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彭晓枫


曾国藩,左宗棠,这两个湖南人是晚清历史上的双星,同为四大名臣、中兴名臣。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

但是两个人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左宗棠才华横溢,反应机敏,自恃才高,自称为“今亮”,也就是当世诸葛亮的意思。但是他在科举路上很不顺利,考中举人后多次会试不中,因此也就没有了那个年代士人们都看中的进士这一身份。

曾国藩则天赋一般,读书靠下苦功夫,据说有个笑话,曾国藩背书老是背不过,连梁上君子(小偷)都急了,说你咋这么笨,我藏在上面听着你说都背过了!!所以曾国藩起初考举人并不太顺利,不过后来进士考取很快,并且进入官场升迁极快,40岁左右已经是侍郎这样的二品大员了。

由于没有进士身份,左宗棠只能自己琢磨经世致用之学,在湖南名气很大,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他在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由于左宗棠能力出众爱操心管事,实际上张亮基乐的清闲,湖南的家实际上左宗棠当了大半。

曾国藩丁忧回家,半路被夺情起复举办团练,曾左二人在湖南巡抚衙门初次见面,后来开始了他们并不顺利的合作之路。

总体来讲,在曾国藩刚开始在湖南创办湘军时,左宗棠对他还是有不少帮助,比如推荐干将,出了很多主意等等。但是自从出了樊燮事件,左宗棠差点丢了命,好在有一帮人,包括曾国藩保着他,在咸丰皇帝那里说情,才保住就左宗棠的命。“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话就是这时候出来的。

此时的左宗棠在曾国藩幕下,自然是对曾比较客气的。但是后来他羽翼丰满,很快成长为一方大帅,成为总督,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他就不那么谦虚了。

曾左晚年交恶始于太平天国天京城被湘军曾国荃攻陷。曾国藩报功心切,把成绩夸到最大,其中有一个致命漏洞:上报幼天王死于乱军之中!而不久左宗棠就在自己辖区内发现了逃跑出来的洪天贵福,左宗棠毫不客气,立刻参了曾国藩一本。曾国藩此事也不敢怠慢,除了解释之外,也反手攻击左宗棠攻打杭州时候逃跑的太平军更多!自此,二人再不来往。

分析起来,曾国藩虽然对左宗棠有恩,但是左宗棠也曾经帮助过曾国藩。另外左宗棠占“理”,曾国藩占“情”,所以大家都觉得左宗棠不该忘恩负义、公事公办。其实深入分析起来,左宗棠有一个“瑜亮情结”在,总觉得剿灭太平天国这件大功劳应该由自己来完成,可是让曾国藩占了先。



磨史作镜


左宗棠先生与曾国藩先生既是同乡,又是知己,而且同为清朝重臣,两位先贤的心智丶见识皆异于常人。

个人认为左宗棠先生之所以选择与曾国藩先生彻底决裂的原因是:

1,左、曾二位先生,同为手握重兵剿灭太平天国的功臣,而曾国藩先生与李鸿章先生又有师生的名份。所以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太平天国被剿灭后,这些南方的心腹大臣,立马变成了心腹大患。如果此时,左丶曾两位大佬开撕,对于朝廷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左宗棠先生这么做利于清朝内部安定。

2,曾国藩先生及所率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的确是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士气正盛,当然也会胃口大增,不能排除有造反的可能性。左宗棠先生作为名震三湘的统帅,与湘军统帅曾国藩先生反目,无疑对湘军是一种震慑。既是变相的为曾国藩先生在朝廷与湘军内部减压,也是防止曾氏家族头脑发热,利令智昏。因为左宗棠先生的反目,对曾氏一族无疑也是当头棒喝,其实这也利于曾国藩先生在部下及族人的进言面前找托词。

3,左宗棠先生与曾国藩先生反目,一方面是为国而谋,另一方面也是为曾氏一族思量。左公并没忘记曾公的知遇之恩,曾公也是智者,也明白左公的良苦用心,曾氏一族也没有因此记恨过左公。

做人在大义与个人友情上要把握分寸,是很难的,左公的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鬼影147951010


左宗棠虽然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三人一起并称“晚清中兴四名臣”,但是,他和李鸿章的崛起却离不开曾国藩的步步提携。

