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卷一上

1. 一 yī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字源解說:甲骨文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號“”既代表最為簡單的起源,也代表最為豐富的渾沌整體。

造字本義:最小原始單位,最小的正整數。

說文原文: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弌,古文一。於悉切 。

釋文:(一,開天闢地之初、萬物形成之始,道立於一體化的渾沌,然後造化分出天地,化成萬物。所有與一相關的字,都採用“一”作邊旁。 弌,這是古文寫法的“一” )。

例如:《詩》三百,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 • 為政》

(需瞭解的內容):“惟初太始”,小徐本作“惟初太極”。“太始”、“太極”,這裡義同,指萬物形成之始。“道立於一”,語本《老子》“道生一”。“道”,道家指無形的宇宙本體,“一”,指天地未分之時有形的混沌狀態、“道立於一”謂無形的宇宙本體產生出一個有形的混沌不分的統一物體。“造”謂始,“造分”謂始分,言有了這樣一個混沌不分的統一物體之後,才剖分出天和地來,從而化育出萬物。

許慎這樣解說“一”目的有三個:一是用來表明五百四十部首“立一為耑zhuān”的緣由,他告訴人們,“一”是天地萬物之始,他的五百四十部首作為萬物之物,必始於“一”。二是用以闡明“一”的構形原理,言“一”作為文字符號,本取象於天地未分時的那個混沌一體的有形之物。三是用以揭示“一”的本義,言它在意義上表示初始。

許慎著眼於這第三個用意而把元、天、丕、吏收入本部,認為這四個字均從“一”之初始義得義,其實不然。就“一”本身來說,甲骨文所見“一”比照二作“=”、三作“ 三 ”、四作“亖 ”,其構形原理並無許慎講的那樣神秘深奧。所表之義不過是數目中的“一”而已,沒有延伸出初始義,也始終沒有帶著這個意義參與其他字的構形。

2.丄shàng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字源解說:

”是特殊指事字,由兩橫構成,底端一橫較長,頂端的一橫較短。古人用代表混沌太初狀態;用(二,由兩個“一”組成,兩橫一樣長)代表從混沌太初中分化出來的、相併列的天與地。古人調整表示天與地、等長的兩橫,以短橫方向表示朝天、或朝地的方向。

造字本義:與地相對的天。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為區別於數目字“二”,在兩橫之間加一豎指事符號,以顯示縱的方向。

說文原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從丄。丄,篆文上。 時掌切 。

釋文:(高處。這是古文的“上”字,是指事字。上,篆文寫作

例如:文王在上。——《詩 • 大雅 • 文王》。

(需瞭解的內容):考甲骨文,上字正作二、其構形是下面用長的橫畫作為基本筆畫,表示一個基點,再在其上書一短橫表示上方之意,是個典型的指事字。至秦,將“上”這種寫法的豎畫上部彎曲作上,其形遂為小篆承襲。本部收有“帝”、“旁”二字,它們均非從“二”得義。帝字構形和“二”無關,旁字從凡從方,構形也和“二”無關。“帝”、“旁”之外,本部還收一“T”(下)字,因其構形和意義均與“上”(上) 相反,故入此部。

例如: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周禮 • 春官 • 大宗伯 》

3.示 shì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字源解說:甲骨文上面一橫指事符號 代表“天”,古人認為無所不能的神居住在天上;一豎指事符號代表垂直朝天的方向。有的甲骨文把“天”寫成,用上短下長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有的甲骨文 在基礎上加“八”(“兮”的省略),表示兮兮乎乎,吟念祝禱。

造字本義:朝天祭拜,祈求天神顯明天意。

籀文有所變形。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

說文原文: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古文示。

釋文:(示,上天垂示徵象,向求告者顯示吉凶。字形採用“二”(天)作邊旁。字形中的三垂筆,分別代表日、月、星辰。人內務觀察宇宙天象,藉以推測時世的變化。示,是神祇的事。所有與示相關的字,都採用“示”作邊旁。,這是古文寫法的“示”。)

