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有些90后闲在家里,“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他们以后的出路在哪?

觉醒未完成


现在农村父母对待90后的态度比对待我们80后的态度要好很多很多,特别是一代赶着一代,时代的不同,人的观念也不一样,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虽然是“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懒惰。相反,他们是一群思想超前,意识超前,观念超前的新青年!

退一步讲,闲在家中的90后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闲着的”,以我身边的两个例子为证。



第一位:放弃城市工作,宅在农村家中做淘宝客


我身边有一位小伙伴,虽然我和她属于不同年代的人(我是80后,她是90后),但是时有接触聊过天。原本在城市里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如今辞去工作,在家专心做淘宝客。她告诉我每天看似不出门,其实一直在家中工作。生活在农村,人家的工作已经跟上了城市里的节奏。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电脑,查看前一晚的收入情况,了解群里小伙伴的需求。除此之外,她有自己的线上团队,每天要给他们布置任务,安排工作等等。

早晨简单吃点,又投入到工作中,趁着有天中午的时候,我看过她的后台收入,曾经有一天入账3000多块钱,也是我羡慕不已的事情。

不了解她的人会以为女孩子家不早早嫁人,整天闷在家里,好吃懒做的,父母捕鱼都不带搭把手的(帮忙),以后怎么找婆家······等等!

俗话说人言可畏,但这一切对于一个出身农村家庭的女孩来说只能把苦水咽进肚子里。“自己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我自己知道就行,何必逢人就说,他们与我何干呢?”。

也是哈!其实像她这样的女孩真不少,比如我们熟悉的乡村小乔,也是放弃了城市里的工作,从17年开始做今日头条三农领域的视频创作者,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关注她的,一直到现在,头条号虽然换了,但是换完之后又把她关注了,因为她身上有种力量在告诉我她不简单!

其实,她们的“闲”正是她们的工作,我们不理解不代表她们不辛苦!



第二位:做网络直播助卖家乡特产

这位做网络直播的兄弟确切地说是90末,他是98年出生的,父母养了一棚蛋鸭,不是我们常吃的普通鸭蛋,他家的鸭蛋是红心的,鸭子专门吃湖里的小鱼小虾长大的,所以产蛋量不高,就是质量好。

以前都是卖给附近的村民,谁家有走亲戚的需要就给他父母打电话,送货上门。但是有个问题:万一需要的人少,蛋又不能久放,所以卖不出的他们自家就腌制,往往腌制的放久了会太咸,所以他就想着帮父母在网上卖。

跟那个女孩一样,在家里扯了网,开起了店铺。起初并不是多么好,后来赶上直播的风口,人长得帅气,再加上能说会道,很快俘获了一大批粉丝。如今他不仅卖鸭蛋,而且卖荷叶茶,家乡微山湖酒等等。


渔公子觉得一个人不管他是80后,90后,还是00后,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我们的眼中不是没有家务活,而是我们做了什么外人并不知道。或许在外人看来是懒惰了,不务正业,其实生活在这个时代每天,每时每分,甚至每秒都在变化,父母那代人的思维,生产方式值得肯定,但是不代表我们喜欢。

有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如题主所问,未来他们(90后)的出路就在他们自己的手里!最后送给所有人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




大家好,我是渔公子,依湖而居,借文为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开你心中的迷惑,有什么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我,看到后第一时间答复您!


渔公子


我是五零后老农,也谈谈年轻人不愿种地的原因:

一是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绝大部分年轻人都进城买房或者租房住了,农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

二是农村学校的合班并校,一个乡镇合并为一处中学,一两处小学,年轻父母要随孩子读书,只有为孩子的教育着想在城镇买房。

三是农村医疗条件差,为方便孩子和年迈父母看病,很多年青人及全家已远离农村进城。

四是种地不如外出打工挣钱,一亩地一年的收成还没有一周的打工收入高,导致年轻人不愿种地,年龄大的也不愿靠种地养家。

五是农村年轻人已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他们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建设者和主力军,根本没有种地的意识和经营。

六是经济社会攀比成风,炒房致富炒房发家,农村人也不例外,你进城我也进城,你买了一套房我就借贷也要买两套房,致使年轻人为了面子也不愿再想学种地。

七是独生政策的缘故,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父母都不愿再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已从根本上缺失去农村种地的意识。

……


广告衫文化衫老于


如果这些90后自己不主动,他们将没有“出路”。

我自己就是个农村90后,所以深知农村孩子的“路”有多窄。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就只能回家种田了。确实,当时的农村,除了考上大学这条出路,就只能在家种田,或者到城市工厂或者建筑工地务工。但是工厂和建筑工地一般不招超过45岁的人,所以最后就只剩下种田这条路子。在那时,种田既不能赚钱,也非常辛苦。农民父母都想自家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渴望孩子读书改变命运。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进行乡村振兴,农村有了不小的改变。就以我村为例吧,村民现在可以贷款发展产业了,村民种的脐橙卖的上价了,80%以上的村民自建了楼房,50%以上的家庭买了车,和以前相比,可以说是变化巨大。有好的一面,自然就有坏的一面,那就是更多的人“啃老”了,像这些闲在家里的90后,就是典型。他们没有经历父辈的苦,没有生存艰难的逼迫感。高薪的工作做不了,低薪的不愿意做。就心安理得的闲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这样的人你能对他有什么指望?

