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诊断、救治、流调、隔离、消杀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除了医护人员,疾控人员也承担着重要职责,是疫情阻击战的绝对主力。疑似患者的最终确诊、确诊患者活动轨迹图的绘制、可疑人员的隔离、消杀都离不开疾控部门。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和病毒面对面较量,他们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守护的是一座城的安全。近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疾控战线,探访这群防控战线上的“幕后战士”。

采样员:与病毒面对面

1月23日,军嫂云美英原本打算跟爱人回河北婆婆家过年,却接到单位紧急进入疫情防控的指令。她马上返回单位,接受紧急培训,随后被分到采样小组,负责采样、送样工作。疫情发生后,云美英所在的回民区疾控中心,迅速成立了20名女同志组成的采样组,这支队伍既有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大家虽然有年龄上的差距,也有专业上的不同,但都一样勇敢、坚定。

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奋战在一线的采样员

采样员是一群与病毒面对面的人,时刻面对着高危风险。而她们也是最早捕捉到可能的危险的人,因此责任重大。采样工作采取定点采样和流动采样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隔离及集中隔离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及“痰液”采样。

“采样的过程需要和被采样人面对面,擦拭被采样人扁挑体和咽后壁。每个被采样人张嘴的动作,存在传染高风险。这个过程容易引起被采样人的不适,呕吐、咳嗽产生的飞沫可能直接溅到采样员的护目镜或者身上。”云美英介绍说。

她们要保持24小时在岗、随叫随到,接到任务后立即行动。采样时,她们要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一穿就是五六个小时。为减少因进食如厕带来的防护换服更换次数,节约采样时间和防护资源,她们不敢喝水、不敢吃饭。工作中,采样员还要携带大量消毒采样物品及一个沉重的标本采集箱,提着这些装备奔波于各采样点、医疗机构和市、区两级疾控部门。而每次采样后,都要进行消杀,寒冷的冬夜,消杀过后的手脚,被冻得僵硬、疼痛失去知觉。这时,能找一个没有风的地方就是最大的幸福。

采样组组长高艳身兼数职,既负责整体工作协调,又和同事们一起参加采样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连续工作至深夜。但无论何时,只要工作群里采样员上传工作信息,高艳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在一次采样时,因为时间较长,王宇欣累到在地板上;工作中,任亚峰不慎把脚崴伤,仍然坚持工作;温晓清虽然还处于哺乳期,但依然在工作中冲在前、想在前;50多岁的关瑞,是采样组年龄最大的一位大姐,既负责物资保障,还抽出时间和同志们一起参加采样工作,是年轻人的榜样。这一群“娘子军”,逆行而上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提供精准样本,让病毒无处藏身。

流调员:患者活动轨迹的描绘者

如果今年春节,还有那么一群人每天坚持要“走家串户”,那他们一定有流调(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今年疫情期间,呼和浩特市贡献了“教科书”级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图,受到全国网友一致点赞,这背后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流调员在辛勤工作。

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整装待发的流调员

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流调员们在紧张工作中

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流调员准备进场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迅速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共组建13个流调组,对呼和浩特市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湖北返呼人员追踪、流调,并督促各辖区做好流调管控工作。流调工作就是要搞清楚一名可疑人员过去一段时间乘坐过何种交通工具、去过哪里、和谁接触过等情况。循着这些蛛丝马迹发现可能的传染源。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宋永胜向记者说,流调员要对可疑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旅居史、接触史、暴露史,尽力排查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判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因此流调员要经常出入病人家、医院、机场、火车站等地,追寻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直接面对的是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只要有线索,他们便立即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询问有关信息,追查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内的活动轨迹,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的传染源,争取第一时间对可疑传染源采取隔离管控措施,避免更大范围扩散,可以说流调工作对疫情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永胜说,现在奋战在一线的流调员们,是一群专业能力强,流调工作经验丰富,最辛苦最勇敢的逆行者。他们中间很多人都参加过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调与防控。面对这次疫情,又一次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毅然扛起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