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筆記讀書法"實現有效閱讀

如今,"全民閱讀"的風氣大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

可是,中國人歷來都不是特別善於閱讀,你是否也存在以下困惑:

  • 一時興起買的書,帶回家就沒翻動過。
  • 一本書翻了幾頁,便失去了閱讀的興趣。
  • 強迫自己讀完一本書,最後發現自己什麼也沒記住。
  • 讀書的過程中生怕自己忘記重要的知識點,讀起書來畏首畏尾。

針對以上問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給了我一些啟發,我特此做一些分享。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這本書值得研讀嗎?

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除本書外,他還著有《如何有效整理信息》、《A6全能筆記術》等作品,銷量超過50萬冊,可見他對"信息整理方法"非常在行。

本書的篇幅不大,6萬多字一天就能看完。豆瓣評分7.3分,中規中矩。

作者圍繞選書、購書、做筆記、重讀筆記四個方面展開,強調閱讀策略的同時,附帶了各式各樣的閱讀小技巧。(本書的思維導圖已附於文末。

本書最的核心內容是如何做好讀書筆記,作者將其方法稱為<strong>"蔥鮪火鍋式",重點是:

  1. 讀書筆記中,讀書日期、作者、出版社這3個要素必不可少。
  2. 此外,還有兩個要素極為關鍵:摘抄和評論。
  3. 摘抄部分用"○"表示,評論部分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想,用"☆"表示。
  4. 細緻的標記能提高閱讀體驗。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本書結構


我認為這本書的缺點主要有兩個:

  • 1、缺少足夠多的信息增量

我讀此書整體的閱讀速度是偏快的,存在大段跳讀的情況,因為我感覺需要我仔細琢磨的知識和觀點並不多。換句話說,作者可能過度追求內容完整性,而討論了過多"平淡無奇"的問題。

比如,本書談論了很多"意義式觀點",如養成良好讀書習慣、記讀書筆記的重要性,我們可能已經對這些"雞湯"免疫了;第五章提供的閱讀技巧中大多都是我們熟知的方法,如配合百科全書、把書放在枕邊等等。

  • 2、有些方法偏老套、不夠實際

或許是我沒有領會作者的真正用意,我感覺作者提供的閱讀或信息整理方法在我的現實生活中並不可行,或者說我依然不會改變現有的方法。

比如,作者建議去實體店購書,因為線下購書能讓潛意識捕捉購書意圖以及閱讀目的,從而增強閱讀體驗;通過電視、報刊獲取購書參考信息;通過手寫摘抄、做便籤等方式整理信息。

可我認為線上閱讀更適合我,網絡上有銷量排行榜和網友推薦,PC端或移動端閱讀也方便信息整理和檢索。

或許正如一個網友的書評:"日本可能不知道中國有像'豆瓣'一樣的平臺"。


即便如此,我還是從書中找到了我認為有價值的知識,以及<strong>我最欣賞的觀點:用作文帶動閱讀,以思想輸出帶動思想輸入。這或許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倒逼自己讀書最好的辦法。


我們能從書中得到什麼?

  • 01 思想輸出是閱讀的動機和動力

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這是我認為的全書最精華的一句話。

我為什麼看不進書?因為我讀書的目的是:瞭解作者的觀點,獲取書中的知識。讀完了就是讀完了,沒有後續工作要做。

於是,我總是讀一本忘一本,即便在未來遇到一些共鳴時,還能記起書中的某個細節,但也沒有途徑去回味其中的奧義,因為靈感從何而來我不得而知。

於是我想到了做讀書筆記。可我真的會做嗎?大多情況下,做筆記純粹是潛意識告訴自己不能沒有看不見的成果。就像我們聽某場演講,每一張PPT我們都會拍下來,可會後又有多少人會去複習呢?很明顯,讀書筆記成了證明"我已經努力學習"的安慰劑。

把讀書的目的從"讀完就好"轉變成"思想輸出",讀書的重心就發生了變化:不是因為讀了書才寫讀書筆記,而是因為要寫讀書筆記才要讀書。

如此,我讀書的時候便會去竭力尋找對我有幫助的內容,思考作者的觀點是否值得商榷,考慮哪些信息需要內化,再通過讀書筆記形成思想輸出。

倒逼讀書只剩下最後一步:我為什麼要有思想輸出?

