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不同國家的收入形態分佈都相當有趣。拿歐美來說,一個常見的論調是“藏富於民”與“紡錘形社會”。就是說富人和窮人都少,中產階級多——兩頭尖中間寬。而且論調還經常形容這樣的財富分佈對一個社會來說最“健康”的。那麼,果真如此嗎?為什麼美國的許多中產階級甚至幾百塊美金的應急款都拿不出來?

1. 頂端1%富人年收入多少?對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來說,“國家平均薪水”只是一個不用太在意的概念,因為這和他們完全沒有關係。有一個關於華爾街的笑話就是:“剛才有人居然問我如果中了100萬美元的彩票該怎麼做,見鬼,我買彩票幹什麼,我每個月賺的都比這多!”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據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如果要進入美國頂端的1%群體,你年收入的底線就是25萬美金,這是什麼概念呢?打個比方說,谷歌給員工的平均薪水約為$11.3萬美元,總區間在$6.55萬/年到$16.24萬/年,也就是說就算你在谷歌混得不錯,收入也只佔1%群體收入底線的65%——連邊兒都夠不著。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悶聲發大財”來形容這個群體並不為過。這些人一般會有一個正式的遺產計劃——沒錯,子女有“王位”繼承——併為子女設立信託基金。而且和一般刻板印象不同,這些富人通常都很低調,他們住在價值低於自己年薪的房產中,並且對豪車沒有太大的熱衷。但是他們會與當地的政界有足夠的聯繫,並且在資產升值的方面願意冒更大的風險,因為即使一時的投資出現了問題,他們也有足夠的實力來作為後備。這樣就讓他們不斷獲取更多機會和更大的收益,以常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速度,來不斷實現財富增值。

而那些天天曬豪車遊艇環遊世界的傢伙們,通常被成功人士稱為“浮華的新貴”,因為他們過於膚淺,很少能長期維持自己的財富。

2. 苦笑的中產,年入多少?

雖然和法國那誇張搞笑的稅收比例不同,但美國的中產階級也承擔了相當大的稅務負擔——富人不怕交稅,窮人交不起稅——而擁有龐大群體的中產階級不僅在收入上“高不成低不就”,在稅收方面還要交掉可觀的比例,讓政府用來填充不斷擴張的福利來造福窮人。

當我們把範圍擴大一些,排除掉美國頂端的10%~20%收入群體,那麼從20%往下走,到80%之間的群體,在廣義上就被認為是“中產階級”,也就是個人年收入在3萬1千美元到9萬4千美元之間,範圍還是相當大的。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考慮到美國的生活物資,在美元的購買力相比還是相對便宜的,只是人工較貴,所以如果兩口子都能達到中產收入的“中段”的話,也就是家庭年收入12萬以上,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當然了,在曼哈頓、舊金山或者洛杉磯的一些高端地帶這個收入還是不夠生活的,不管是買房還是租房。要知道舊金山的某些地區,一個100平米左右的公寓月租金就是4千多美金。買房的話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了,如果兩口子都是中產收入的低端(兩人共6萬多/年),而且生活在相對發達的地區(東海岸西海岸),那麼日子過的會比較困難的。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如圖,經過稅務計算,兩口子年薪6萬美金的話,扣稅後,每月實際到手為$4052美金。所以付個房租/房貸,車保險,水費電費氣費網費電話費,還有汽油費之後,吃吃喝喝也剩不下什麼了。完全沒有“中產階級”的感覺。

然而根據2018年的官方統計報告顯示,美國全職僱員薪水的中位數為46800美元/年。每個月稅後到手只有$3228美元,所以在洛杉磯即使一個人花的話,也是比較困難的,根本存不下來什麼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中產階級連幾百塊錢應急費都拿不出來”這個概念了,所以只能“今天花明天的錢”,透支信用卡,惡性循環。

3. “窮人”的定義

基本上在美國,年收入在2萬5千美金以下就算是窮人了。而這個群體的數量其實是大於20%的。低收入群體基本上是無法負擔一個優良區域(學區或城區)的房租的,更不用說貸款買房了,當然在中南部的一些消費比較低的州,這個收入水平還是能湊合著過的。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以2萬5千的年收入為例,在加州的話,每個月到手只有$1816美元,配合著政府的醫療福利,租一個便宜的公寓,開一輛便宜的二手車,按部就班地生活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飲食方面就要縮手縮腳了,首先你要用有限的資金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熱量——有機食品基本就不用想了——你常常要購買很多油炸食品、高碳水化合物半成品以及簡易快餐。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省時間出去買的話也常常集中在麥當勞這種水平以及大量的微波爐食物。

由於低時薪的關係,你要投入很多時間辛苦地工作,健身房就更不用想了:沒有時間,沒有預算。

所以在美國的普遍現象就是——越窮越胖,越富身材就越好。

最後,“知識就是生產力”這句話在美國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數據顯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平均工資基本上是高中學歷(或以下)的人的兩倍。

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年收入對比

所以最後無論你在哪裡,多讀書肯定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