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有人說,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疫情期間,被迫留守在家,讀書便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課。從《易經》,延展到《尚書》,再到《詩經》系列,到《春秋》系列、《禮記》等。每日清晨,必讀一遍《大學》《中庸》《左傳》,才開始每天的學習。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其中《春秋左傳注》本來挑戰中華書局六冊版,沒有翻譯,讀起來非常艱澀。用五天時間讀完一般的版本,雖然有著懲惡揚善的寓意,而且關係特別亂,不過因果循環真的很是精彩。之後看《禮記》。

《禮記》看完再讀了一遍《公羊傳》和《春秋左傳注》。畢竟其餘的四書五經系列都在《左傳》中有所體現。所以《左傳》做為五經的彙總還是很不錯。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每天宅在家裡讀書,家裡沒有書房,臥室即是書房,也不寬敞。清晨,窗外的天光微朦朦,鳥聲清脆,玩轉悅耳,似乎新冠疫情根本沒有發生。窗外紛繁的綠影,清新的空氣,縷縷涼風四散,我南向迎窗,讀著《大學》:

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湜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俊德。”皆自明也。


便覺得天很偉大,一個人當學習天的光明品德,坦蕩真誠,明可照萬物。縱使有云遮擋,也不會一直晦暗。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守時。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天是守時的,到了早上便會天亮,到了晚上便會天黑,朝朝暮暮,天地都有著自己並行不悖的秩序。

人也應該有自己的心靈秩序和生活秩序,即便在面對意外的時候,也能守住自己的秩序,在不同處境都能心安自守,知道做什麼事情,不會因為客觀變動而不知所措。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正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到了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一個心有秩序的人會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哪有一天渾渾噩噩不知所措,碌碌無為,肆意而為,直到公司的鞭策到了才能前進呢?


天若有情,有人的脾氣,想清晨太陽下沉就下沉,午夜太陽昇起就升起,夏天想落雪就落雪,冬天想幹旱就乾旱,那世界非亡了不可。植物不知何時生長,生命不知何時休息,沒有規律秩序,怎麼能夠長久呢?


有些人在假期便是如此,突然可以休息,生活完全就亂了套,睡到中午起床,晚上3點以後睡覺,想吃就吃,想看什麼看什麼,無所顧忌,蹉跎歲月。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倘若讀書,就不盡然。老實說,一年前,我最愛的還是外國文學,一大堆外國小說家名字記得如數家珍,現在反而看中國的古籍多了起來。


因為讀書越多,我越發現,我需要的不是讀更多有趣的外國故事,而是瞭解自己國家的文化,歷史,哲學,認識自己。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中國人是懂得反思的民族,《易經》也好,《道德》經也好,歷史哲學文化裡全部透露著這個文化大國裡面千年來所受的苦。


中國的神話,尤其明顯。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太陽可以追到嗎?山可以移動嗎?海可以填滿嗎?天可以補住嗎?沒有哪一樣可以辦到,但古人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樣做的結果,自然造就了我們堅韌的品性,璀璨不屈的文化。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現在疫情正在中國肆虐,一半以上的企業停擺,我們的醫生前仆後繼,我們的志願者奮不顧身,有人說,現在湖北正在水深火熱之中,許許多多的壞消息紛至沓來,但我們依然相信希望。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每當有反對的聲音,我都會想起伏爾泰說的那句:我不贊同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謠言也好,真相也好,盡忠也好,瀆職也好,真相全世界都有目共睹,須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有國者,豈不慎乎?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一不小心就寫了這麼多,現在很晚了,凌晨2點。


昨夜傍晚,約莫20點,窗外的大樓不同以往的架子鼓,竹笛,唱歌,打籃球的聲音,而是在吶喊,男女老少皆有,伴著夜色,持續了5分鐘左右,萬家燈火璀璨,南山傳來陣陣回聲。當時我正低頭繼續看《春秋左傳》……


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現在窗外的殘燈依舊明明,想是擔心房和車的貸款,工作的未來何去何從……寒風此刻正在黑暗的樹林裡橫衝直撞,簌簌作響的枯葉聲似乎在回答著,風雨寒夜固然可畏。但我深知,天終將明的,雨終將停的,雲,是遮不住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