對我而言,我是自媒體作者,本職上需要不斷的發表文章作思想輸出。對大多數人而言,可以找一個外界的約束,就像自媒體平臺約束我一樣。

如何才能最準確的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書中特意提到了一種新的讀書方式——尋讀。顧名思義,尋讀就是有針對性的尋找需要的信息,而本書作者將這種方式描述為"尋找能夠打動人心的內容的工序"

通過尋讀,你不必糾結於是否記住了無關緊要的概念,也不必停留在趣味性十足的案例裡。你可以帶著一份善意的"功利心"去閱讀。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 02 通過信息重組實現思維創造

"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這是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的名言。奧野宣之引用了這句話,以此強調讀書筆記的高階作用。

他認為,創意就是信息重組,而筆記本中的信息就是重組對象。

作者在第二章強調,書中獲取的信息可以不做加工地填滿筆記本,可以是"大雜燴"。作者的本意是,省去歸類的時間可以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事實上,筆記本內容的"亂"反倒對於你的創造思維有幫助。

據研究,如愛因斯坦、喬布斯、馬克吐溫的辦公桌都是"亂亂的"。心理學家解釋道,雜亂的桌面可以毫無障礙的展現信息,從而促進一個人從兩個毫無關聯的事物中聯想出新事物的能力。

同樣,筆記本里滿是各種各樣的想法、疑問、金句,甚至是塗鴉。雜亂無章的內容讓你更容易獲取創造靈感。這可是比書本知識更寶貴的東西。

作者還提到,讀書筆記需要"定期定點"地重讀。"定期"能讓人養成重讀的習慣,"定點"則要求選擇比較安靜的場所,最好是獨處,以便集中精力。

正如孔子所言:"溫故而知新。""溫故"並不代表要把整本書重讀一遍,而重讀讀書筆記更有效率,這也要求我們在做讀書筆記時要汲取書本的精華;"知新"不僅意味著你對作者的觀點有新的理解,更意味著你的想法經過多次的迭代,能跨出書本知識的範疇,開闢新的思路。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 03 通過"間斷閱讀"增強學習效果

回想一下我們的書房,書架裡是否擺滿了書,但有幾本是我們真正花時間研讀的?

"堆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三分鐘熱度","堆而不看"成了大多數人的常態。

但作者認為"堆書"也是一種讀書方法。他的理由是:

1.可以同時閱讀多本書,讀符合當時心情的書。

2.加深對書的理解。

對於第二個理由,作者在第三章專門提到"間斷閱讀"的意義:當你間隔一段時間拿起同一本書,你讀書的狀態、投入的感情都會發生變化,隨之對書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

《認知天性》的核心理論則證明了"間斷閱讀"對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

頻繁、集中的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間隔練習使知識儲存的更牢固——《認知天性》

《認知天性》中舉了一個例子:我們的數學課本通常是集中式的,即每一章節研究獨立的一類問題。我們上完一個章節,做完這個章節的作業,再學習下一個章節。但在期末考試中,所有的問題都被混在了一起,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同學單元測成績不錯,期末考卻考不好的原因。而同時學習多門學科反倒有助於增強我們的學習效果。

心理學家解釋道,要想形成長期記憶,新知識需要有個鞏固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花費數小時到數天時間。間隔閱讀與內容穿插,正好給鞏固過程提供了時間。

當然,書堆得太高也不行,這會給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作者的建議是,同時閱讀3本書,同時做3本書的讀書筆記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上述3個主要觀點以外,我認為還有些零碎的觀點值得思考:

  • 1、書評的重要性

書評是其他閱讀者的讀後感,通常分兩次閱讀:

第一次,翻開正文前。此時的書評就像"電影預告片"一樣,我們能從中大概瞭解書的內容和重點。

第二次,讀完整本書後。此時的書評就像"電影精彩集錦"一樣,回顧書本內容的同時,將他人的觀點與自己的理解碰擦出一點火花。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 2、讀書清單的必要性

整理讀書清單一方面是為了強化購書動機,另一方面是為了知識聯結。

除了書本名稱、讀書時間、豆瓣評分等基本內容,我的讀書清單裡特意增添了兩項內容:經典書評和一句話評價。以後,我便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讀的這本書,這本書是否值得推薦,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 3、讀舊書

早年出版的書籍與現代視角截然不同,說不定能讓讀書人獲得不一樣的靈感。

  • 4、同類書籍先易後難

如果你無法理解《微觀經濟學》,那就先買一本《漫畫經濟學》。

  • 5、書中的三條金句
  1. 讀書筆記是與書交流過的證據。
  2. 等這本書變得有趣的那一天再讀"。
  3. 讀書體驗比書本身更重要。


我的讀書工序

至此,對於"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個問題,我的讀書工序是:

1.通過推薦、網絡排行榜等途徑選擇心儀的書籍,並錄入我的書單。

2.讀書平臺下載或加入在線書架。

3.讀書評。

4.帶著問題尋讀,找亮眼的句子,記錄摘抄和想法。

5.有間隔地讀其他書籍。

6.通篇讀完,回顧、檢索重要內容,繪製思維導圖。

7.一段時間後重讀讀書筆記,增添想法。

8.輸出文章。

9.補充思維導圖。

10.本書知識與其他知識相聯結。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最後,附上這本書的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並未包含書本所有內容,我僅篩選出對我有用的信息)。

從閱讀動機、信息處理角度闡述如何用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