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他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该如何理解?

防弹玻璃猫


林花易谢,乱红飘零。忧愁风雨,情何以堪?此后主亡国之痛也。然人生长恨,去日苦多,又何人难免?


Ysl51942334


李煜本来是南唐后主,一国之君,降宋后,被囚居在开封的一处偏僻,冷落的庭院中,每每怀念故国江山,思念离散的嫔妃,便写下了一些表达亡国之痛的词作,这一首《相见欢》语言艺术高妙,感伤离别,词情凄婉,哀怨伤绝,动人心扉。原词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上片写景,感叹美好景物的匆匆流逝。杜甫有诗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本词将其分开为上下两片,上片的凄风苦雨为下片的胭脂泪埋下伏笔。桃花树下,落英缤纷,花开花落,如白驹过隙,为何如此匆匆。面对凄风苦雨的摧残,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下片感伤离别,追问何时与佳人再重逢?桃花上的雨水如美人两腮流下的胭脂泪。几时才能与心上人再相见?哎,人生总是这样,对美好时光的追悔,痛恨如同涛涛东逝的江水,永无休止,永无尽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脱口而出,浑然天成的句子,自成千古名句,叩击无数人的心灵,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家张恨水为之倾倒,遂把原来的名字改为“恨水”,寓意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努力写作,每天为报刊发表连载小说,他知道过去的已无法挽回,只有抓住当下,才会无愧于心。



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极高,他认为词至李煜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尼采曾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的确,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感慨悲凉的人生苦难之句,气象之宏,境界之大,无人能及。雪莱说的好,过去的属于死神,未来的属于自己,只有抓住实实在在的今天,明天才能少一些悔恨。


江湖夜雨92


我是钰姐,我来回答。

一、李煜其人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南唐后主李煜,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于南唐而言,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但于文学艺术而言,他是“千古词帝”。很多人认为,李煜生于深宫之中,擅长妇人之手。

有的认为,他是纯情若贾宝玉一样的人物。亡国之前,完全地沉迷欢乐,亡国后,却又如此哀愁。从李煜词里,我们能完全感受到他的内心。所以他的词,都是他的真情实感,故能触动人心弦。

二、解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这句很好理解:林花凋谢了,姹紫嫣红的花儿不见了,时光飞逝如电,太过匆匆了。词的开篇,李煜便点明时光飞逝,感叹人生易老。李煜开惜春伤春,奠定词的情感基调。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李后主的词情景交融,让人身临其境,这样的词岂是一个简单的“情”字就能概括的?他表面是写林花的调谢的自然之景,实则是在感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然而这不是此句的深意。

推景及人,李煜想到自已:昔日帝王繁华已匆匆而逝,帝王身份也不复存在,只落得个他朝囚臣的境地,这是何等的悲凉凄惨啊。而由此,我们也可以推及世间,世间万物生生灭灭,何不如此?词的意境顿时又开阔了。

词的开篇气象万千,不囿于一般写景。“太匆匆”,极为口语化,却体现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语短意长、极为传神。李煜的词之所以能打动我们,完全是因为他的亲身体验,情感真挚。

古代诗词人,总爱伤春悲秋,以自然之景来抒发情怀。李煜如此,李清照也如此,譬如她的《如梦令》:“昨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一生钟爱花,尤其海棠花,然而傍晚却开始雨疏风骤,令她伤春徒生愁绪而借酒浇愁。一夜醉梦后,聪明如她,深知海棠花已寥落,却不愿正视,让侍女去看,粗心的侍女却说“海棠依旧”,李清照嗔她:“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2、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经得起凄风苦雨的昼夜摧残呢。李煜笔锋一转,点明“林花谢了春红”的原因。不难看出,李煜表面伤春和伤花,实则是伤他自己。“寒风”和“晚来风”是指外在恶劣之境。

作为他朝囚臣,故国不在,家园凋零,受尽凌辱,只得“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其中的伤与痛,唯有李煜自己才能体会。据说,李煜被囚后,整日以泪洗面,每天起床就开始写诗,写累了就伤心,如此反复。

此句也是李煜喻已,难以承受外在恶劣。原来的繁华美好,偏到了如今的悲惨,这也说明了世事无常,人生充满了无数变数。李煜词句句含有深意。

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这句也较好理解,意境很美:落满了露珠的林花儿娇艳欲滴,好象如花的美人脸沾满了泪水。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

李煜的悲苦愁情紧接而来,情感升华了。曾经的美好,人面桃花、互相留醉的日子何时再回来呢?“几时重”的设问句,点明往事不复返。李煜深知人生无常,他在忆往昔里,虽然沉醉,但也深知:花落难再开、往事再难返。