梁启超曾经这么评价李鸿章:“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因为有了曾国藩的提携,这才有了后来在清政府手握重权的李鸿章,李鸿章可以说是踩着曾国藩的肩膀上位的。

当然,曾国藩自己也是有意退到二线,主动让李鸿章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

左宗棠的情形或多或少也和李鸿章相似,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的话,他别说成为晚清的一代名臣了,或许连步入朝堂的机会也没有,这倒不是说左公无才,只是他的宦途确实太过坎坷了。

可是,曾国藩明明对左宗棠有提携之恩,左宗棠后来却为什么执意要和曾剃头闹僵以致于决裂呢?

左宗棠这个人实际上很自负,但是自负,却不意味着他的路能够走得顺畅。

左宗棠生于1812年,只小曾国藩1岁,可是他在1832年20岁之时便已经中了举人,曾却到了1834年方才中举,不得不说当时的左宗棠很是意气风发,对自己将来的科举之路也是充满了自信。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和曾国藩的剧情却发生了反转,他本可以在1835年的会试中第,谁料却因为湖南已经满额而被撤下来了,只被取为“誊录”,当个缮写的文书,左宗棠如此自负一个人,岂会甘心?所以,他决定3年后再考!哪知道1838年的会试,他又落榜了,曾国藩在这一年却中了。

左宗棠因此对科举失望透了,他写信给自己的夫人说:“榜发,又落孙山。从此款段出都,不复在踏软红,与群儿争道旁苦李矣!”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考了,也不会再和“群儿”去争路旁的苦李子了,哼!

他的话虽然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是他后来确实没有再参加科举,回家读书教书去了。

1950年,曾赞誉左宗棠为“绝世奇才”的林则徐去世后,左宗棠想要借助林则徐往上爬的想法也断了。

再看曾国藩,自从会试中第之后,路却是越走越顺,仅用了10年时间便坐到了从二品礼部右侍郎的位置,此时的左宗棠却仍然只能抑郁不得志。

1852年,曾国藩回家丁个忧也能逮住机遇往上爬,这事换成别人,也许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到3年后再回朝堂,可是曾国藩却在丁忧期间趁着太平军肆虐之机,在湖南创立了湘军,并且让湘军成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曾国藩凭借湘军,成为了清朝的肱骨之臣,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崛起便是始于曾国藩。

左宗棠虽然早在1852年便受张亮基之邀入幕湘府,后又随张亮基入鄂,可是张调任山东巡抚后左宗棠便也辞职归乡了,一直到1854年再次受骆秉章之邀出山。

他两次入幕湘府,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八年的幕僚生涯竟然让他尽显峥嵘头角,惹得所有人对他格外关注,即便是咸丰皇帝也知道了他的存在,想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左宗棠偏偏闹脾气了,哼,我不当!

当年写给夫人的那句话,言犹在耳,哼,我才不屑和一群小儿争苦李吃呢!

左宗棠难道真不想当官?这显然不是,他只是暂时放不下心中的傲气。

当时天下人对左宗棠的评价是什么?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所以他有傲的资格。

后来,左宗棠在曾国藩的举荐下出任浙江巡抚一职,这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承了曾国藩的情的,从此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中兴名臣的位置。

不过,左宗棠后来对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却给了这么一个评价:“即便曾国藩在铜官跳江死了,难道便没有人能够取代他去平定东南的叛乱了?我看不然。”

这是左宗棠自诩“今亮”的傲气,即便没有他曾剃头,我左宗棠也一样能够为朝廷平定东南叛乱!

这言外之意或许是在说曾剃头挡了他的路。

左宗棠的自负,看不起曾国藩,是他后来和曾国藩闹翻的一个原因。

当然,曾国藩对李鸿章这个晚辈的器重和器重也许也是左宗棠和他闹翻脸的一个原因,左、李二人不和,尽人皆知,偏偏曾又对李格外照顾,性情刚直的左宗棠免不了对曾也生出厌恶之心,将曾、李视为一丘之貉。

此外,自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一直备受打压,一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统治者发现他们的“自己人”太没用,这才不得已重用汉人。

只是随着汉族官员在朝堂上的高官要员越来越多,拿到手的实权也越来越大,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能不心存忌惮,满清防了两百年,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一次太平天国运动便放下这份防备之心?

