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低收入家庭,只能買一種保險的話,該如何進行取捨?

普通低收入家庭,只能買一種保險的話,該如何進行取捨?


從事保險銷售,經常做各種各樣的假設:比如投保順序,應該先給哪位家庭成員配置保險才科學;面對五花八門的險種,第一份應該買哪種?


公司職場經常基於這種假設,做訓練和演練,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種比較好玩的假設,叫「馬後炮」假設。


舉個例子: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則籌款報道,說是某人得了什麼病,需要多少多少治療費。結合這些信息,你會不由自主的想:唉,早點買保險就好了,一份重疾險就能解決的問題,何必搞成這樣。


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說這些是不是就有點事後諸葛亮的意思?所以我管這種思維叫「馬後炮」假設。這種思維方式並非百無一用,用好了甚至能提升你對保險和產品的認知。


馬後炮思維也是有段位的。一般人看到此類報道會想:早點買保險就好了。然後就完了,就只能想到這裡。但高手想的更深:早點買什麼保險能解決這種問題?要買多少保額才夠?每年多少保費?這種家庭負擔得起嗎?


今天咱們就用這種馬後炮思維,來探討一個假設:如果每個人只能買一份保險,該推薦什麼保險好?


普通低收入家庭,只能買一種保險的話,該如何進行取捨?


中國老百姓其實挺有保險意識的,別看他們嘴上說著不要不要,其實身體還是很誠實的。買不買保險的很大因素,除了觀念就是錢。


支付寶的互助制度有多少人參與?幾個大型的網絡大病眾籌平臺,有多少用戶啊?如果這個人沒有保險意識,他會加入這些互助制度嗎?


為什麼這麼多人寧願加入互助平臺,也不太願意買保險?因為保險貴。我見過特別多的這種普通家庭,每月除了工資沒有其他收入,去掉生活開支、孩子教育、房租水電什麼的,剩不下多少錢了。


誰不知道百萬壽險保額好啊,也知道重疾險最起碼要配置30到50萬,可咱們更要考慮客戶的家庭經濟能力啊,不然容易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再次回到那個問題,像是這種家庭普通的三口之家,很少量的預算,每人只能買1份保險,你會推薦哪個險種?


我個人的答案是:百萬醫療險。


普通低收入家庭,只能買一種保險的話,該如何進行取捨?


保障規劃方面,應該依次做到「有」、「全」、「足」。先有一份保障,條件好點再加保,把其他種類的保險配齊,最後再提升各類保險的額度。


很少有一種保險,能把這三項都涵蓋,百萬醫療就做到了。人生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意外和疾病,百萬醫療覆蓋這兩種風險,能做到保的「全」;買保險就是買保額,百萬報銷額度足以擔當「足」的名頭。


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配置保險一定要注重「性價比」,花最少的錢,獲取最高的保障,幫家庭保住現有的積蓄。30來歲投保百萬醫療險,一年保費才300來塊錢,幾乎所有家庭都有能力承擔。


肯定有人要拿重疾險來抬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不起,重疾是比醫療要靠後的。比起治不好,普通家庭面臨的更大風險是治不起。


但它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解決的只是高額醫療費用的問題,死亡和高殘就不屬於它能負責的範圍了;治病後的康復費用和收入損失也沒辦法彌補。


還有就是這類保險是先自己掏錢看病,事後再報銷的,而且有1萬塊的免賠,萬元以下的費用就不用想著報銷了。如果一個家庭連1萬塊錢都掏不出來,優先要做的是想著怎麼提高收入,而不是買保險。


普通低收入家庭,只能買一種保險的話,該如何進行取捨?


保險是個很矛盾的產品,很反人性。健康的時候提前買,得了病就不能買了;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買不了太多,這樣的家庭卻又最需要。


好在保險種類繁多,錢多有錢多的買法,錢少也有錢少的配置法。只要認知到保險的重要性,哪怕只有1份保險,也能保住自己來之不易的財產。


沒保險的人得病了,打開存摺看餘額;有保險的人得病了,打開保單看保額。也許這就是有保險和沒保險的區別吧。你屬於哪一種人呢?


今日互動

只買1份保險,你推薦什麼險種?

#保險狼#

點擊下方 保險狼俱樂部 免費圈子,快來和保險狼親密接觸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