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燁子心學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主體思想。“致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致良知,我們先來學習一下它的基本含義。致,實施的意思,用一個字概括就是“行”。良知,就是初心,人本來就懂的道理和道德觀念,不需要學習不需要人為意識。致良知,就是把良知付諸實踐,格物致知。

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關於良知,我們有必要更深入探究一下,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

王陽明的一個門生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抓到一個賊。他深受陽明先生心學影響,於是和賊講了一大通致良知的大道理,卻遭到賊的恥笑,說:“我只是一個賊,請你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裡?”陽明的門生一時語塞,憋得面紅耳赤。天氣悶熱,大汗淋漓之時,靈機一動,建議賊脫去外衣。賊哪知道此中陷阱,很是順從,一件件地脫,直到脫的只剩內褲,再也不肯脫了。

門生問賊為何不再脫,賊面露害羞之色,門生大喊一聲:“這,就是你的良知!”

看來,再壞的人也不可能良知完全泯滅,也有良知顯山露水的時候。

很多人以為,致良知,是尋找自己的良心,其實不完全準確。良心,只是良知的一部分而已。致良知,是剔除慾望和雜念的干擾,直接聆聽真正的內在聲音。

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俗話說得好,初心不改方得始終,堅守自己的初心,才能到達快樂幸福的彼岸!社會是個大染缸,有多少萬不得已,有多少近墨者黑,有多少良知被蒙上灰塵,有多少良知被封存,有多少良知變成了不良,只有天知道。

燁子說:致良知,務必做好兩件事:

第一件事:不動心,無論遇到什麼處境,都要控制自己的心,寵辱不驚,觸之不動。

對普通人而言,得之則喜,失之則悲,順境得意,逆境抱怨,這是心隨物動。觸之不動,是不以物喜,不患得患失。只有控制住自己的心,才可以不隨物而動。

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第二件事:事上練,不停留在知的理論上,要把知付諸行動,不斷磨鍊自己,知行合一。知識,人人都可以誦讀牢記,理論,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是,知道不等於能做到。王陽明經常和弟子說,要在事上練。王陽明有個弟子,有一天收到一封家書,說兒子病危。由於鞭長莫及,弟子很憂愁。王陽明說:“你這樣憂愁,對你兒子的病有什麼幫助?”弟子說:“沒有幫助。”

王明陽說:“那你應該開心一點。”弟子反駁說:“兒子病危了,怎麼可能開心起來?”王陽明說,這就是“事上練”的機會。平時光說不動心,真正遇到事情,就慌得一塌糊塗,方寸大亂。要在事情中鍛鍊自己的心,學會自控。陽明老師其實是在給學生指明一條道路,別在關鍵時刻亂了手腳,關鍵時刻要“行”,與其慌神不如“致良知”找到治病的良方治病救人。

致良知,自覺之知與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