所以,清朝统治者最不想、最不愿看到的便是汉族官员抱成一团。

实际上,不论是从满、汉之防的角度,还是从皇家的制衡之术,朝廷重臣抱成一团始终都是帝王所忌讳的。

曾、左也是熟读史书的人,这一点,他们嘴上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心里绝对和明镜一样清楚。

所以,不论是左宗棠,还是曾国藩,他们都不得不默契地让慈禧看到他们之间的不和,和则遭到猜忌,轻则丢了官帽,重则丢了性命;不和则可并存于朝堂之上,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对于慈禧猜忌汉臣这一点,曾国藩也算是门清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忍痛解散湘军。

说白了,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走到了当时的位置,便已经注定了他们只能闹翻脸,不能客气,更不能称兄道弟,只能成为政敌。

左宗棠和李鸿章闹得不可开交,或多或少也有这个原因的存在。

不然的话,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他们一样个个手握重兵,屯军一地,慈禧能不担心他们联手起来推翻清朝?


宁糊涂


左宗棠火气大,做事太较真,不是曾国藩和他决裂的问题,而是这种脾气在哪里人缘都不会太好。脾气大、爱发火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性格缺陷,但左宗棠却靠着他飞黄腾达。

左宗棠是典型的大器晚成,考了半辈子科举到头来还只是个“举人”。科举不如意的左宗棠一是无法进入清朝官员体系;二是科场的不如意让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究天文地理、排兵布阵。

到了快五十岁,左宗棠才迎来了命运的第一次转折点,当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师爷。左宗棠很有能力,骆秉章也敢于放权,左师爷的幕后“湖南巡抚”政绩斐然,但因脾气太大,不愿意向官场的潜规则低头,于是被告到了咸丰皇帝那里去了。

左宗棠的种种“劣迹”都被罗列了出来,什么抚骆秉章被左宗棠玩弄于鼓掌之间、师爷操控衙门等等。不过咸丰皇帝却感觉一个师爷能把湖南搞得这么好,人才应该重用才对。

在咸丰的破格提拔下,左宗棠终于有了自己的“楚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之乱中,左宗棠也是立下大功的,他和曾国藩之间矛盾应该是从洪秀全儿子身上开始的。

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对天京完成合围后迟迟攻不进城,朝廷急忙催促各路将领前去助拳。李鸿章和左宗棠都默契地与朝廷打起了太极,刻意不去抢曾氏兄弟的功劳。

曾国荃南下天京后,向朝廷谎报抓住了洪秀全的儿子。左宗棠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立刻上奏弹劾了曾国荃。曾国藩为了维护弟弟与左宗棠打起了笔墨官司,最终左宗棠在江西将洪秀全的真儿子抓住,双方才就此熄火。

这个事情如果换了李鸿章,他绝对会帮曾国荃打埋伏,替曾氏兄弟和稀泥。这一点也被老佛爷看明白了,为了防止曾氏兄弟和李鸿章的势力太大,老佛爷必须重用左宗棠。虽然左总体说话很冲,在镇压西捻军时得罪了所有地方大员,但老佛爷一直在刻意维护左宗棠。

平定陕甘之乱的任务只能交给左宗棠。左宗棠在甘肃金积堡大败时,老佛爷也只让李鸿章的干将刘铭传带着部队待在陕西,不到最后一刻不让淮军上。

曾左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政见不同、性格不合而已,又加之朝廷刻意在其中搞平衡,才显得双方水火不容。


史料不辑


曾左决裂即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私人性格的缺点。左宗棠性格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

决裂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考虑。

从政治层面来讲,曾左决裂更像两人串通的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左宗棠弹劾曾国藩的时机太微妙了。

1965年,曾老九终于攻破天京,曾国藩大喜过望,代表太平天国起义运动被剿灭,在封建朝代这是旷世奇功一件,对于清王朝来说,基本是劫后余生的感觉。

左宗棠如果真的要搞死搞残曾国藩,绝对不会选这个时候,这时候的曾国藩风头最紧的时候,清王朝就是再忌惮曾国藩,也不会选这个时候下手,攻破天京才几个月,就对最大的功臣动手,那么等待清王朝的将是屠戮功臣的臭名声和起义的湘军队伍。

