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三次重申“房住不炒”,經濟日報這是鼓勵買房還是租房?


2月21日,經濟日報再次針對房地產市場發表文章

《樓市調控不能“失控”》,這是十天之內,作為經濟領域國家級媒體的經濟日報,第三次對房地產發聲,應該說這三次發聲給出了本次疫情之後中國房地產的政策指明瞭方向。


十天三次重申“房住不炒”,經濟日報這是鼓勵買房還是租房?


圖,經濟日報文章截圖


我們來看看這三次經濟日報的題目:


1.2月14日發表《“穩樓市”不等於放鬆調控》


2.2月18日發表《經濟時評:“房住不炒”不應疫情而變換》


3.2月21日發表《樓市調控不能“失控”》


這三篇文章,第一篇是重新確立了“房地產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篇是給出了“對房企的幫扶措施不能與中央多次明確的“房住不炒”定位相違背。”。第三篇強調的什麼,我們來看看經濟日報是怎麼說的:


經濟日報指出:“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樓市政策頻頻調整,自2月12日無錫十七條發佈以來,河北、天津、重慶、浙江、上海、南昌、杭州、蘇州等十餘省市先後出臺房地產業的紓困新政,關於“調控放鬆”、“樓市上漲”的言論開始在朋友圈刷屏。關於樓市的“恐慌”,我們既不能放大,也不能不警惕,疫情面前,我們既要出臺積極的政策幫助房企脫困,穩定經濟發展,也要防止調控“失控”,房價快速上漲放大樓市風險。”


經濟日報繼續說:“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不少行業企業陷入困境

,房地產行業受到的短期影響不容小覷。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急速冷凍,100餘城暫停開放售樓處,90餘城房源零供應,24城在春節假期周(除夕至初六)零成交、較疫情爆發前一週環比跌93%,隨後一週擴大至 27 城零成交、較去年節後一週成交再暴跌95%,這都與往年春節過後成交降幅逐漸收窄形成了鮮明對比。”


經濟還說:“房地產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房地產業的發展能直接拉動建材工業、建築設備工業、建築器械工業以及冶金、化工、運輸機械、儀表等行業的發展。房地產開發建設中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近2000個品種,涉及建材、冶金等50多個生產部門。此外,房地產業發展還會影響家用電器、傢俱等民用工業以及旅遊、園林、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房地產增加值為69631億元,較上年增長3.0%,佔GDP比重為7.0%。”


經濟日報同時說:“房地產風險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風險源,如果房地產業出現動盪,相關行業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不僅影響經濟發展,也可能引發大規模失業,造成社會不穩定,留下發展隱患。為了解決房地產和房企的短期困境,防範樓市風險,降低對經濟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像救助其它困難行業一樣,出臺“適當”的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


經濟日報繼續說:“樓市穩定是第一大計,在調控過程中,關於房價上漲的擔憂也不可不防。回顧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響,全國各大售樓處一度門可羅雀,樓市成交量幾乎直線下跌歸零。央行“121號文”和國務院“18號文”一冷一熱、雙管齊下。政策刺激下,大批民營房企崛起,一個又一個地王橫空出世,溫州炒房團肆無忌憚,房價一路狂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年上半年,全國有11個省份房地產投資增速超過50%,35個大中城市中有10個房地產投資增速超過70%。其中連續每年上漲20%,甚至上漲30%的屢見不鮮。在杭州上海等地,房地產價格更是幾乎翻了一番。”


經濟日報也說:“房價暴漲顯然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201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日報同時說:“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三大指導思想的引領下,過去一年,我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逐步完善,樓市調控政策指向性明確,投機性需求已經基本從樓市撤離,全國降溫城市不斷增多,在商品房總體成交量依然上行的行業背景下,房價整體上漲態勢得到有效控制,保證了樓市的平穩運行。”


經濟日報重點說:“

調控的成果來之不易,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會改變,不能改變。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劉昆在2月16日的《求是》雜誌發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一文稱,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深入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動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


經濟日報最後說:“因此,各地在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出臺房地產紓困政策的同時,底線都必須是不與中央“房住不炒”定位出現衝突。各地政策不應只盯著土地出讓、房產銷售,住房租賃市場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也是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當前,在疫情影響下,原本脆弱的住房租賃市場受到重創,各地應在靈活調整樓市政策的同時,在政策上有所傾斜,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著力進一步培育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推動房地產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整篇經濟日報文章,其實重點就是最後一段,那就是“各地應在靈活調整樓市政策的同時,在政策上有所傾斜,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著力進一步培育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推動房地產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總結三篇經濟日報文章的主題思想,那就是:


1.重申房地產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2.房價平穩運營就是當前調控的目標。


3.租賃住房就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美房投資俱樂部”查看更多更詳細的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