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今天無意中翻到了知乎和微信的收藏夾,竟然有幾百篇文章,而且很多鏈接已經失效,好多文章現在

已經想不到當時打動自己理由!

上午翻收藏夾,找客戶曾經給我發的文件,我都忘了自己儲備了那麼多的知識“乾糧”。

這些乾糧被放進app的“倉庫”之後,就再也沒機會出來晾曬太陽光。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相信我絕不是個例,問了身邊的朋友和同事,他們也是經常刷視頻的時候,也會收藏某些優質內容,但是從來沒再去看過。

這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難道這也有錯嗎?

任何事情沒有對錯之分,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件普通的小事,重視起來,讓它發揮對你職場或者事業積極的作用,這就更好不過了!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為什麼會不斷的收藏?


1.相信總有一天會用到它。

遇到讓我們當時醍醐灌頂的乾貨文,再點進去,發現居然全文還有好幾萬字,連劃數下都看不到底。於是快速點進收藏夾,想著以後來認真學習。眼前還是再來先盆瓜子磕磕,追追那個綜藝比較輕鬆。

而那些鏈接失效或者被刪除的文件,就像是長久之後過期腐爛的食物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2.階段性的對某事物感興趣。

有段時間我參加了當地的英語角,為了學習口語,抖音號點讚了很多英語口語視頻。

抖音大家都知道,點贊兼具收藏的功能,現在回頭整理時,發現自己點贊數居然超過都1000了。


今年1月份開始,在頭條上發佈微頭條和少量的文章,這個時候發現自己寫作能力很欠缺,於是頭條收藏夾裡面出現了很多寫作類乾貨文章,比如說《如何快速寫好影評》、《一月之內如何獲得原創標和加v》以及好多青雲獲獎文章。

而減肥健身話題更是收藏夾裡的常客。

階段性的對某件事感興趣,是我們收藏感興趣文字的重要原因!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3.典型的知識焦慮症!

焦慮於獲取各門類的知識,企圖在知識海洋中速戰速決的人,本質上是一種貪心的表現。

類似於“如果一個月內快速增粉1萬人”、“1個小時教會你寫作”、“7天快速瘦7斤”之所以受到大家的熱烈追捧,是因為它們具備了“快”的特點。

知識焦慮症的本質體現了人們對所謂“快速成功”的渴求。

我們習慣性的收藏,就像我們聽專家講課時,用手機一張張把課件拍下來,看書的時候把重點加顏色劃下來,就是一種對知識的焦慮,從心理上覺得被重視過的內容就成為自己的,從而造成自己努力的假象。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還要繼續收藏嗎?

當然要,點贊收藏已經形成固定慣性,這個對現代人已經很難改掉。

就像一個人在給衣物做斷舍離,有一件衣服,待在衣櫥裡已經兩年都沒在任何場合穿過,當你下決心去把它給處理掉的時候,就是對衣物的精減。

我們收藏的知識也是:既然我們的出發點是以後有可能用得到,那我們可以提前給他分類,精選,放在更顯眼的地方。


1.通過四步給知識進行斷舍離。

  • 清理過往的內容,把還能打動你的留下來。
  • 建立一個石墨文檔(手機app和電腦app是可以通用)把乾貨文的鏈接和標題專門建立一個獨立的文檔。
  • 把文字精華部分濃縮成幾句話
  • 按照層級和關鍵詞分類。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比如說我在石墨文檔先建立一個寫作乾貨文檔作為第一層級;

第二層級是標題+文章鏈接;第三層級是關鍵詞。

下面是我按照上面方法整理的一個例子:


  • 名字:《短文寫作指南,從“無法下筆”到“落筆成章”》
  • 鏈接:文章原出處
  • 關鍵詞:短文寫作
  • 文章內容:

前期準備:收集短文+追短文優秀作家作品

後期實踐:刪減冗文+有目的的去寫

推薦書籍:《精簡寫作》

名人名言:只有帶著高尚的、至少有用的目的去寫作,技巧上的成就才顯得更重要!


這四步完成之後,你就擁有一個隨時可以翻開的、隨身攜帶的知識硬盤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2.放在顯眼的位置和定期的更新。

將整理後的“知識硬盤”放在顯眼的位置,你才有可能經常會想起來翻閱它。

內容如果在app上,那麼你可以將它放在首頁和你用的最頻繁的軟件放在一起。

內容也要保持定期的更新,很多內容其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他原來的價值。

比如說你收藏了一篇雞湯文關於:女人最大的投資就是捨得花錢,那麼今天你可以毫不猶豫的給替換掉,因為你的觀念隨著時代發展也在改變

整理時,也會發現很多意外的驚喜,比如說看到了一篇把出租屋改成復古小窩的文章,突然想起了自己之前想開個小店的夢想。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刻意練習

即使最後整理成素材庫了,能根據關鍵詞檢索到所需要的內容時,我們依舊只是搬運工。

你想學英語,那就乾脆真的給自己規劃一段時間,去全身心的投入這件事;

你想學寫文字,那就報個專業點的課程,有自己的練習和老師給的反饋,同學創造的學習氛圍,會讓你更快速的成長。

如果你想學個表演,你僅僅收藏好的影視劇,看看《演員請就位》的導師點評是遠遠不夠的;

所有萬事都具備了,還需要“刻意練習”去助把火!短時間找到一個捷徑然後取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關於刻意練習的話題這裡面就不去展開過多說,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書店找這本書詳讀!

你收藏夾裡的乾貨,你都再次看過嗎?


結語:

翻翻你的知乎、頭條、微信公眾號下,有哪些曾經打動你的文章吧?

做一次知識的精簡,給自己隨身準備一塊“移動知識硬盤”

行動起來,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有趣的過程。

這篇文章如果沒有時間看,你也可以先收藏起來的,這次,我絕對沒有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