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解决塑料污染的机遇

东南亚国家解决塑料污染的机遇

2020年1月9日,亚洲公益创投网络(AVPN)发布《为减少海洋塑料污染提供创新解决方案》(Surfac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Reducing Marine Plastic Pollution)的报告,评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减少海洋塑料污染的现有解决方案,提出了未来可以帮助迈向循环经济的关键投资机遇。

全球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进入海洋,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80%的海洋塑料来自陆地,如海滩垃圾和污水排放。其中,约60%的陆地塑料垃圾排放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这5个亚洲国家。这些国家正在努力应对工业和消费领域对塑料的巨大需求。同时,没有尽快发展适当的废物管理基础设施来减少废物。

1 减少塑料废物现有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是东南亚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塑料的生产和消费也同步增长。然而,废物收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而且往往废物管理不善。虽然大多数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战略以及规划和项目,但这些政策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足的。面临的挑战包括利益相关者与相关机构之间缺乏执行协调能力和相关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除菲律宾和泰国部分地区外,其余国家和地区对废物来源的隔离往往执行不力,这意味着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大多由同一机构收集、储存或倾倒在同一填埋区。由于缺乏分类,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一条不正规的供应链(主要由拾荒者管理),这意味着设立回收设施的行业很难建立稳定的供应流。

大多数国家在废物清单方面的数据和资料有限,特别是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泰国污染控制部门的年度报告提供了当地关于废物情况的分类。然而,这些数据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城市和农村不具有可比性,目前还没有可供分析的跨国数据。

2 减少塑料废物的投资机遇

(1)打造全生态基础设施支撑

改善废物链中下游机构的沟通体系。对先进的废物链下游机构沟通渠道进行投资,以便有效地建立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能力。

鼓励透明的数据共享。建立最新的数据来评估当前挑战的严重性,制定相关政策并执行正确的干预措施,政府机构、当地社区和私营部门应参与其中。

(2)采用可持续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非正规的废物管理市场整合到业务价值链中。通过将非正规的废物收集者整合到正规的业务价值链中,大型回收企业有机会成为具有包容性的企业。这些私营企业不仅可以扩大市场基础,还可以为处于经济底层的人们提供收入的机会。同时,动员私营力量(包括金融和非金融资本)来支持废物前端解决方案也很重要,例如减少废物和可持续消费机制。然而,要想让这些解决方案规模化,就必须将慈善手段和商业手段相结合。

开发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保持原料的持续供应。在东南亚发展强大的回收业务的主要挑战是废物原料的供应。尽管政府提供了补贴和税收激励措施,但废物分类的缺乏导致该行业难以建立可回收废物的持续供应。将废物管理部门正规化,并开发可提高废物回收率的商业模式可以应对这一挑战。

(3)促进社区行为的改变

提高公众意识和最佳做法。从历史上看,鼓励可持续的公共消费和废物分类实践的环境意识计划一直不足。随着电子废物等新兴废物流的出现,废物管理公司必须处理复杂的废物成分和污染。要实现持久的变化,就需要改变社区的行为。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2期,廖琴 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