所以这时候弹劾曾国藩是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候的清王朝根本就不能也不敢对曾国藩下手。

早两年,曾国藩还不成气候,晚两年,等清王朝缓过劲来,就要开始对付湘军了。

第二、左宗棠弹劾曾国藩的所选的事情也很奇怪。

左宗棠弹劾内容的主要说的是曾国藩放走了幼天王洪天贵福,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幼天王逃走了,对于清王朝的确是大事,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只是一件小事,曾国藩只能算一个疏忽大意的过失,这对清王朝对曾国藩的封赏有点影响,但是对曾国藩和湘军的实力没有丝毫影响。

真正的诛心之言不是弹劾曾国藩放走了幼天王,而是弹劾曾国藩有不轨之心、贪墨天京全部财富、屠杀天京百姓、湘军将领蛮横专行等等,如果左宗棠弹劾这一些罪名,曾国藩不死都要脱一层皮。

第三、曾左闹翻了以后,双方办事依然互相配合,没有拆台的意思。

其实清王朝看到曾左闹翻,也有所猜测,大家都心照不宣,都懂就不要拆穿了。既然表面上大家都闹翻了,说明曾左还不想对抗清王朝,清王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曾国藩、左宗棠依然建功立业,清王朝依然是天下共主,谁都开心。

第四、左宗棠晚年的奇怪言论。

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骂曾国藩,这时候的曾国藩都死了十几年了,还到处骂曾国藩,也就有点奇怪了,有点刻意的意思在里面。

曾国藩死后,曾国荃回家休养,此时的湘军实际首领是左宗棠(李鸿章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后辈,古代特别讲究资历;楚军和淮军都是湘军的分支,因为湘军是兵为将有制),清王朝必然有所猜忌,左宗棠骂曾国藩可以让曾国藩曾经的手下湘军将领们对左宗棠产生不满,从而使清王朝放心的让左宗棠掌管湘军。

五、左宗棠为自己塑造的坏形象。

在很多人眼里,左宗棠自视甚高,瞧不起别人,还顽固,倔脾气,以及忘恩负义。

看左宗棠早年做事,就知道左宗棠虽然自视甚高,但是也没觉得天下谁都比不上他,这不叫自视甚高,而是狂妄自大。

左宗棠的确有倔脾气,性格也算固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倔脾气也是坚毅,平定新疆的决心一下,谁都劝不住。

至于左宗棠忘恩负义,在早年左宗棠有这么一段佳话:二十多岁的左宗棠只是落魄秀才,而那时候的两江总督陶澍是天下名臣,陶澍认为左宗棠是大才,执意让自己儿子与左宗棠女儿结为亲家,陶澍死后,左宗棠尽心尽责的将陶澍幼子带大。

就算陶澍看走眼了,还有胡林翼、骆秉章都是当世名臣,难道都看走眼了?包括曾国藩也对左宗棠信赖有加,难道左宗棠的城府这么深?

这都说明了左宗棠根本没有表现出来的如此狂妄,如此自大,如此忘恩负义。

左宗棠自视甚高这不假,但是绝对了解天下大势,左宗棠懂人情往来,只是不屑于人情往来。

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新疆,办福建船政,能立下不世之功的人根本不可能是狂妄自大的人。

所以左宗棠的这些性格是有意暴露在众人面前,人越多,这种性格左宗棠就暴露的越多。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这种性格更像是做给清王朝看的,毕竟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手握军权的人。所以更多的佐证了曾左决裂更多的是政治行为。