例如: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 周禮 • 春官 • 大宗伯 》

(需瞭解的內容):許慎是把“示”字當作會意字來看的。考甲骨文的構形可知,“示”字上部的“二”既不是“上”,下面的“小”也不是用來表示日月星的。“示”字的小篆結構是不斷線條和加飾筆形成的,許慎對示字的形義分析不可從。“示”因本神主之象形,故從示之字,本義或和祖先崇拜有關,或和神鬼有關,或和祭祀有關,或和吉凶禍福等等有關。

4.三sān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字源解說:“三”是特殊指事字。古人認為“道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混沌太初的存在整體是“一”;然後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極;天地二極“二”之間,又生出人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萬物。三,上面的一橫代表“天”,下面的一橫代表“地”,中間的一橫代表“人”。

造字本義:衍生萬物的天、地、人。

說文原文: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弎,古文三從弋。

釋文:(三,代表天、地、人之道。由三畫構成。所有與三相關的字,都採用“三”作邊旁。“弎”,這是古文寫法的“三”,採用“弋”作邊旁。)

例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需瞭解的內容):甲骨文、西周金文及戰國文字均作“三”,是積三橫畫表示數目之三,本義為數名,非為天、地、人之道而造。天、地、人之道是戰國、秦漢時人附會上去的哲學觀念,許慎用以解說三字本義不可從。

5.王wáng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字源解說:甲骨文中“王”與“士”同源,後分化。“士”的金文字形與“王”的甲骨文字形一致。王,甲骨文字形像帶手柄的寬刃巨斧。有的甲骨文在戰斧(士)的基礎上加一橫指事符號,表示“王”是超級的“士”。

造字本義:最大的戰斧,借代戰場上所向無敵的統帥。

說文原文: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凡王之屬皆從王。古文王。雨方切。

釋文:(王,人心所向、天下歸附和嚮往的英傑。董仲舒說“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橫畫中間用豎筆連接,叫作‘王’字。三道橫畫,分別代表天、地、人,而能夠參悟、貫通這三者的人,就是王。”孔子也說“能以一貫三者為‘王’”。所有與王相關的字,都採用“王”作邊旁。李陽冰說:“‘王’與‘玉’有微妙差異,‘王’字的三橫中,中間一橫比較靠近上面的一橫,而‘玉’字的三橫距離均勻。王之所為,就是天義。”)

(需瞭解的內容):王字為何取象於鉞?學者研究認為,鉞是大斧,古代既是一種兵器,同時又是用於大辟之刑的刑具。當人類處於軍事民主制社會階段,它曾被用作最高軍事酋長權力的象徵物,進入王權制社會後,揮有最高行政權力的“王”是以軍事民主制時期的最高軍事酋長為其前身的,斧鉞這時便轉而成為王權的象徵物。為“王”這一概念造字,當然也就沒有什麼比取象於更洽切的了。“王”字後來由此可兄董仲舒與孔子對王字的構形分析完全是據篆三橫一豎穿鑿附會,不可信從。本部“閏”、“皇”二字,本義和王相關。

例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詩·小雅·北土》

6.玉 yù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一)


字源解說:玉,甲骨文像一根絲繩串著四片寶石的薄片,絲繩上端為繩結。有的甲骨文簡化成三片寶石和一根串繩,字形與“豐”字相似。金文、篆文省去上下兩端的線頭,字形與“君王”的“王”字相似。隸書在“王”字上加一點指事符號,變成指事字,以區別於“王”。

造字本義:用絲繩串起來的珍玩寶石。

說文原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

釋文

:(玉,最美的石頭。玉有五品:潤澤而溫和,是仁人的比方;從外部觀察紋理,可知內部真性,這是義士的比方;玉聲舒展飛揚,傳播而遠聞,是智士的比方;寧折不撓,是勇士的比方;銳廉而不奇巧,是廉潔之士的比方。字形像三塊玉片的串連。丨,像玉串的貫繩。所有與玉相關的字,都採用“玉”作邊旁。)

例如:君無故玉不去身。——《禮記·曲記》。疏:“玉謂佩也。”

資料來源:《說文解字》、《說文部首形義通釋》、象形字典網、漢典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