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輝超市的智能中臺結構建設看其核心競爭力

永輝超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從2018年年報中的一句話說起


在2018年年報中,永輝超市這樣形容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堅持以智能中臺為基礎打造食品供應鏈的平臺型企業,以合夥人制度+賽馬製為年輕人搭建創業平臺。

這裡引申出一個問題,什麼是中臺?在傳統的概念中,前臺指的是直接和客戶交互的部分,比如收銀、客服、銷售等,而後臺指的是並不面對客戶,而是面向運營人員的配置管理系統,比如商品管理,物流管理、結算系統等,後臺支持前臺實現功能,是一種底層的配置。

從永輝超市的智能中臺結構建設看其核心競爭力


這種企業的管理結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在今天,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快,比如信息的傳播、物流的運輸、消費者偏好的變化等等,怎麼才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怎麼才能迅速執行決策層的決定,對企業就是很大的挑戰。

從永輝超市的智能中臺結構建設看其核心競爭力


在傳統的結構中,不同的項目前臺和後臺之間有很多重複的步驟,企業的效率較低。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前臺和後臺之間就需要單獨設立一個“中臺”,以整合公共資源,我們可以認為這個“中臺”類似於電信系統的交換機,把大家都用到的模塊標準化、模型化、功能化,最後項目需要實施的時候,後臺在提供功能支持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調動其模塊。

比如阿里巴巴,就提出了“大中臺、小前臺”的公司結構,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

從永輝超市的智能中臺結構建設看其核心競爭力


如圖阿里的公司功能部門較多,形成各種的業務中心,再比如每個業務中心每年都需要開展很多不同但是相似的活動,比如每年的雙十一,其實其基本策略和功能模塊是相似的,怎麼節約資源,怎麼實現各業務的協調,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大腦,這個大腦一定是前臺靈敏、中臺強大,後臺可靠的。

這個中臺就是一箇中央計算機,前臺只負責實施,後臺負責提供基礎性的功能支持。

中臺的公司結構佈局不僅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以應對負責多變的市場環境,還可以統籌公司資源,最大合理化利用,發揮整體的資源效率。

特別對於複雜的公司,不管是員工數、項目數、市場數、業務數等一個增加帶來的就是管理難度的指數化增加,很容易得上大公司病,首尾脫節,前臺各自為戰,後臺要不不瞭解情況,要不決策無法得到執行,最後成為一盤散沙。

中臺的公司架構可以較為合理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際的執行中,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分門別類成立不同的中臺,比如營銷中臺、技術中臺等等,甚至可以設立中臺的中臺,如果說商場如戰場,那麼中臺就是參謀部。

具體到永輝超市的這句話中,我覺得可分兩部分理解,後一部分容易理解,指的是對人員的管理體制,前一句話指的是業務機制,供應鏈就是其後臺,前端就是我們在超市看到的,其智能中臺指的是在傳統供應鏈數字化的基礎上為其配上一個CPU,用來鏈接前臺的需求,後臺的資源,對其進行優化,最大合理化的配置。

這樣看來永輝認為其核心競爭力是人才和效率,真實的永輝做的怎麼樣呢?我們需要更嚴謹的從數據和發展中去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