难道这是“自污”的新境界?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曾国栓攻下太平天国,曾国藩自然喜不自胜,大有功盖天下之,力挽狂澜之感,满清中兴第一功臣非己莫属,为了邀功请赏,上表全歼天京太平天国众孽,包括洪秀全之子洪福填等人。但却使共同攻击太平天国的左宗棠等人醋意大发,捡举曾国藩弄虚作假,洪福填已随难民逃之,欺君之罪非同小可,有杀头之危,曾国藩自然怒不可厄,曾国藩岂能善罢干休,于是报说左宗棠攻取杭州时,放跑太平天国十余万人,这样一来,两人势同水火,终致割袍断义,恩断义绝。其实正中为其功劳不知如何封赏发愁的慈禧太后的下怀,也为牵制汉臣带来有力借口。二人内斗争功的同时,不知想过没有,他们扶起的满清,给国家带来的几乎是亡国之危,灭族之灾!1894年甲午海战的大败,割地赔款让虎视华夏的东洋倭寇由狼变虎,1900年大败于八国联军,不仅让藏尽中华宝珠的圆明园被抢毁尽绝,之后签下的卖国条约更让百姓油干灯灭,使祖国被列强瓜分豆刨。更让日寇如虎添翼,为不久日寇蹂躏中华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十年后三千五百万冤魂哭声震天,血流成河,华夏万里锦绣江山似飘飞柳絮,不知当时二人是否想到会带来如此灾难,更不知当九泉之下的二人看如此场景,会作何感想!


一探乾坤静观万物


左宗棠敏感至此,和其长期打交道的曾国藩即便慎之又慎,也难免会触动他那根敏感的神经。一次,曾国藩给左宗棠的公文中用了“右仰”这样的客套话,左看了以后非常不快:“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两人嫌隙由此产生。

天京被湘军攻占后,曾国藩曾上书朝廷说洪天贵福在宫中自焚,以此邀功,而左宗棠却说他并没有死而是逃跑了,后来的确在湖州捉到了他,并借此机会弹劾曾国藩,想治他欺君之罪,这一做法让曾国藩很是下不来台,朝廷因为他之前的功劳让他将功补过了,但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的隔阂就此产生了。

左宗棠还曾骂过曾国藩两次。

第一次是曾国藩在太平军作战当中失败之后,要选择自杀,在左宗棠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就大骂了曾国藩说他不忠不义,仅仅因为一次战场上的失败,竟要做出如此不负责任的事情。

第二次是曾国藩在江西和太平军作战时老打不开局面,又恰逢父亲去世,于是干脆回家奔丧——也就是“撂挑子”不干了,左宗棠得知后,又痛骂他“非礼非义”,国事如此,竟然如此不识大体,要先处理家事,简直就是“不仁不义”。

上文提到的洪天贵福事件,左宗棠竟然说曾国藩犯有欺君之罪,弄不好这可是要被杀头的,而且这次曾国藩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忍下去了,从此便决定和左宗棠的关系彻底决裂了。但好在他们两个人同时为朝廷效力,并没有因为这个私人的事情而荒废了公事,在左宗棠平定西北之后,曾国藩不但出了自己的一份力,而且还对他进行钱财上的支持。

两人的恩怨直到曾国藩去世才算烟消云散,曾国藩去世时,大家都认为左宗棠肯定不会前来致祭,结果左却差人送来了挽联。正在众人以为左可能又要“出言不逊”时,挽联内容的揭晓终于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因为左宗棠的挽联是:“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算是左宗棠对曾国藩一生的盖棺定论吧。


正喜百家姓


三观不合,性格差异。

曾国藩比较细,左宗棠比较直。

天京被湘军攻占后,曾国藩曾上书朝廷说洪天贵福在宫中自焚,以此邀功,而左宗棠却说他并没有死而是逃跑了,后来的确在湖州捉到了他,并借此机会弹劾曾国藩,想治他欺君之罪,这一做法让曾国藩很是下不来台,朝廷因为他之前的功劳让他将功补过了,但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的隔阂就此产生了。

左宗棠还曾骂过曾国藩两次。

第一次是曾国藩在太平军作战当中失败之后,要选择自杀,在左宗棠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就大骂了曾国藩说他不忠不义,仅仅因为一次战场上的失败,竟要做出如此不负责任的事情。

第二次是在曾国藩对于太平军作战当中感到十分忧郁的时候,也恰巧他的父亲也去世了,他干脆就回家去选择跟上,也就是把手中的活撂下不管了。在左宗棠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又骂他非礼非义。国家的事情肯定要比自己的家事要重要,如此做真的是非常的不识大体,简直就是不知道仁义二字怎么写。

