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亲人去世,该不该去参加葬礼?

用时间换取天分93


过了不惑,己近知天命之年,对于生命的逝去感触颇深,身边的父辈亲人及至亲好友,近几年不断有逝去的噩耗,让人难过不己,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协调时间去送最后一程,尽最后一份力量。但在疫情期间,若有亲人去世,我会酌情处理:①直系至亲,需要自己安排后事的,充分理解大家的处境,不通知其它亲戚朋友,一切从简将亲人送走。②旁系亲戚,打电话安抚其直系亲人情绪,从经济上给予慰问,但从国家大局出发,不再出席,疫情结束后可前去探望。③朋友至亲,同②处理,同时给予解释,望朋友予以理解。希望大家克服困难,特殊时期特殊处理,为争取早日恢复正常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刷可乐


疫情期间,亲人去世,你该不该参加葬礼?

1.疫情期间,国家交通管制,道路不通,小区隔离,阻止人员来往,聚会免除,全国目前还没有解除疫情控制,学校没开学,企业没有开工,人人基本都呆在家里,这是目前的现状。

2.疫情期间,我们肯定要响应国家的现阶段的基本要求,隔离阻断。

3.现在你亲人去世,处在这样的特殊时间里,你去不去参加葬礼,还是要区分什么样的情况。

4.如果去世的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这样的至亲,你肯定要回去,因为你是主要当事人,必须要回去操办。回去后,处在特殊时间,不能像平时那样隆重,一切从简,从块,尽量不邀请不必要的人,做好防护措施,把亲人的丧事办完。

5.如果去世的亲人不是至亲,尽量就不要去了,但一定要打电话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示哀悼,并要表示人情来往,并且向亲人解释清楚,疫情过后再去。

6.疫情过后,要抽时间去看望亲人的家属,要表示哀悼,要表示人情来往和慰问哀伤。

7.对亲人去世表示哀悼,也不一定非要去参加葬礼,更重要的是要表示对逝者的哀伤和对生者的慰问和关心,参加葬礼只是对亲人哀悼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

8.如果一定要去,那就一定做好防护措施,尽量不要在人集中的地方呆太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豫州弦歌


坚持在家别出门!

防疫:响应钟南山,再撑14天。

.

近日,钟南山院士说,从1月23日封城开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为第一个14天。

从2月7日(正月十四)开始再过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没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个14天不能解决问题,请大家配合,做好第2个14天的防护,很重要。

看过今天确诊病例破3万、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况,我们还需要做好第二个14天的防疫工作。

对每个人来说,工作,生意都可以再来,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个人配合国家的工作再坚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个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让我们再坚持14天。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瘟疫狙击战的战士。加油,每个人!



经济信息速递


疫情当前,简办为重,一定要遵照国家防疫方针,制度去办,千万不可贸然行事。违反制度必然招致自然界惩罚。保护好自己,及家人,及周围环境健康,是逝者真正的寄托。尽孝有多重方式方法,日后可补……以大众为重。节哀自重……



齐天大圣小哥哥


当前正处在疫情高发期,大部分人员都还呆在家,交通管制,小区封闭,学校,工厂,都延迟,如果此时有亲人去世,可以分几种情况分别对待,①直系亲属去世话,最好还是要去参加,但丧事要尽量从简,参加葬礼人员控制在最小限度,而且要尽快火化,参加人员严格做好自身防护,严格消毒,②如非直系亲属去世,在这非常时期,就不要参加葬礼,改成电子信息进行哀思,待疫情过后再登门拜访,大家都会理解的,


我是阿坚


疫情期间,亲人去世,会遇上交通管制,出行不便等情况。1.骨肉至亲要去参加葬礼,帮助亲属操持一下葬礼的一部分工作。但是接人待物要做好防护,千万记得勤洗手。特殊时期葬礼参加人数不会太多。2.家族亲属的葬礼,可以参加注意防护。白事宴就不必举办或者参加了。特殊时期应该一切从简,容易引起疫情传播的聚餐能免则免吧,大家也都是能理解的。3.相隔较远或者是疫情严重地区,建议还是能不去则不去吧。中国人重感情重礼仪,寄托哀思的节日也不少,等疫情过去后。清明,中元节再去吊唁也是可以的啊。


乐的自在0609


疫情期间亲人去世是让人悲痛,也是让人觉得遗憾的。悲痛的是亲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无法在相见,遗憾的是在疫情期间,不是能不能去参加葬礼的,而是在这个特殊时间,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感染病毒,国家响应的措施是让大家不能出门,让疫情尽早的过去。这个就是最大的遗憾,但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疫情过后在去祭奠。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蘑菇咸鱼


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人生最大的两件事莫过于红白事了,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在老一辈的心中更加是根深蒂固,从棺葬推行改革火葬,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成功,回到这个问题,疫情亲人去世,该不该参加,如果是年轻这一辈的思想,一定是不要去,首先,本身就不安全,人多不说,可能还会感染,年轻人悼念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葬礼,但对于老一辈的话,他们就觉得不参加亲人的葬礼那还得了,所以每个人的时代想法都不同,所以产生的观点和行为也就不同了


井宝520


对于这种事情的话,也要分情况,一是看是远亲还是近亲,二呢要考虑距离,如果都不在一个县城的话,那也不要考虑了,顶多以后祭拜的时候多磕几个响头吧!

一、远、近亲怎么处理

在我们这边,近亲的话没办法,该帮忙的还是要帮忙,全家都得出动,谁让大家都是一个祖宗留下来的血脉,注意防护就是了,不过要确认所有去的人之中没有疑似的患者!

远亲的话,看距离吧,远的话没必要了,如果他们家属确实通知你们了,还是派个代表吧,同样要确认他们那边的亲友中有没有疑似患者!不确定的话就不要去了!

二、一切从简,不要逗留太长时间

不管是远亲还是近亲,一定要规劝他们简单操办,多余的风险不要去承担,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还有尽量不要逗留太长时间,免得突生变故!


陌上小生


建议不去,但是也要考虑很多因素。

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话,倒是可以去:

1.是距离要近,因为即使你这边未封锁,对方那里也未封锁,如果太远你是没法预料路上会不会畅通,会不会被封锁在途中。

2.关系足够亲近,远亲的话这种时候别人也不好招待,你也不必太冒险。

3.不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自己开车安全性高很多。

4.你们周边都没有比较多的确诊病例,例如隔壁村镇,如果有还是拒绝的直接点。

5.时间安排较好,可以速去速回不留宿。

6.过程简单不繁琐,这样接触的人和时间都比较少,比较安全。

可能还有些遗漏,不过暂时想不出了,有想法的老哥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