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上網課好,還是培養愛好好?

麥子心動


如果可以,請讓孩子德才兼備吧。在家裡,父母的教導很重要,既要保證孩子的功課優秀,又要教導孩子的品行和培養興趣愛好,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嘻嘻哈哈說情感


因為我家女兒都高三了,必須要好好上網課了,因為離高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疫情雖然推遲開學,但不過推遲高考。

現在學校,家長,老師都心裡著急,就不能讓她培養興趣了,而是每節課都要認真去聽,然後做好老師課後佈置的作業,週末接受測試,誠實的自判分數後報給老師,老師彙總後發成績,然後做好總結和糾錯。

從2月1號上網課以來,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適應,是一種進步,線下上課肯定比不上老師面對面上課,交流受限制,作業不能面批,自覺的孩子發的是自己做的答案,不自覺的孩子是問同學索要的答案,發給糊弄老師的。

每天晚上也有孩子問我丫頭要答案,我給她說:“不要給,讓自己去做”。女兒說:“不發人家會生氣,覺得連這麼個忙都不幫,人家就是不學的那種,已經放棄考個好學校了,我何必招人怨呢”?

雖然她們這些2000後出生的孩子,經歷過“非典”,現在有經歷這場疫情,對她們有影響,也會讓她們認識到,只有自己有本事了,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才能幫助的人民。

所以,現在在有限的環境下更要努力,為高考夢想而努力!




江海寄餘生ycy


個人覺得呢,因為今年疫情原因推遲開學,除了老師要求的網上課程和作業,其他的可以對孩子按他興趣因材施教。比如我家兒子上小學,完成老師的作業後,就讓他動手玩他喜歡的手工組裝創作之類,或者陪他畫畫玩遊戲,讀讀弟子規或故事書。不要覺得這樣幼稚,高質量的陪伴,不是我們家長一邊玩手機,一邊叫孩子認真學習不要看電視。孩子再小,也喜歡被理解,多些溝通,知道他在想什麼,喜歡什麼


諾諾麻麻125


大家好,我是一位基礎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平常在接待諮詢中就會遇到不少這樣面臨選擇的話題。今天我來試著做一解答。

疫情面前,教育部發出“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意見,一時間,網上學習甚囂塵上。原來就做著網課的機構,更是宣傳滿天飛,即使沒有上過網課的老師也在層層施壓下紛紛上網。儘管教育部一再發文解釋,網上學習不是必須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參考的學習形式,但網上學習還是停不下來了。

那麼,究竟是上網課好還是培養孩子的愛好好呢?

這就要從教育目的來思考一下了,我們要培養孩子什麼!

知識很重要,但健全人格少不了;成績很重要,但學習能力不能少;督促學習很重要,但是自主學習能力不能缺少。如果大家能夠把這些問題區分對待,所問問題也就不講就明白了。

首先,網上可以教學,但不可以教育。

網上學習按照正月十七開學,到現在已經持續兩週了。在這兩週中,是家長都有體會,是老師也有感受,如果孩子有極強的學習動機,能夠自主學習,在網上學習是可以的。那要不是這種情況呢,孩子不願學習,缺乏自律,網上學習是學不下去的。有的家長一面是老師督促,一面是孩子的無動於衷,為此急得就要發瘋。為此,我在頭條專門發文《停課不停學,孩子不配合怎麼辦》的文章來談這樣的問題。大家有興趣可以點擊加關注,在我的發文中可以看到這篇文章。

如果是後面這種缺乏學習動機,不懂自律的孩子,我看就不如認真培養孩子的愛好!因為網上教學只能告訴你知識,但是學不學、學到什麼程度很難覺察,即使有作業監督,對於不願學習的孩子來說也是枉然。隔著屏幕,老師很難覺察學生的聽課狀態,也沒法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適時監督。

其次,我們必須明白,培養孩子必須培養孩子的愛好。

愛好、興趣、特長,雖然表述不同,但都是一個人成長的核心動力。一個人有愛好,就會有興趣,才能有特長。一個人如果有了愛好,就會自動自發的成長;沒有愛好,強迫去做,也會讓人生厭。

