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强,却不立其为帝,结果导致内乱?

娃儿我热饭


大家好,我是渔公子,我来回答!

众所周知,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允炆的亲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事,通过靖难成功,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永乐。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继承太祖基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拓北疆,设置奴儿干都司,巩固北部边防,以此扫除北元残余势力的威胁。另外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使永乐时期的海外贸易得到高度发展,同时带来了大明国内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因此出现了继唐宋以来又一伟大的盛世——永乐盛世。

同时为了加强对明朝北部地区的统治,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五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准备日后迁都北京。与此同时,他还加紧了对运河的疏浚,以保证南粮北运。这些措施对巩固明朝北部边防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这一切也表明了明成祖朱棣确实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且明成祖的才干也不是在登基后才表现出来的,在他还是燕王时,能力在各位藩王中就已经十分杰出,那么明太祖为何当初不选择能力杰出的燕王朱棣作为其继承者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明太祖朱元璋所承袭的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儒家思想里就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自从皇位嫡长子继承制一经被确立之后,就被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奉为合法、正统的政治制度。而且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储君的范围降到最低点,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皇位继承的冲突,有效避免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以保证政局的稳定。

综合以上原因,明太祖自然就成为了嫡长子继承者的坚决拥护者,因此他的选择范围只会在太子朱标及其后代之内,其他藩王就算能力再突出,也不会进入明太祖的视野,甚至有可能会为了巩固政治局面而被明太祖除掉。

2.明太祖对太子朱标的感情很深。这里要从马皇后说起,太子朱标的母亲马皇后早年是郭子兴的养女,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当时朱元璋只是一介布衣,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但马皇后并没有嫌弃他的出身,并且给予了朱元璋最大的支持,助他平定天下。朱元璋由于出身低微农户之家,所以骨子里其实还是带着一个普通人的情感色彩。

因此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很深,正所谓爱屋及乌,这也让他对与马皇后所生之子朱标的感情很深。所以在明朝建立后,马皇后与朱标就直接被册封为皇后与太子。

以上就是朱元璋为什么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强,却不立他为继承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