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专家呼吁恢复使用文言文,你们赞同吗?

蓝蓝的森林


不赞同,但在初中、高中可以学,大学要能用文言文写文章,平时还是白话文方便


用户丫丫不见我


赞同,推荐以后把文言文作为大学的一个必修专业,以后政府机关单位,大型企业在严肃的场合必须使用文言文作为书面文字。诗歌,文学作品也必须用文言文书写。

首先说明,文言文在古代也是书面文学,平时老百姓交流是不会用文言文的,文言文主要用作古代政府官员或不同地方商人交流用的,以前的每个地方语言都不一样,又没有发明拼音字母这种方便推广的发音方法,就不可能通过对话来交流,因此文言文就作为统一的交流文字。

文言文的优点是表达简洁,语言优美,方便用更少的字表达出意思。因此,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些政策、法规、制度、条款、通知、告示等等都可以用文言文书写,这样既表达了严肃性,也可以方便看的人更容易阅读和记忆。

其次,用文言文来写诗歌,文字也更具有文学性,我们可以继承古人的唐诗宋词,可以继续用诗经离骚的写作方式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后我们也能写出比《滕王阁序》《过秦论》更好的文章。

还有,文言文比白话文更适合作为哲学语言,我们用白话文来表达哲学思想往往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导致读者读哲学类文章时经常感觉晦涩难懂。而文言文能让人更有想象空间,更能理解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像《道德经》和李商隐的《锦瑟》。

当然,文言文还有其他更多好处,例如,方便大家研究历史,提升民族认同感等等。所以,恢复文言文是很有必要的,至少我们要像重视英语一样重视文言文。


amor栋


与网友分享一段文字,比较白话文与文言文之间的差别。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句著名的结尾:中文译作:“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仅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用文言文被翻译为:“于是世界为平民的;而釆恺之声,乃将达于渊泉。噫,来,世界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

前者语调平和,富有诗意;后者如何?想毕大家读后都有自己的体会和判断。

文言文必须会读,否则无法学习传统文化,无法了解中国的过去。但现代确实不适宜做为主流文化让大家重新适应。“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千古流。”厚古薄今,不是最优选择。何况文化传承不代表文化复古,学习文言文也不一定必须釆纳、应用。任何历史都是过去式,不可能重新来过,包括文章、文字。


思源73918016


现在我们国家又开始了一阵阵新的国学热,在大力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免又出现有失偏颇的现象,比如有的专家学者呼吁倡导重新回到文言文的时代,这在我看来是极不合理的。

一、文言文文化底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是今天社会大多数人张口就来的,文言文主要有以下的特点,就是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字数简单,节奏韵律都比白话文更好一些,文雅古朴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一个人会使用文言文的话,显然看见要比白话文更有文化底蕴,如果一个社会用的话,则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确实比较深厚了。

二、白话文简单易懂

白话文也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普通话,第一次兴起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仍然记得在建党大业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就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和以辜鸿铭为代表的新旧文化之争,胡适在提倡使用白话文的时候,这么说到白话文更为简单:

一个学生说到无能为力这个词不是比白话文更简单吗?胡适回应道三个字干不了。其实说实话,再看这一段的时候,我是不太赞同胡适这样的说法的,但当时却赢得满堂彩。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白话文简单易懂,大家都可以理解。

三、文化交融之下白话文更易适应时代

我是反对用文言文代替白话文的,首先就是白话话说起来简单便捷,在人与人之间交流更加简单易懂,我国也存在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如果用文言文的话,他可能不甚理解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其次,当今世界是一个整体化的世界,文化交融碰撞融合日新月异,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好多是外来词汇直接意译的,如果使用文言文的话可能会出现语言不通这种情况。在生活的使用上,白话文确实要比文言文简单便捷,所以我是反对文言文替代白话文的。

商品经济时代已经不允许我们再回流到文言文的时代,在新的时代之下,我们要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可以吸收文化文。学习文言文,但是不可以再次使用文言文。

<strong>


微光人文


为什么专家一词被人们所厌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是专家一词被滥用,不管什么人,不管其有没有专业知识,都要假借专家之名,行骗人之实。因为他这个专家反正不需要通过审核,也没人去追究没机构去管!二是不少的专家明明术业有专攻,只在某一方面有造诣,偏偏要装出行行都懂且精通的模样,指手画脚,出尽洋相!

文字的作用是什么?归纳起来,大概三点:1.传递信息。2.记录语言和事件。3.提高思维。

现代文字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比起文言文来,现代文字简单易学得多,能让全体人民迅速掌握,提高整体素质。

就象去目的地,明明有条平路可走,为什么要提倡翻山越岭,走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呢?而且这条山路路程还要长很多!

研究古代的文字,当然要学文言文,但这是专家——真正的专家的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有所了解即可。


宋思考


纯属吃饱了撑的。哗众取宠。开历史的倒车有意思吗?我们抢语文课,《出师表》大概要学一个星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完了还是有同学不懂。中国人学文言文都如此困难,国际化的今天,重新使用文言文,中国与世界不是更脱轨?简洁明了的现代文有何不好?1919鲁迅等人就提倡新文化运动,一百年后居然有人提出把车开回去。这是哪个疙瘩跑出来的专家?难道是小作坊山寨的?哪个专家提倡的,叫他在自己家里恢复文言文,之乎者也自娱自乐,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贵州文旅


我觉得我们不光要灰服文言文,还得灰扶古时的装束,不光要灰扶装束还得留大辨子,不光留大辩子还得把脑门刮光,不光把脑门刮光还得让女人缠小脚,不光让女人裹小脚还得让我们厂成功人士有三妻四妾,不光让成功人士有三妻四妾还得让砖家叫授有三妻四妾,反正那啥,过去人有的咱们都给他们安上,除了不给他们派一个皇上啥都给他们派上。


神马7801


吃错药了。文字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字越接近口语越方便于表达、装载信息和易学好文字。古代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为何学不好汉文(他们的文化中很少见引自汉文献的成份)?就与文言文的使用和教学有关(口话是会的,但难懂难写文章)。不要说少数民族,就是汉族中读书识字的也不多,更不会写什么文章了,这也拜文言文之赐。而今世上的知识信息日新月异汗牛充栋,对此,文言文岂能担得起承载传播知识信息之担?有的人真的为井蛙又很自私,也因此成了鼠目寸光者。


山地土著


专家都文人骚客,

用文言文大多数人民听不懂,

就那撮人能明白,

这样显得骚气,另类特殊,

或者高人一等,

其实就因为有这些所谓专家,

吃饱了 屁事没有,

搞个文言文矫情,刷个存在感,

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

就是酒囊饭袋,

寄生虫一般的人群。


龙门飞渔


先问一问专家要不要使用甲古文?文言文,之、乎、者、也、哉,只不过是繁琐的文字游戏,是中国语言文学落后的产物,是对精力、时间无意义的消费,更是沟通、理解、记忆的障碍。省点时间和精力,多做一些对祖国的发展强大有意义的事吧!当年之乎者也哉满天飞,卫星上不了天,航母下不了海!强国不需要之乎者也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