對於當下的孩子來說,我們家長真的需要好好了解孩子。對於網課,哪怕是老師要求上的課,如果孩子不願意配合,耗時耗點也枉然,我們應該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制定適合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劃,不必依賴網上的學習,包括老師上的網課。

這樣看來,當下培養孩子的愛好也是正當時。當然,這種愛好必須是利於自己,利於他人,利於社會,利於國家。不能說,孩子愛好玩遊戲,我們就讓他隨便玩去吧,權當培養了愛好。這種做法是一種誤解,也會誤了孩子的青春。

孩子是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長心智的時候,我們培養孩子的愛好還是以培養學習愛好為主。比如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喜歡上讀書,並能夠由淺入深的閱讀,這樣的孩子沒有學習不好的;比如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日久必然見學習效果;比如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養成,有了這種能力,學習、做事家長還會犯愁?

聊到這,我們小結一下,究竟是“孩子上網課好還是培養愛好好”,一定要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再做決定,不能厚此薄彼、各執一詞。

歡迎你來問,我會再作答,總有一些建議給到你!


劉桂生談教育


這不是兩個對等的選項:學習和培養愛好從來都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現在受疫情影響原定的開學時間已經延遲了將近1個月了,而最終什麼時間開學還要看對疫情的控制情況。因此就造成了這個學期的課時大量縮水的必然。而學習這種東西,一定要持之以恆,學而時習之,特別是對於“貪玩”“自制力稍差”的小學生來講學習更重要的是養成一個習慣,如果中斷太久忘記了以前的知識是小,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學習的習慣。知識補起來很快,習慣養起來就非一日之功了。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段時間孩子一定是要上網課的,溫故知新的同時保持了自己學習的習慣,也許還提前培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呢!自學對一個孩子乃至每個人來講都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人生漫長,而學業“短暫”,走出校門不再有“老師”教授你知識,但“活到老學到老”,生活中的各種知識(技能)都是靠自學來得到的。

而培養愛好同樣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感興趣就願意去接觸去嘗試,然後就是熟能生巧,越來越好!所以,不管是培養孩子對學習課程知識的愛好,還是培養其他藝術體育方面的愛好都是相當必要而且也是重要的。當然,真正能發掘到孩子自己的愛好對家長來說是不容易的,很多孩子的“愛好”都是家長強加的。發掘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需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足夠了解,尊重孩子,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


絕對偽球迷


當然還是上網課好。對於孩子來講,最主要的學習方法,是把基本知識打撈。最基本的知識就是課本,況且名師都是按照所學的課本授課。孩子們更幸運的是,哪節課聽不明白?還可以多次回放,沒有凝漏點,在家的孩子,只要認真學,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提高。等疫情已過開學上課,因時間的關係,老師會把在網上學過的課程速速而過。如果孩子不上網課,而是去學習什麼愛好,我想等開學和上網課的孩子比起來,是不是會兩極分化很大?我個人認為,愛好是有時間段的,可以抽星期天啊!節假日學就可以啦。家長要明白,不是疫情來襲,孩子們已在教室裡朗朗讀書啦!如果像往常一樣,孩子在教室裡學習。你會讓你的孩子停課,去學他的愛好嗎?珍惜吧家長們,孩子們。國家為了下一代免費上網課,是孩子們的榮幸。是上天給我們降福來啦。你們為何不珍惜呢?話又說過來了,這己是孩子開學時間,就是沒有免費授課形成。專注孩子學習的家長們,也會自行掏腰包給孩子上網課的。你知道那些名師上一節課需要多少錢嗎?你何樂而不為呢?醒醒吧,家長們!孩子不懂事貪玩。你要負全責。


