年轻教师将会更快得到成长。

对还没有到来“县管校聘”个人感觉是:实施起来一定困难重重。

因为短期内会让教师们人心浮动,让教师们安心的教书,已经是全体教师的共同心声了。

所以个人感觉,如果能结合教师们的年龄特点,分年龄层次逐步实施,或许能让教师们不至于受到大的冲击。


孤舟寻梦


/教师实行"县管校聘″是我国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近来有部分省市已逐步开始试点。对一线老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下面我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第一方面,县管校聘给老师带来的机遇:

1、教师可以公平的参加招聘

"县管校聘"改革后教师招聘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制定县域内教师招聘方案并组织实施, 严禁中小学校自行招聘临聘教师。这样可以避免找关系走后门等现象的发生,人人都能公平竞争成为教师。

2、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县管校聘”改革让教师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方面有了保障,虽然这些工作由学校进行,但是重要信息必须公开,并且教师可以进行申诉。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也将更有保障。例如广东省就规定了: "确保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

3、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高。

“县管校聘”改革将定期进行教师考核,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以不与其续订聘用合同,这让教师们有了危机感,能够激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活力。

第二方面,县管校聘给老师带来的挑战:

1、教师将不再是"铁饭碗”。

"县管校聘"退出机制的完善从一方面来说可以激发教师队伍的泐,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也意味着, 教师不再是"铁饭碗”, 如果聘期拷核不合格就有可能被辞退。这不仅是教师自身要提高教学能力, 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做保障,避免教师考核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师德考核“一否决制”, 这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2、教师流动上岗造成的生活不变、与学校无感情等问题

虽说是县域内轮岗, 但是一般农村地区公共交通不变,大部分教师都是有固定住所的,如果家离学校太远怎么上班?另外以前教师工作之所以能一做几十年,与学校、与同事之间的感情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县管校聘”后,定期轮岗,教师很难与学校有感情,同事也总是换来换去, 会影响教师坚持下去的信心。

总之, "县管校聘”改革是为了让教育事业更进一步发展,让教师能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教师能快速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更大的进步。


钉钉在线


2月5日,就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了一条非常振奋人心的重磅通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今年起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 是指全县所有教师、中层、校长统一安排,教育局聘校长,学校聘老师,相信老师们对此并不陌生。此举旨在加强教师流动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平衡县域内各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义务 教育的均衡发展。

那么,实行“县管校聘”对教师们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

机遇有以下几点:

一 、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打破编制束缚,让教师管理体制更加灵活

这项制度可以让更多的优质师资力量流动到乡镇以及农村学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安徽人,我所了解的是,四年前安徽省肥西县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验区,自2016年起,肥西县新招录的教师全部实施“系统人”管理,实行一年一聘,在编制、岗位总量内,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教师岗位管理,统一教师交流配置,统一职务评聘,统一考核评价,真正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身份转变。

二、“县管校聘”打破了岗位局限,激发教师队伍新活力

很多家长吐槽:有些老师教学水平再差、工作积极性低,可是该拿的工资一点不会少。但是在“县管校聘”实行之后,没有学校愿意聘任教学水平低、工作不积极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如果多次落聘,很可能会被解聘。

“县管校聘”促进师资流动,不是所谓的打破城乡界线,让城里教师到乡下去、乡下教师到城里来,而是通过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有序合理科学流动。自此以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这样的事情了。可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可以弥补空岗学校师资不足的困境,真正促进教师的有序流动,推进师资配置的均衡。同时县管校聘”打破了终身体制,让教师退出机制更加完善。


挑战的有以下几点:

一、有可能导致结果是强的学校更强,弱的更弱。

原先出发点可能是为了使师资均衡,根据各地的做法是竞聘,聘不上出去。其结果是强的学校更强,弱的更弱。把好学校落聘的教师,选聘到其他差学校,最后的结果会不会让水平高的老师积聚在一起,水平低的老师扎堆在一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二、县域内的交流,有可能会给教师的生活带来影响,出行、住宿、饮食、家庭、子女上学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条件限制,年轻教师不愿去乡村学校,有经验的农村教师总会想方设法或考或调回到城市。。。。。。(以上个人观点)


“县管校聘”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改革,相信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考虑方方面面,比如:国务院鼓励城市教师下乡服务,并为这些教师制定了许多有利的制度方案。比如有地区规定,在评聘职称时,将向去农村一线学校支教过的教师进行倾斜。另外,去农村工作的教师,还可以享受交通补贴、乡镇补贴等工资收入,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才。通过这些制度举措,可以极大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师流动,对农村教育的提升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会有很大帮助,值得点赞!


德艺双馨我


县管校聘是教育体制内的一次改革,其目的是使体制内教师合理的正常流动,能者上,庸者下,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里的关健是能否真正的实现县管校聘,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这是老师最为关心的。如果县管校聘走了样,做不到公平公正,那县管校聘是不会取的成功的。

县管校聘是教育系统的大势所趋,非搞不可,这需要有一套严格的科学制度做保障,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这一点,老师们不仅沒有怨言,反而还会积极参与到这一改革中来。


二牛144548898


县管校聘这一改革措施的出台,首先打破了教师身份校属化,确定了教师区域统筹流动管理的有效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有效应对教师职业倦怠开出的一剂良药。

那么如何应对这样的改革挑战?

我想,首先还是要立足本职,重新深耕自己的职业精神,再筑自己的职业操守,锻造自己职业师魂。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此乃一境;(师魂)

其次作为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理念是否过关?此乃二境;(师意)

第三作为教师要扪心自问,自己在某一学科领悟是否具备了通达学识和与时俱进旁征博引。此乃三境;(师识)

第四作为教师要立足现代课堂实际,基于区域学生实际,检验和反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适应?此乃四境;(师技)

第五作为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实效教学实效。此乃五境。(师效)

挑战也是机遇,机遇更是挑战。只有不断超越,方能不被时代所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教育行业是事业单位,但绝对不是福利院所!!!


避暑山庄来客


给校长们增加了收入,给新老师带来了负担,给家长们加重了负担。其他老师有样学样,该捞的捞,该玩的玩,该看的看,该怨的怨,教育就是这样被一步步推向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