虽然这两件事情都证明左宗棠是正确的,但如此对于曾国藩的大骂,在曾国藩的心中,难免会形成一种仇恨,但还好他并不是特别的计较。

可是,隔阂是就此埋下了。


书海共勉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晚清时期国之重臣,两人都有雄才大略,属于国之帅才,曾国藩对左宗棠也有提携之恩,二人本应该惺惺相惜,同舟共济,但他们之间还是出现了裂隙,以至于后来甚至到了割袍断义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

(左宗棠)


左宗棠从小就很聪明,五岁时随父亲来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进入长沙城南书院学习,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多次考试都名列第一,还在长沙举行的乡试中及第,但他三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这让他心灰意冷,看来也就只能这样了,以后就没有再参加会试了。

左宗棠虽说没有高考中榜,但他的志向和才干却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贵的赏识和推崇,60多岁的封疆大吏陶澍都慕名拜访,因为欣赏他的才能,甚至还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与左宗棠彻夜长谈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在谈论西北的军政时,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宗棠莫属”,林则徐在临终前还一再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出山投入到保卫长沙的战斗中,他协助张亮基全力抵抗,致使太平军围困长沙三月无果,只好撤走,此次战役充分显示了左宗棠的聪明才干。
也是在这同一时期,曾国藩在湖南操练由地主武装组成的湘军,因与湖南巡抚有公务上的往来,因此也就结识了左宗棠,慢慢的就熟悉了起来,对于左宗棠的才能他早就有所耳闻,交往之后更是对他刮目相看,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来张亮基到山东任职,左宗棠就辞职回家,以教书维持生计。


太平军很快又占领了天京,并成立了太平天国,清军远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只能节节败退,朝廷就改变策略,改派曾国藩的湘军去攻打太平军,让你们汉人打汉人,他们好坐山观虎斗。

曾国藩有了朝廷的任命,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湘军有效地节制了太平军的进攻,不断的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地位越来越高,一度督两江、领四省,因此需要大量的能人名将,像左宗棠这样的人才他是志在必得的。


在曾国藩的邀请下,左宗棠又来到了曾国藩的账下,为曾国藩所用,曾国藩还多次向朝廷推荐左宗棠,被朝廷任命为四品京堂候补,于是曾国藩让左宗棠统领在浙赣边界围剿太平军的湘军,自此,左宗棠才表现出其强大的军事才能,在仕途上一路高歌。
曾国藩对左宗棠的信任无以复加,甚至以兄弟相称,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关系是非常铁的,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有裂隙的。

左宗棠个性刚直果断 ,嫉恶如仇,虽然才华横溢,却无真正的用武之地,过着寄人篱下的苦逼日子,自然是郁郁不得志,因此生成了敏感冲动的性格,生怕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而被人瞧不起。

想想人家曾国藩,进士学历,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比起来真是气死人啦,也使得他对于和曾国藩之间的有些事特别敏感。


有一次,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中,出于谦让,用了“右仰”等客套字样,左宗棠就有点不舒服了,说道“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后来这句话传到了曾国藩的耳里,二人由此就产生了矛盾。

两人关系真正破裂还是在天京被攻破后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是否死亡的分歧上,曾国藩的湘军攻陷了天京城,消灭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向朝廷上奏,声称所有的叛匪都一网打尽,洪秀全的儿子也在宫中举火自焚。

不料,左宗棠也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称幼主洪天贵福随着难民逃出了天京城,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接到了湖州。


朝廷看到了左宗棠的奏折,对曾国藩欺骗朝廷很是不满,但念及其功劳就没有计较,责令他追查洪天贵福的下落。

对于左宗棠故意唱对台戏、不友好的行为,曾国藩很是生气,于是又上书反驳,指责左宗棠虚张声势,企图邀功请赏。

但左宗棠也不善罢甘休,又上万言书为自己辩解,对曾国藩毫不留情,那是言辞激烈、口诛笔伐,如此的你来我往,自此二人的私交恩断义绝。

其实他们这样离心离德最适合慈禧的意图,慈禧就是怕汉人太团结了,汉人团结了她的地位就不稳了,这样你们勾心斗角,我才能稳坐钓鱼台。


左宗棠一生最大的辉煌就是收复新疆,他破釜沉舟,带着棺材前去,可见其决心之大,终于如其所愿,当然这其中也有曾国藩的功劳,曾国藩不计前嫌为他派兵,支持粮饷,就连大将刘松山都是曾国藩的部下。

