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溪山書會”

线上“溪山书会”

曾順崗,80後,宗教學博士,從小家貧,為求生計,犁過地,當過中小學、大學、黨校老師、西部計劃志願者;當過城管,打過臨工,當過基層領幹部、騎行過西藏。現為孔學堂高研院副研究員,重點關注人之生死及人生意。

錢穆《靈魂與心》薦讀

鑑於個人興趣,看到有關談論人生死的書籍,我總會翻一翻,而錢穆的《靈魂與心》確是多次精讀了的。一本小書,算是文集,站在中國文化自信的高度,對比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討論了生死、鬼魂、信仰、人生等問題,頗值得深入品讀。

錢穆小時候在鄉村聚族而居,參與了很多家族式的因婚喪喜慶而舉辦的集會,聽了很多人們津津樂道的人事、鬼事、怪事,以為“人世界”與“鬼世界”乃是不可分割的,後來讀了聖哲古訓後,對此觀念產生了諸多疑慮,加之接受西學,對人生的“鬼世界”與“人世界”有了深入瞭解,遂付諸筆端,以表達心中所想,全書頗有理論深度,但讀來通俗,亦是人生經驗之談。

正如錢穆所經歷的,但凡在中國鄉村生活過的人,或多或少對農村大大小小的儀式、節慶活動是有所瞭解的,尤其是與婚、喪、生、死等相關的儀式典禮,以及千奇百怪的神秘故事,更為大眾所熟悉不過了。沒有人能逃脫生與死,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在不斷經歷別人的生老病死,在這一歷程中,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經驗或者理性出發進行思考,得出自己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會隨著閱歷的增加而調整,並最終讓自己坦然於個體生命的終點——死亡!在這一過程中,有人變得溫厚,有人變得暴戾、有人急功近利、有人清心寡慾。於我而言,人終究應該有信仰,當有敬畏之心及人生操守,否則也許我們可以安頓肉身,卻難以安頓我們的精神,如余英時先生所言“遊魂”一般(當然,他指的是儒家思想)。因此,在常人心裡,心靈的安頓極為重要的,有多少人為曾經做過的某些不堪之事所滋生的愧疚、遺憾和自責,始終伴隨他的一生,直到精神的死亡。

在西方社會,人的“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是對立的,其根源是靈魂與肉體兩種觀念發展而來的,因此他們能將科學與神學分離開來,一個人可以是科學家、同時也可以是信徒;而中國古代社會,雖有靈魂觀念,卻更注重死後的靈魂,對出生之前的靈魂不甚關注,中國人對靈魂是否永生又是懷疑的,更傾向於活著的“人事”,即使是孔子,也只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看見奔流不息的江河,也只道“逝者如斯!”(當然,不談不代表不重視)蘇東坡等巨擘同樣也有“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的感嘆。錢穆看來,實際上這透露出了人類對自己生命要求永生及不朽而又無可奈何的心理。時至今日,何嘗不是如此呢?多少人一邊在虛度年華,一邊在哀嘆生死。我想,虛度乃是無所能度之度了。

於中國而言,人都是追求不死的,這以儒釋道三家為代表。道教追求的要麼是肉身的長生不老,要麼追求成仙;佛教追求超越輪迴實現涅槃;儒家立功、立言、立德的積極入世思想追求的乃是生命價值的不朽。錢穆認為這只是“人死之後,他的道德、事功、言論依然留在世界上,”也就是留在後人心裡。我認為我們平時講“祖宗”二字,就是這個理,即“祖有功,宗有德”,立功立德之人將被後人奉為祖宗,附會者還不在少數,但大奸大惡之人,不會有人將其奉為祖宗,即使鐵證如山,也只好避而不談。實際上,血緣關係的延續更是多數中國人追求的不死。哪怕是死了,在後人的心裡,祖先依舊是與我們同在的,例如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是生者與逝者相聚的日子,過年過節夜飯前,都得祖先先吃,我們再吃,我們吃後還得留一點,給孤魂野鬼也吃一些,所以中國人總是很有關懷的,我們關心天關心地,關心世間萬事萬物,講求天人合一,講求天地人物的和諧、人鬼神的和諧、精神與肉體的和諧。

在人生何處去一節中,錢穆談到,生命從哪來?我們不知;生命去哪?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所知道的“生命乃自生命中來,亦向生命中去”。正如樹上長枝葉,開花結果,父母生育子女等。正如樹葉凋零,為求樹身完長,樹葉失去其小生命,是為了護養樹身之大生命;人人追求長生不老,但如果真的不死,就會妨礙生命的新生,因此,每個人都將死去,是為了下面的新生代。所以,生命之死亡,乃是為了生命之繼續生長而死亡。而“身生命”轉出“心生命”是生命上的巨大進步,身生命乃是小生命,心生命是大生命,所以人類要捨棄身生命,追求心生命的長存,正如孔子所言“有殺生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人”,這正是孔子思想兩千多年長存的理由,當然也是中國文化長存的價值所在。

錢穆認為,人生是一個整體,只是為了便於討論,才將其分為內在的心靈與外在的身體。一個是精神生活,一個是物質生活,但凡是有生命之物,皆有心靈精神,便有保生的智慧,而人與動物的區別乃是以心靈精神為主。人的心靈有可能因追求物質的不滿而遭受痛苦,因此諸多宗教如佛教等,拋棄現實的人生,而追求天堂樂土,其實大可不必,在這現實人生與天堂樂土之外,還有一種文化精神能讓人永遠追憶不忘,那就是我們孔孟所追求的理想人生。

於我們而言,理想人生當如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病毒肆虐的今日,我們更需要為追求這樣的理想人生而不斷努力!

雖說是推薦《靈魂與心》一書,卻一直在借題發揮罷了!

线上“溪山书会”

防疫抗疫,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理性面對,無一例外的,醫學專家們的共同建議是,大家儘量少出門、不聚會。

而我們的倡議也隨之而來——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讀幾本好書。

據說,網絡時代,閱讀已躋身奢侈品之列。整個社會的閱讀習慣,大概算不上叫人樂觀。雖然,我們仍願盡綿力,不僅因為手中可留書香,更緣於讀和享的過程中,自有歡悅喜樂。

當然不閱讀的藉口也多,常見是說沒有時間,其實,古人早就感嘆過了。

线上“溪山书会”

三國時代的董遇說,讀書只能利用“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宋代的歐陽修則利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

這段時間,既然要“少出門,不聚會”,那何不索性圍著爐子或者擁著被子,安安靜靜、暖暖和和地讀一本好書?

按照歐陽修的法子,我們來算一算,馬上當然不現實,待在家裡的話,那就“桌上、枕上和廁上”好了。各花15分鐘,總共45分鐘,一分鐘讀500字,一天就讀22500字,一星期七天是157500字,每頁差不多500字,則是315頁,這是相當厚的一本書了。

從今天起,我們邀請一些愛書的朋友,以線上“溪山書會”之名,逐日推送好書,以享讀者。

歡迎留言甚至附上您的讀後感想,亦歡迎來稿,投稿信箱是[email protected]

跟我們一起推薦,獲得採用者,自然也會有一份禮物奉上,您不用猜,肯定是書……

我們寄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