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蔓延初步遏制,全球何以多地聚集感染?

IMF認為,若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中國經濟有望從二季度開始恢復正常。近日個別國家和地區確診病例激增,確診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國家和地區也在增加,是新感染群體的感染源越來越難以查明?還是疫情傳播到了某個新的臨界點?

中國疫情蔓延初步遏制,全球何以多地聚集感染?

(2020年2月21日,韓國大邱,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轉運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圖/法新)

文|《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自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湖北爆發以來,中國經過一個多月的防控,雖然疫情數據累積不斷增長,但近日新增確診感染人數增速持續下降,治癒出院病例持續增加,疫情蔓延勢頭初步得到遏制。而在中國以外,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地近日出現多起聚集性感染,確診病例快速增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形勢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

中國疫情蔓延初步遏制,全球何以多地聚集感染?

同時,從美國到中國,近期股市總體表現強勁,似乎表明疫情對金融市場的衝擊有限。展望一季度及全年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一些投資機構近期紛紛發佈最新預測,多數認為中國經濟有望從二季度開始恢復正常。

IMF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5.6%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指出,目前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數和疑似病例數總體呈下降趨勢,治癒出院人數較快增長,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減少。同時,要清醒看到,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湖北省和武漢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國家衛健委的數字顯示,2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97例,新增死亡病例109例(湖北106例,河北、上海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361例。值得注意的是,當天新增確診病例397例比前一天的889例有大幅下跌。

2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利雅得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發表聲明,“中國當局正在藉助危機管理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措施和資金支持,努力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IMF今年1月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2.9%加快至今年的3.3%。此後,COVID-19疫情——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擾亂了中國的經濟活動。IMF預測的當前基線情景假設是:中國實施了宣佈的措施,且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恢復正常。因此,未來全球經濟受影響的程度可能較小,持續時間可能較短。在這種情景中,2020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將達到5.6%。這相比今年1月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低0.4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約0.1個百分點。

IMF承認,現在仍在研究病毒傳播的複雜性,事態不確定性太強,無法做出可靠的預測。很多情景都可能發生,取決於病毒被遏制以及中國和其他受影響經濟體恢復正常的速度。

近日有調查數據顯示,由於公司擔心流行病的影響繼續發酵,擔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會減緩全球增長,美國2月份的商業活動跌至六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對《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企業恢復生產面臨新的障礙,各種措施導致一些公司復工非常緩慢。有些既便開工生產率也很低,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應鏈。雖然中美貿易摩擦中,關稅也對供應鏈產生了影響,但比較起來,此次冠狀病毒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更大,因為疫情帶來了不確定性,無論是持續的時間還是規模都不確定,而關稅不但公開宣佈,且規模可衡量。

中國駐沙特大使在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儘管出現疫情,中國依然可以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強力和協調的措施仍然能夠控制病毒在中國和全球的傳播,阻止人類悲劇的延續。但IMF不排除更嚴重的情景出現——病毒傳播持續時間更長、全球傳播範圍更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更加持久。


中國疫情蔓延初步遏制,全球何以多地聚集感染?

(2020年2月21日,伊朗納傑夫國際機場,工作人員為旅客測量體溫。圖/法新)


全球多地疫情抬頭的背後

儘管相較而言,中國境外的病例總數為數不多,但近日出現的跡象讓人擔憂:一方面個別國家確診病例激增,另一方面確診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國家也在增加。是新感染群體的感染源越來越難以查明?還是疫情傳播到了某種臨界點?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機會窗口正在縮小,所以我們需要在它完全關閉之前迅速採取行動。在譚德賽看來,疫情可能會向任何方向發展,如果做得好,可以避免任何嚴重的危機,但如果浪費了機會,就會面對一個嚴重的問題。

韓國在2月19日新增了20例病例,20日新增53例,21日新增100個病例。23日韓國最新通報,截至當天上午9時,韓國新增12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達556例,並出現第四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新冠狀病毒病例曾在一週內激增了18倍。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稱,2月22日,韓國江原道、世宗和蔚山市出現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至此,韓國17個廣域市道均出現病例,疫情呈全面擴散之勢。

同樣,新病例在一天內呈數倍激增也發生在歐洲的意大利。意大利已累計確診79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 1人治癒出院,2人死亡。病例主要集中於北部的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意大利淪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意大利報告的確診病例曾在一天內從三例增加到17例。該國下令將強制隔離任何與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病患有過接觸的人。12個城鎮遭到封鎖,5萬多居民被要求留在家中。人們相信疫情起源於當地一所醫院和一個咖啡館的感染群。據法新社報道,在距米蘭60多公里的科多尼奧,在出現第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死亡個案後,已於2月21日開始關閉所有的學校,教堂,體育館等公共設施。

世界衛生組織則明確表示,擔心伊朗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近日激增可能是疫情惡化的信號。伊朗過去兩天報告18起感染病例,包括至少5人死亡。這個新感染群始於宗教城市庫姆,但不清楚是如何爆發的。更糟糕的是,黎巴嫩和加拿大已經發現來自伊朗的感染者。譚德塞說:“我們最大的擔憂仍然是2019冠狀病毒在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中傳播的可能。為此,世衛組織發佈了《戰略準備和響應計劃》,籌集6.75億美元為最脆弱國家提供特別的支持。”

疫情在一些國家的惡化主要歸綹於聚集性感染。

病毒學家對聚集性傳播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可能是,一名“超級傳播者”——即一名錶現出比其他人更高的脫落細菌傾向的人——將病毒傳給了一大群人。有些超級傳播者自己沒有症狀,因感覺沒病出了門,或者他們遇到了一群抵抗力低的人。

以韓國為例,確診案例中有大約230例直接和新天地耶穌教會在大邱的一個分支教會有關,感染源可能是一名60多歲的婦女,她參加了兩次禮拜活動,她後來的病毒檢測呈陽性。韓國官員目前正在調查是否去過教會的人與清道郡醫院感染病例激增有關。目前為止清道郡醫院有110多人確診,大部分病患住在醫院的精神病區內。 韓國衛生與福利部副部長金剛理(Kim Gang-lip)說,韓國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進入到嚴重的新階段,但是他仍然持謹慎樂觀態度。

對聚集性傳播的另一種解讀是,人們可以各不相關地從被汙染的表面感染病毒。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新冠病毒能在表面存活多久,但對其它這類病毒的研究發現,它們的活性能持續一週或更長的時間。

雖然最糟糕的情況還未出現,但伊朗和韓國感染病例激增,中東地區的黎巴嫩和以色列21日均報告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應對行動,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