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追了一個假期的電視劇《想見你》,終於在上週迎來了大結局。

不吹不黑,這部大熱劇真的誰看誰上頭。就算你還沒有看過這部劇,你一定也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看到過,關於李子維、黃雨萱、陳韻如、莫俊傑,這四個角色的劇情討論。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先來簡單科普一下,黃雨萱和陳韻如這兩個女孩的人物設定。

黃雨萱:27 歲,性格成熟開朗,在 2019 年因為太想念已經死亡的男朋友,穿越回到了 1998 年陳韻如的身上,遇到了和男友長得一模一樣的李子維。

陳韻如:17 歲,性格孤僻敏感,在 1998 年被長相一樣的黃雨萱無意穿越佔據了身體。

而這部劇特別的地方就是,編劇創造了一個「莫比烏斯環」的穿越設定,沒有開始與結束,只要我想見你,不論是在過去還是未來,我都會來到你身邊。

用了一個相對懸疑燒腦的閉環,來完成黃雨萱(女主)和李子維(男主)追尋愛情的故事。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圖源網絡


但如果說僅僅只是如此,顯然對不起 9.2 這麼高的豆瓣評分。

通過劇情一層層的抽絲剝繭和時間線的倒退,1999 年陳韻如死亡的那個晚上,成了整部劇的關鍵。

陳韻如這個矛盾的角色,也在真相播出之前,就被罵上了熱搜。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其實,整部劇最讓人心情複雜的就是陳韻如了。

中間我也有無數次被陳韻如的行為氣到,覺得她太偏執。但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正是陳韻如的存在,讓這部劇上升了好幾個高度。

喜歡這部劇,也正是喜歡陳韻如帶給我對於這個世界,對於自我的思考。

陳韻如的人設本就不是完美的,她的一些行為確實並非無可指摘。

但是反過來想想,如果你是陳韻如呢?

你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不被需要,不被看見的那一個。

父母離婚的時候,在你面前爭著搶著只想要弟弟陳思源的撫養權;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爹不疼媽不管,親弟弟只會對自己大吼大叫;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因為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交流,生活中也沒有朋友,你一直懷疑周圍所有人都討厭自己;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終於,你在黯淡無光的生活裡喜歡上一個男孩,當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告白的時候,被直接拒絕了;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這樣就是青春期裡最糟糕的生活了嗎?


不,糟糕還在繼續。

就在你表白被拒回到家的時候,媽媽和弟弟都不見了。當你著急地出門尋找家人時,沒想到遇到了變態襲擊導致昏迷......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之後一醒來,你就發現自己被關在了一個「小黑屋」裡。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一個叫黃雨萱的女孩,用你的身體在替你活著,並且活得更加精彩了。


以上,就是陳韻如所經歷的 17 歲,糟糕且灰暗。

所以陳韻如的日記裡才會寫著: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宇宙中最黯淡的那顆星,拼命地發光,想要有人發現我渺小的存在。可是最後等待我的,卻只有墜落。

墜落的那刻,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人記得我。


所以當她看到黃雨萱用著陳韻如的身份,在一模一樣的環境裡卻能過得完全不一樣時,她羨慕了。


因為那是陳韻如不曾見過的一面。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那些陳韻如所羨慕的親情友情,甚至愛而不得的人,成熟熱情的黃雨萱都得到了。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正是陳韻如看到了黃雨萱帶來的改變,才終於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灰暗。


所以當她重回這個世界,最想要做的,就是繼續這一場美夢。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但一個人無論再怎麼模仿,也終究成為不了別人。

她還是會發現,原來大家喜歡的,是假的陳韻如,大家討厭的,才是真的陳韻如。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拜託,不要再變回以前討人厭的樣子

以前的你,超級討厭的。


這些話對陳韻如而言,該有多絕望啊。

不論是她身邊的人,還是屏幕之外的觀眾,所有人都在拿黃雨萱的標準來衡量陳韻如。


可有多少人站在這個敏感脆弱的女孩的角度,用她的視角面對重新「活」過來後的一切呢?