当然,这些人其实也有“出路”,关键是需要他们思想,自己主动起来。比如,现在的特色种养、休闲农庄、农村电商,甚至三农自媒体,只要他们去学习实践,再结合当地的特色,总有一个适合他们。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去尝试,如果抱着“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这种消极心态的话,那就没办法了,等到他们的父母老去,这些人最终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点赞,互相交流哈!


小秋的乡村日记


我是“农村户口就是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以下内容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现在农村有些90后闲在家里,“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他们以后的出路在哪?

现在读大四,身边很多人都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可能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想进一步的提升学历,另一种就是现在不想工作,毕业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就选择了考研。其实这条路也不错,考上了值得鼓励,考不上相信也会考虑清楚出去上班


但是也有就是毕业躺在家里的。说说自己的朋友吧,他就是这样。

我俩是一年上的专科,我在郑州,他在一个地级市。实习的时候,我在上海,他在安徽,那年过年前,他就实习结束回家了,我依然还在。但是过完年学校都没课了,都是在外面工作。我二月底结束实习就回学习,开始复习专升本考试了,他依然还在家。我专升本考完试,录取结果都出来了,他还在家。等我新学校开学,放寒假了,他还在家。我真的不知道他这一年是怎么在家呆的住的。

我并不是说,我自己有多努力或者怎么样,而是觉得他不应该这样荒废了一年,在家‘躺尸’。

还有一个就是,我一个堂姐,毕业了出去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工资不高,从七月份一直就开始在家复习公务员考试。不知道她这样的选择是为了逃避什么,还是觉得公务员很好。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这样的自暴自弃。自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去积累经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阅历。不管工作的好与不好,自己首先要坚持一段时间。

说实话,如果自己真的干的不开心的时候,那就换一个吧。

对于那些“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的90后,可能他们有自己想法吧,作为一个外人也都不好评说什么,但是在农村,在绝大多数,都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废物”,成为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农村的小孩儿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城乡生活节奏的步伐加快了许多,特别是在咱广大的农村,中老人思想压力都很大,因为农民没有固定收入,仅靠种地解决不了温饱,所以青年人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即就是

<strong>

紧跟形势跑步行动着,经济收入就会落在了别人后面,找不别对象,成不了家,怎么会有闲在家里“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的现象呢?农村确实有懒汉,那是极个别的,不是神经上有病,就是长像丑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活,就不奋斗,靠吃低保过日子。

我村地处川区,离乡镇集市不到1公里,人口100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目前90后的青少年占7%左右,他们大部分一年都处出打工,年中间很少回家与家里人团聚,经过拼搏,村里大部土木结构的房子挽成了砖房,楼房、别墅,有的在省城买了楼房,有的县城和天水市买了楼房,也有的在外省的城市买了楼房,还有两户在首都北京买了楼房。

每逢过春节时,轿车在村委员会广场就停满了,现在村庄的道路已硬化好几年了,村民吃着自来水,村里有超市,有专卖生活用品的,有专门搞环境卫生的农民,村容村貌卫生状况良好。

不仅我村是这样,我村周围的几个村子也是这种变化,而且有几个村子的变化比我村还强,可是这些变化都是农村青年人和父母亲共同奋斗的成果。

当然在农村懒得不行动的青年人是有的,我村和我周围的几个村子,人口加起来也就是5000左右,真正90后的懒汉不到5个,其中有三个是神经病,已经不可救药了,有两个是80后,由于在校不好好读书,在社会上耍无赖,任何工作都不干,在家没有作为,父母也管制不了,成为了人渣。

除此之外,其他90后的年轻人还是好样的,要不哪能有今天这样的变化,紧跟形势跑着,找不下对象,成不了家,再在家睡懒觉,就真的一生完了。


用户自知自爱WWW


农村00后都开始买房有车了,父辈们拼了命地大包大揽,农村90后闲在家里,饿死不种地,渴死不挖井,大家不用惊慌,高投入,高风险,恳定有高收入才更有挑战意义,教科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给他们消化理解的机会,世上哪里会有一帆风顺的事等着我们一成不变地传承延续?