飛翔bxl


你好,我是球媽,我來簡單的說一下我的建議。

因為現在是特殊時期,所以很多學校採取上網課的形式去教授學習知識,在這種前提之下,建議是著重上網課,把學校教的知識學好,防止落課。下課時間以及週末可以在完成學業的情況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那如果說是正常情況下,網課我覺得應該是家長自己在網上給孩子找的公開課或者專業知識的學習。其實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將上網課和培養興趣愛好合二為一,在網上學習一些跟興趣愛好相關的課程。因為現在的這個社會環境,情商是非常重要的,而情商更多的離不開興趣愛好的培養。再者說培養一個孩子的性格,離不開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心情也會更加愉悅,不會讓孩子產生壓力。現在的學生壓力太大了,必須要給孩子一個轉移壓力的途徑,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與玩耍的空間。

最後我想說一下,現在的教育環境,給了孩子太大了學習壓力,作為家長,不應該盲目的要求孩子去學習知識,應該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夠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更好的放鬆自己,學習更多其他方面的專業知識,寓教於樂,豈不妙哉[呲牙]。

當然,我只是一個18個月的寶寶的媽媽,這只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但是以後我一定會這樣去培養我的寶寶😊。


球媽育兒分享


大家好,我是yangyangjing,首先,我感覺上網課和培養愛好並不衝突,合理的安排時間就可以了。

1. 網絡的普及和電子產品的出現已經深入我們每個家庭。像現在的疫情期,停課不停學,出現了網上授課,我覺得很好,必竟孩子的學習不是我們每個家長能夠勝任的。

2.但是網課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長時間的看電子產品會出現視力疲勞對眼睛不利,不認真聽課打網絡遊戲……,孩子的自律性,自我約束能力差。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平時多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最好有時間上網課陪在他的身邊。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 有節制的學好網課同時,剩餘的時間可以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愛好,唱歌,畫畫,跳舞……,既讓孩子得到了放鬆,又可以讓我們家長髮現孩子的特長。只要合理安排時間,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我們的孩子就會全面發展。



yangyangjing


我個人覺得,如果這個問題需要家長來做決定的話,就要看家長對孩子有怎樣的期待

如果你只是期待他短期內能讓你滿意,那就讓他去上網課,也許對提高成績考大學有幫助

如果你希望他獲得幸福的能力,無論什麼境況都能開心幸福,那培養興趣愛好很重要,在未來他長大後,要面對的壓力實在太多了,而好的學習成績幫不上他太多的忙,但是有一個好的興趣愛好,可以幫他緩解壓力,可以幫他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讓他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好的興趣愛好確實能提升一個人的幸福感,如果能精通那這種愛好就會變成一種技能,以後找工作找對象都有幫助

如果是我,我會讓他把基礎功課完成之後,儘可能的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等他長大了也能更好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不是父母要他怎樣,比起讓他考個好大學,我更希望他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良好的性格和情商,畢竟大學畢業之後他自己的人生才算剛剛開始


月下影兒123


首先,要說的是,這個不是二選一的問題。

知識的學習和興趣的培養,以及品格的建立,這都是一個孩子必備的功課。

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形成合理的學習時間規劃,不要荒廢了珍貴的時間。

其次,家長一定要注重疫情期間孩子的時間規劃問題。

人的大腦需要勞逸結合,而且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並不能太久,根據不同的年齡段,也就是10幾分鐘到最多40分鐘之間。

但是孩子對這個並不瞭解,可能很多家長也不瞭解。這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是引起孩子們煩躁的一個原因。

如果一直做件需要讓他思考的事情,比如學語文、學數學這類,孩子們就會不能集中注意力,變的情緒暴躁。

所以,家長給孩子們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非常重要。

要把學習、興趣、活動、性格培養行為等安排開,就像在學校一樣。

讓孩子形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才行。

最後,要注意獎勵的方法

現在的家長們對於如何激勵孩子們,好像沒有太多的方法,最多使用的就是物質獎勵。

但是物質獎勵多了會不起效果。

這個事情的關鍵點就是:

家長務必要明白一點,在培養興趣初期可以用物質激勵來完成,但是一旦發現孩子對事情產生了巨大的興趣,驅動他去做事情的動力變成了興趣的時候,就一定要去除物質激勵,否則將會發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