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一句是石破天惊的神来之笔: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一样,不休不止,永无尽头。这句话是夸张,也是比喻,说明人生遗憾的多,和人生遗憾的动态,给人顺畅勃发、沆瀣千里之感。

他的遗憾同他的愁绪一样多,比如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他的愁绪如江水一样滚滚东逝,气势磅礴。我认为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诚然,往日繁华与美好让人沉迷又沉醉,然而这样的遗憾和愁情,又难以排解,却又无可奈何,人生中到底有多少的时光如此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了。他的词总会让人悟出人生哲理。

三、结语

我们读李煜的诗词,感觉总被满满的意境包围着。他的词总会给人展开一幅意远悠长的画卷,让人如临其中,去探寻人生哲学的境界。

王国维评价李煜: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这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这下,可以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些气象乎?

意为:

词到了李煜这里才意境开阔和灵动起来。李煜将具有娱乐性工具的词变成了士大夫文人抒情达意的文体。而周介存认为李煜的词在温庭筠、韦庄之下,真是颠倒黑白了。温庭筠《金荃》和韦庄《浣花》远不及李煜词的气象。

可见,王国维对李煜作品的盛赞。大家喜欢这首词吗?欢迎讨论。

欢迎关注钰姐,钰姐带你领略中国最美古诗词。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8045420805624838"} --}

钰姐的书斋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起笔“林花”,但不是重点,重点却是“谢了春红,太匆匆”:林花凋谢,遍地落红。花开花落几时许?春去太匆匆。无奈啊,娇艳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朝来的寒雨晚来凄风?春季是最美好的季节,“春红”是最美好的物品,“红”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突然间竟自“谢了”,而且是“太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以“春红”二字代花,乃至极美好可爱之花,既是修饰,更是艺术;随手拈来,直写事物,乃天巧人工之笔。作者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一个“太”字,责怨甚也。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失家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正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此处的“春红”二字己远为下片的“胭脂”作根,相互照应。时序推迁,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春红”自然衰谢,虽是可惜,尚可开解,如今却“太匆匆”地遭到“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刀霜剑”的不断摧残,于是寄予了愤慨的责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长句道出了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朝”与“晚”、“雨”与“风”的对举,极尽朝风暮雨摧残施虐的无可抗争之悲绪;也抒发出了(对“物”、“我”一体的)哀叹!“无奈”二字进一步表显出人们无力回天任风雨,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无能为力的怨恨愤慨了。

  下片写惜春、恋春、恋春红,叹不能再复重。人生长恨有如水长东。“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雨后满地的落红,像是美人脸上和着胭脂流淌的眼泪;见花泪,人心碎,悲伤凄惜心迷醉;相问何时能重会?叹,人生从来怨恨多,恰似长江东逝水!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是说飘落遍地的红花,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打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合着胭脂滴下的血泪。“胭脂泪”三字是用拟人手法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时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词人赋予“谢了春红”的“林花”以“泪”,就使其人格化了,这“泪”既是“林花”哀伤自己匆匆凋谢的眼泪,也是词人自己的惜红伤春之泪,当然,这一切都是以词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是词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袭击下,——在宋兵的刀枪威逼下,过早的被断送,因而流下伤心之泪。这“胭脂泪”就是“以血书着”!“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这是援于杜甫《曲江对雨》中“林花着雨胭脂湿”的名句。以“泪”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使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不仅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更是写见林花遭风雨的无情摧残、匆匆掉落惨景后的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的情状。“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归去,人将亡;正如后主的自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泪”字神奇,“醉”亦神奇。此醉,非陶醉之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几时重?”落花有意,然而风雨无情,美景难再。“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此恨绵绵无绝期!”过片三字的三叠句,前二句换仄韵,后一句归原韵,紧接一个九字的长句,有韵律,节奏感强,别有风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啊,“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犹如那滔滔滚滚东流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止无休。“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等字谐韵,字韵响亮,节奏感强,在句式结构上,它与上片末句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长句,它的感情凝重而又一以贯之,犹如突然决堤的汹涌奔流的江水,这是词人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感情激流,这是词人深深的哀叹!上片的“朝来”、“晚来”与下片的“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中学教师李长虹


