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奇——姚廣孝的非凡人生(1)

在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姚廣孝戲份雖然不多,但對朱棣舉足輕重,總在關鍵時刻為朱棣排憂解難。歷史上真實的姚廣孝,一生更加傳奇、更加波瀾壯闊。

1 病虎出世

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姚廣孝出生於浙江省平江路長洲相城裡(今江蘇蘇州),本名天禧(為行文方便,全文統稱為姚廣孝)。這位日後影響了大明政治走向的風雲人物,在出生時倒是稀鬆平常,並未有什麼值得八卦的天賜異象。

姚家世代行醫,但是家境貧窮,留給姚廣孝的出路並不多。姚廣孝並不想繼承家族傳統懸壺濟世,何況他的大哥已經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家裡又無餘財供他走科舉之路,且吳地佛教氛圍濃郁,寺廟林立,湧殿雲集,所以姚廣孝選擇了棲身佛門。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姚廣孝在妙智庵出家,法名為道衍。

我是傳奇——姚廣孝的非凡人生(1)

姚廣孝畫像,看上去還算端正,沒有相士說的那麼誇張

從初心上來講,落髮為僧對早年的姚廣孝來說,更像是一種權宜之計。早在商討是否要出家時,姚的伯父姚震之就告訴姚廣孝:"為學有成則仕之於朝,榮顯父母;不則就佛學,為方外之樂。"同樣,姚的好友高啟也在詩中透露過"衍師本儒生",只因時勢所迫,只能"批緇別家人"。這種不同尋常的入世態度,決定了姚廣孝註定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佛門弟子。

出家之後,姚廣孝如飢似渴的修身學習,他的涉獵及其廣泛,除了佛學之外,對道、儒、兵法、數術都進行了專研,這在當時的僧人群體中,屬於與眾不同的異類。而姚廣孝如此醉心於"外學",與元末的風雲變幻息息相關。

在姚出生的兩年前,日後以元朝末代皇帝載入史冊的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即位,他面對的是一個統治危機、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已超過臨界點的爛攤子。雖然順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力挽狂瀾,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加上天災頻發,農民起義遂成燎原之勢。劉福通、韓山童、徐壽輝、彭瑩玉等起義軍將領輪番登場,一時間天下板蕩,四海之內風起雲湧。身逢亂世,佶屈聱牙的佛教經典當然能營造一方小小的清淨,但要想改換天地、一展宏圖,必須兼容百家之學、博採眾長。

除了雜學百家,廣孝雲遊四方、拜訪名師,先後師從靈應宮道士席應真、愚庵大師、華嚴法師等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智及法師。智及是當時佛教界的領袖人物,備受推崇,先後擔任淨慈寺、徑山寺的住持,被宋濂讚許為"自宋季以迄於今……一人而已"。智及非常認可姚在佛學方面的造詣,邀請姚到徑山興聖萬壽禪寺擔任"書記",在3年的朝夕相處中,廣孝進一步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佛學更加精進,更重要的是有了名師的背書,他得以躋身佛教界的名流,為日後被明廷徵召進入政界埋下了千里之線。

被稱為"吳中好處"、風雅之地的蘇州文人薈萃,名士雲集,智及法師亦以詩文聞名。耳濡目染的影響之下,姚廣孝結識了當地一批著名的文人騷客。"吳中四傑"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都是姚的好朋友。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至正二十年(1360年),高啟和徐賁等人發起結社,即為後世所稱的"北郭十友",姚廣孝亦在其中。之後的四年中,北郭十友們經常高談闊論、流觴曲水,論及詩文、玄學、兵法、政事,在已經日漸紛亂的時局中營造了一方可以暫時忘卻亂世苦難的小小天地。晚年的姚廣孝,不止一次回憶起這段美好的時光。但是,心懷風雲之志的他,真的滿足於交友清談這種與世無爭的日子麼?

姚廣孝一日遊歷嵩山寺,偶遇著名的相士袁珙。袁珙算是當時的一個半仙,據說相過面的著名人物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饒是如此,也被姚廣孝的奇異長相所驚呆。最後給姚廣孝的相語是:"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但從容貌的描述上看,三角眼、長的如同老虎一般絕不是好話(為啥不是好話,可參考下圖),但最後的"劉秉忠流"才是點睛之句。劉秉忠是忽必烈的重要謀士,為蒙元的政治體制建設出力甚巨,深受忽必烈的信任和讚許,元這個國號即來自劉秉忠的建議,更妙的是劉秉忠也當過和尚。姚廣孝聽到這個評價,當即"大喜",這與三國時期的曹操得到許邵評價自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時的反應完全一樣。


我是傳奇——姚廣孝的非凡人生(1)

被稱為“高麗之虎”,長相酷似老虎的小磯國昭。如果袁珙不說姚廣孝能成劉秉忠,肯定得被打得親媽都不認識

透過"大喜",我們看到的是厚重的袈裟之下,是姚廣孝蓬勃燃燒著的兼濟天下的報復與雄心,劉秉忠的事蹟激勵著他成就一番非凡事業,有朝一日能夠輔佐明主、一匡天下。多年以後,姚廣孝途徑劉秉忠墓,觸景生情,萬丈雄心化作磅礴的詩句:"岸幘風流閃電眸,相形何似相心憂?凌煙閣上丹青裡,未必人人盡虎頭。"後來的歷史證明,他不僅僅登上了"凌煙閣",在改變歷史走向中發揮的作用,連劉秉忠也難以望其項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