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万斤滞销的婆婆丁一下变“抢手货”

“今天中午我就停止接单了,现在已经供不应求。”仅仅3天时间,困扰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菜农婆婆丁的销路问题就在选派干部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而3天前,城东村还有7000多斤婆婆丁面临过季将无法售卖的难题。


爱心接力!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万斤滞销的婆婆丁一下变“抢手货”

疫情困住大棚里的婆婆丁

“婆婆丁的季节性很强,如果这一季没有及时采摘,那就算白种了。”张爱国是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村民,是村里的建档贫困户。正月初五的时候,大棚里种的婆婆丁就开始冒芽,“那时还没着急,因为每年都会有人上门来收菜。”张爱国说,没想到今年受疫情影响,镇上的集市没开,上门收菜的人也没来,眼看着婆婆丁一天天长大就要过了最佳采摘时间,张爱国着急了。“这一个大棚,正常卖出去,最少也得收入七八千元。”

爱心接力!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万斤滞销的婆婆丁一下变“抢手货”

此时跟张爱国同样着急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下派开原城东镇的选派干部肖硕,“镇里为了解决菜农蔬菜滞销的问题,通过食堂开始采购菜农的蔬菜,但量还是太小了。” 肖硕尤其惦记的就是张爱国家,“他家地里还有几百斤的婆婆丁马上就要过了采收的最佳时期,除了张爱国家里,还有其他几户村民总计有近15000斤的婆婆丁滞销。”

最开始,肖硕自己上农户家买婆婆丁,顺带再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带点,“还是太慢了。”肖硕说,2月17日他编辑了一条求助消息发到了市人大机关微信群里,“信息是十点半左右发出去的,结果仅一个小时,我的电话就打爆了。”看到信息的同事纷纷订购转发,肖硕不停地接电话、下订单、记录订购信息。

爱心接力!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万斤滞销的婆婆丁一下变“抢手货”


一下午的时间,肖硕接了上百个电话。肖硕说,看着手上不停记录变化着的数据,他的心也踏实起来,终于不用再担心销路了。

当天晚上,他就自己开着车,带着采摘的500斤婆婆丁回到铁岭市内送菜。73份订单肖硕挨家挨户送,从晚上5点半一直送到晚上10点多。看着第二天已经预订出去的800多斤婆婆丁订单,肖硕终于安心地睡了一觉。

订单暴增 每天达到1500至2000斤

有了第一天送货的经验,第二天肖硕将送货点固定,配送到指定地点。“虽然不再送货上门,但大家还是很支持我,早早就站在配送点等着我去送菜。”更令肖硕感到振奋的是,团市委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准备成立志愿者团队,在全市各商会、团体、市场等地帮助菜农销售滞销野菜。

爱心接力!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万斤滞销的婆婆丁一下变“抢手货”

2月18日,在团市委的号召下,辽北商会、合创商会和顺丰快递等多家团体也加入到义卖的行列,许多志愿者帮着宣传,还制作了小视频,顺丰快递在自己的网站上也开通了售卖渠道。

“从2月18日开始,订单就开始暴涨。”肖硕说,2月19日,肖硕只接了半天的单,就已经多达145份。现在每天的订单量在1500到2000斤,但是婆婆丁的采摘是很耗时的,一般一个小时也就能采摘5斤左右,“有点供不应求了。”肖硕说,虽然很多人已经下了订单,但由于没有货不能按时送到,他们都表示理解,这让肖硕很感动,感觉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爱心接力!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万斤滞销的婆婆丁一下变“抢手货”

从最开始自己帮着卖出三千多斤,到在朋友圈扩散一天的时间就卖出六七千斤,城东村滞销的婆婆丁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肖硕说,最让他欣慰的是张爱国家的婆婆丁已经在18号全卖完了,“当时大约还能剩600多斤,开原市应急局的喻局长曾经在城东村工作过,得知张爱国的情况后,他一个人就把剩下的600多斤都包了。”

肖硕粗略统计一下,这一季城东村产出的婆婆丁大约14600斤,按照现在的销售情况,再有三四天的时间就都能卖出去,“咱们马上就要胜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