朝廷打算给左宗棠封一等公爵,但慈禧认为封得太高,当年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也只封了个侯爵,而左宗棠收复新疆所依赖的湘军都是曾国藩派的,如果今天封左宗棠为一等公爵,那么朝廷对曾国藩就有所亏欠、有失公允了,于是就封左宗棠一等恪靖伯晋二等侯,其爵位稍逊于曾国藩。

其实这也是朝廷挺曾国藩,压左宗棠,让他们互相牵制,然后合理利用。


因此,左宗棠也是不满的,不仅对朝廷,对曾国藩更是如此,逢人便骂曾国藩,经常是喋喋不休的念念碎。

后来曾国藩去世了,人们都认为左宗棠肯定不会来的,还真让他们猜到了,左宗棠虽说没来,但他让人捎来了一幅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不负平生”,这是左宗棠对曾国藩和他们两人关系由衷的评价。
说去说来,还是左宗棠的心胸不够宽阔,他豪迈自负,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喜欢发牢骚,过嘴巴瘾,这方面不及曾国藩的老谋深。

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都为同治中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生活在同一时期,年龄相仿,难免有“瑜亮情节”。







遗产君


曾国藩和左宗棠同时位列晚清四大名臣,因此很多人都以为两个人是同辈。可实际上,左宗棠可以说是曾国藩一手扶植起来的。按理说他应该对曾国藩敬佩有加。但后来左宗棠居然和曾国藩彻底决裂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左宗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是被邀请出山,而且在第一场战役当中就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他调度军粮,日夜撰写文书,只为大清能取得胜利,正因为有了他提供的军事方案,长沙才得以守住。在此后,左宗棠声名鹊起。

但正是因为他非常有能力,所以他特别骄傲。曾国藩的地位比他高,很多人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对此左宗棠非常的不屑,他觉得曾国藩之所以能立下那些功劳,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他顺势而为。他认为自己如果站在曾国藩的位置,他做的绝对要比其要出色。

其实早先,左宗棠最恨的人,应该就是李鸿章。倒不是他们两个有什么私人矛盾,而是他们两个的政见正好是对立的。左宗棠希望的是先平定新疆,而李鸿章等人则是把日本当做假想敌,提出把收复新疆的费用收回,之后升级海防,两方一直争执不下。

虽然最后左宗棠胜利了,但是他为了对抗李鸿章可着实费了不少的功夫。这其实只是左宗棠和李鸿章不和的一个缩影。因为立场的不同,左宗棠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和李鸿章站在对立面。

要知道,李鸿章这个和左宗棠争吵的后辈,也是被曾国藩给提携起来的,所以左宗棠把对李鸿章的厌恶,迁移到了曾国藩的身上。要知道,当时左宗棠和李鸿章的不和可是人尽皆知,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还是格外照顾李鸿章,这让左宗棠非常不爽。

左宗棠受到曾国藩的提携,他的内心肯定是感谢曾国藩的,但是感激并不意味着在很多事情上他会作出让步。因为很多时候左宗棠代表的其实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集体的利益。如果左宗棠选择妥协,那么他就没有办法在党羽当中树立威信了,这其实也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左宗棠和曾国藩无论感情如何,他们表现出现的样子只能是不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希望看到的是大臣们互相制衡和牵制,而不是他们铁板一块。如果大臣们空前团结了,那么该着急的就变成皇帝了。敢让皇帝着急的人,肯定会原地去世的,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人精,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自然明白。

所以他们如果有矛盾,那么他们就大胆把矛盾搬上台面。如果他们没用矛盾,那么他们就强行制造矛盾,以此来让慈禧安心。这并不是他们两个杞人忧天,要知道与他们两个不只是权臣,还是手握重兵的权臣,如果真的联合在一起,是有颠覆清朝统治的能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