每一句討厭原本的陳韻如,其實都是在否定她原本的人生。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1999 年的那個小年夜,是陳韻如在黑暗中絕望地選擇了自殺。

不論是過去那個孤僻的陳韻如,還是現在這個努力想要變成黃雨萱的陳韻如,都不會被大家喜歡和認可。

「沒有人想要她做回陳韻如」,這才是陳韻如真正對這個世界,徹底感到失望的原因。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要知道,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導致的性格是很難去改變的,所有人都喜歡陽光熱情的黃雨萱,陳韻如又何嘗不想去像她一樣活著呢。


可從小到大陳韻如都沒有得到過愛和關注,要想變成和黃雨萱一樣的人,該有多難啊。

「你要努力變成大家喜歡的樣子。」

這樣的一句話,對於一個連自己都無法好好擁抱的人而言,隨時都可能成為壓死她的一根稻草。


我相信,編劇創造陳韻如這個角色,不是讓觀眾拿來厭惡,拿來罵的。

在遇見黃雨萱之前,17 歲的陳韻如只不過是性格上沒有那麼討喜,內心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和畏懼。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但我想,像陳韻如這樣的女孩,即使是如此默默過完「灰色」的人生,也不見得就是一場悲劇。

就像陳韻如說的,自己將來會考上外地的大學,搬出去一個人生活。日子不一定過得幸福感滿滿,至少不會走到放棄自己選擇自殺這一步。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最怕的就是,當你好不容易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和渺小,卻被身邊的人要求活成另一個人的樣子,活成被大家喜歡的樣子。

不被接受和喜歡的女孩,好像真的在某些時刻無法被這個世界善待。


記得這部戲的編劇提到過,自己曾經也是陳韻如。


能不能理解一個人心裡面的傷痛,是我們這部戲在講的東西。

如果你不能理解那個角色的傷痛,不能理解另外一個人心裡的傷痛的時候,其實很多事情很多東西會變得不一樣。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或許,我們也都曾經是陳韻如。

我們性格內向孤僻,身邊沒有很多朋友;

我們和陌生人說話會緊張害羞,害怕成為焦點;

我們走在街上,會習慣性地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之中;

我們都曾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討人厭;

我們也會努力讓自己融入集體,努力和別人說話大笑,最後卻發現自己活得更累了......

而這樣孤獨敏感的我們,都曾有一個想要成為「黃雨萱」的念頭,都曾羨慕過一個漂亮受歡迎,自信開朗閃閃發光的女孩。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有人活在陽光下,就一定會有人活在黑暗裡。

我們喜歡黃雨萱,因為那就是大部分女孩想要成為的人;

我們討厭陳韻如,因為那就是我們自己。

但即便如此,陳韻如不討好的性格也不該被罵。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像小太陽性格的人,可就是會有人由於各種原因,變得孤僻又敏感,自卑又軟弱。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在劇裡,陳韻如只是一個角色,可無數個現實裡的「陳韻如」,看到了這些因為性格原因,而被討厭和謾罵該有多難受。

陳韻如們,本質上並沒有做錯什麼。

是不是這個世界,也可以多給不同性格的人一點寬容?孤僻敏感可以不再奇怪,自卑軟弱也可以被接受。

因為同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從來都一樣。

我知道,陳韻如的人生是沒有那麼完美,但無論如何,她的生命都不該如此消失。

《想見你》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黃雨萱對陳韻如的「拯救」。

編劇打破了以往偶像劇裡「厭女」的潛規則。讓同樣身為女生的黃雨萱,真心實意用自己的理解和善良,去拯救另一個墜落在黑暗裡的女生,並且成功了。

最後改變過去,讓選擇自殺的陳韻如活過來的不是一份偉大的愛情,而是黃雨萱的信任和陳韻如自己。

這才是《想見你》這部劇在愛情的外衣之下,真正想要表達的理解和認同感。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我也很喜歡黃雨萱對陳韻如說的一句話:

你會那麼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所以當陳韻如被救醒過來時,終於能放下過往的偏執,慢慢地認同自己,認同這個世界。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在劇裡一人分飾多角的柯佳嬿,在片場採訪時,也有提到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我以前唸書的時候也是很內向跟害羞,就去到哪裡都覺得很不自在,感覺自己跟大家或是整個環境都很格格不入這樣。」


《想見你》我本可以面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就好像是,有人生來便自帶光芒,是人群的焦點,而有的人卻要花很久很久的時間,才能和過去的自己握手言和。

其實天上那麼多星星,總是最亮的更吸引人一些,也更容易被注意到,這很正常。

但別忘了,再黯淡的星星也始終散發著光芒,即使這個光芒再微弱,它也有存在的價值,它也可能會成為別人心裡的一束光。

縱使這個世界有再多的悲傷不公,你的生命也一定像星星的存在一樣有其意義,關鍵在於你怎樣看待自己和人生。

在採訪的最後,曾經也很孤僻敏感的柯佳嬿說:

「去擁抱自己的全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放下他人的期待,當你真正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你的世界就一定會閃閃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