其实,李煜是个被帝位耽误了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

他尤其以词作见长,共留下30多首词,几乎首首是精品。

这首词写于公元975年。经过了一年的顽强坚守,终不敌宋朝攻势,城破国亡。这一年他38岁。兵败国亡后,他被虏到北宋都城汴梁,封违命侯。国破家亡宗庙隳灭的同时,又受奇耻大辱。史料有载,说他自述: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这首词的原文是: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风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作者从惜花写起,“太匆匆”极尽惊叹之意,“无奈”一句,又写尽怨愤之情:早晨是雨,晚上是风,不断摧残,怎能不谢?‘无奈’二字,更显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花犹如此,人何以堪!下一片,“胭脂泪”一句,化用杜甫诗“林花着雨胭脂湿”,以花落之易,触及人生之艰辛。花不得重上故枝,人生亦不可重来,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沉痛至极。


祐宁最清听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一名《相见欢》)

这首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铚《默记》卷下)。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这首词里,李煜写出了他的痛苦、无奈、思念和怨恨。

林花,不是一朵两朵花,而是许许多多的花,大片大片成林的花,而且这花是鲜艳的红色,这就更加让人想象到它们盛开时是多么的美丽、热闹,而“谢了春红”之后是怎样的凄凉,怎样的惨不忍睹.于是,作者不禁感叹埋怨说,太匆匆!

“林花谢了春红”象征着李煜过去美好生活的迅速消失,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

而“朝来寒雨晚来风”则象征着现实对他的迫。


匹诺曹jun


千古词帝,南唐李后主,李煜,《相见欢,桃花谢了春红》如何理解。

有人说他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亡国之前,沉迷在胭脂粉黛中,亡国之后又如哀愁,从他亡国后的词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丰富,复杂的真实情感,所以能拨动赏者的心灵。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以我的理解是,林花凋谢,林花是春天最美之物,美丽之花,怎奈时光匆匆,竞然凋落了春的红颜,化做尘埃,怎会不产生伤春惜花之情呢,借此可以想到,李煜亡国后的心情,就如这林花,匆匆凋落,人生也是如此,太过匆匆,叹息人生易老。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但是世事无奈啊,再美的花,怎经的住寒风苦雨朝夕的摧残。很容易看出,李煜是在伤春惜花,其实也是伤自己的处境,论为他朝囚臣,故国己亡,家园落败,受尽屈辱,心中的伤与痛,唯有自己才能感受。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这句词很美,娇美柔艳的林花,颜面含满露珠,好象涂满胭脂的美人,娇容沾满了胭脂泪,赏花人沉醉其中,怎奈林花落后,何时再能相逢呢。这也表明李煜内心的愁苦悲情,往昔的美好,何时能再回来呢,虽然沉醉,但也深深的知道,故国再难复回。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句是说,人生的遗憾与不如意太多了,就如那东流的江水,不停不歇,永无尽头,此句说破了人生的真理,流水东去,人生长恨,李煜在悲叹,自己消亡的故国,就如这东去的流水,永远无法挽回,同时又感叹往昔的美好,也一去不复返,人生中有多少个美好的时光能留住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了。

|读李煜亡国后的诗词,总被满词的愁苦和意境深深包围着,他作词融入真实的感情,意境中加入情感,让人能洞悉他的内心世界,由此可感知他的心中的愁苦。🙏🙏🙏🙏




大霞霞520


“濡染大笔”

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被俘之后,身为阶下囚的他含泪写下这首即情抒景佳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晨起的寒雨,暮晚凄风。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情感流露

李煜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竹一一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按我的理解翻译如下:

树林里飘落了满地红色的花瓣,春天啊,这就要匆匆离去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早晨刚下了一场寒冷的春雨,晚上又吹来一阵阵寒风,这些娇艳的花儿怎么经得起如此风吹雨打。

又想起当年的她涂着胭脂的红唇,挂着泪珠楚楚可怜的样子,那时候她留下我陪她一起喝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和她重逢,像以前一样再醉一次。可是,人生就是这样,只留下了难以诉说的遗憾,过去的事情就像这江水一样,不停的向东奔流,再也不会回来了。


非想


《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春红是指“正当春”,春意最浓之时。“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就可以理解为春天最美好的时光,随着树林中的落花而离我们远去了!那么快!那么短暂!留下来的只有冷风寒雨!

这里“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有互文手法,可以理解为早上到晚上都是风雨!

落花春逝勾起了李后主的伤春心境,“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不禁想起往日春光,儿女情长,美人在怀,交杯换盏,醉梦相伴,这样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能再有?

惊天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体会李后主的心境是准确理解整首词的关键。译文注释是:人生中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如江水东流,绵延不绝。这个注释强调遗憾的多是有些不准确的,应该是感悟人生本身就是会有很多遗憾,有遗憾是正常的,就像水东流一样正常。仿佛李后主在说“算了,不要想太多了!人生就是这么多遗憾,这是命注定的,就像水一直东流一样”,是一种认命,一种无奈!也是想自我解脱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