不是吗,当初60后读书交白卷,大搞炼钢铁,甚至把吃饭锅都搞成了阶级斗争,农村广阔田野,不照样继续在生产,继续在繁yαn,忋人犹天不如任其自然。

90后很优秀,他们成长在网络时代,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涵盖生活点点滴滴,覆盖世界角角落落,手机教会他们认识生活,电脑引领他们包容更多的合理和不合理,不等式方程农民无法理解他们所思所想。

90后是在父母温泉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缺吃少穿是啥滋味,就算回到农村,对种地的爷爷奶奶,他们切深的体会是辛苦两个字,他们除了叹息,更多是不理解。

是的,90后结婚成家了,生活总是酸甜苦辣慢慢让你经历,90后都有文化,比父辈强,知识改变命运,如果农村种地收益没有改变,90后立足城市,有压力就有动力,他们年轻,朝气蓬勃,他们追求的是创造价值,而不是默默付出。

农民利益地位价值,种了一辈子地,解释不清楚。


开心151933790


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在此回答问题,个人意见请您见解。农村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近几年农村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伴随着网购的发展,网络的发达推进了农村的进步。一些有知识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特别是9O后的年轻人,投入到农村的创业大军中。利用网络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所长,伴随着国家的政策。提倡青山绿水,农村的农家乐,民宿的新行行业兴起。走到农村,一处处兴向荣的场景,随处可见。农村的生活富裕了,生活有了多资多彩。农民晚间在村广场跳起了舞,那张张满脸的笑容,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在我们村中,9O后青年更加努力。他们有明确的生活方向,为家人分享,共同程担家务。就说我的侄子吧,他每天5点多就和我一起去拍视频,8点去市里上班。他在做客服工作的,他的人品,深变我们家的喜爱。客服服务员的工作精神是一级棒的。如,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类似青年在我们村几乎没有。也许是环境改变人生吧,坏人在好人群中也会变好。现在的9O后以成为网络的达人,带动我们村的发展。农产品可以买到全国各地,为我们的青年人加油,喝彩吧。好了,在此我<因梦而飞〉祝福大家天天好心情,心想事成。再见。


因梦而飞628


“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这个问题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坐享其成、好吃懒做。

这部分年轻人,年纪轻轻外出打工怕舟车劳顿,社会险恶;在家务农怕脏嫌累,扛不起锄头,无论让他们做什么,都可以给你摆出一副有道理的说辞。比起劳动的辛苦,他们“心安理得”选择在家啃老。在他们眼里,世界是黑暗的,社会对他们不公,所有人都对不起他们,他们的懒惰都是出于“无奈”。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虽然心中不满他们天天在家混日子,但大多仍选择隐忍或者委婉表达。

二、独树一帜,另辟蹊径。

这部分年轻人,往往有着跳出常规的思维,喜欢结合所学创新尝试。饿了是不是只能种田?渴了是不是只能挖井?当然不是。比如北大高材生陆步轩卖猪肉,卖出全国一百多家连锁店,拥有百亿身家;金华佛手大王张锦林自学成材,开创无土栽培佛手新时代,并带领当地农民创收7000多万;山东无棣小伙尹玉哲返乡创业搞养殖,创办智诚鸭业,资产超两亿,产品远销荷兰、芬兰、俄罗斯等国家。

他们的出路在哪,有什么不同?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对于第一种好逸恶劳的年轻人,他们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这就是他们的结局。如果不想混吃等死,天天啃老当世人嫌弃的寄生虫,他们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做出改变,停止懒惰、自怨自艾,学会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改变生活。反观第二种积极创新的年轻人,他们勤劳努力,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自己家乡资源优势,创出一片天地,同时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们的个人价值不断提升,当然,优越美好的生活也是他们理所当然该得的。


极阅智库


我就是农村人,我是80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口的下降越来越严重,我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粮食价格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种地收入太低,而且劳动强度很大,很多年轻人的经济头脑灵活,随便在城市里干点活也比种粮收入高,而且劳动强度相对来说低很多

2城市化进程导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的缺乏,倒逼人口进城,有的年轻人即使有在农村发展的机会,也不得不放弃进城务工

3传统的观念导致很多农村人看不起自己的职业,那怕在城市里搬砖,谁都不认识谁,如果回农村发展就被村里人沦为笑柄,即使农村收入相对来说高于城市,很多人因为面子问题不愿意回农村

4现在很多年轻人消费观念不同,以前农村人有钱都存起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即使贷款消费也不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需要现金去维持消费。农业投资周期长,长期见不到钱,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干。

5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的观念发生转变,越来越多少开始模仿他人发展自媒体,来钱快,不愿意吃苦

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导致的,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村投入的持续发力,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很多年轻人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未来还是会有很多人投身各行各业!


塞外庸人


出路多的是:

1.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是要到山前才可行

2.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不知知道这些人能不能坚持住,因为不吃不喝会饿死……

3.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但那是给刘胡兰提的词,与她们无关……

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些儿们永远坚持!我为他们👍!只是现在不提倡一胎化!

……

现在的人都有艺术天分,并且是神来之笔,但愿画一张大饼确实能充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