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欧阳询是现代人,其书法会被如何评价?

冯墨卿书法


如果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等这些人是现代人的话估计连书协的边都沾不到,杨维贞有可能会碰到一点边,但是书协主席位置也轮不到他。因为这些人写的字普通的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读懂里面的内容,现代的书协写的字他不要普通人认识是什么字什么内容,他们说是线条的表现,字是我估计写字的人刚写的时候他本人有点影像是什么字,过个一段时间的话写作品的人自己也读不出来是什么字了,然后就说:这是行为艺术。[捂脸][捂脸][捂脸]


老李2199601


如果欧阳询是现代人,一定会有人点赞,也一定会有人狂喷!所谓喷与被喷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只要有人在,就一定存在这种现象。

我有一个西瓜账号,每天给大家奉上最新的书法创作视频,每天都有人赞我如春花秋月,也一定有人贬损我为文化垃圾。

欧阳询《皇甫君碑》局部

这没有办法,文化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由文化艺术创作者和观赏者共同构建的,正如国足与球迷的关系。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也必须要有好的鉴赏者,才能碰撞出火花。创作者需要不断提高书法创作能力,鉴赏者也要自觉提升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而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个性喜好来判定别人作品的水平高低。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局部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经过了历史的沉淀,经过了无数书画鉴赏家挑剔、刻薄的品评,早已经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在今天当然更受欢迎,恐怕没有几个人敢于站出来说唐代欧阳询同学的书法有问题,因为这样做只会引来诧异、鄙视的眼神。

但是欧阳询同学如果只是今天一位现代楷书大家,一定会有人隔三差五骂他两声,甚至去他们家敲窗扣门扔砖头都很有可能。

正如今天的田英章、田蕴章兄弟二人,楷书书法的水平之高不敢说独步天下,至少也是书法圈第一方阵的大书法家了,而且两人一心普及、推广书法教育多年,德艺双馨,桃李满天下,但丝毫不会减少一些人公开或非公开对田英章兄弟的书法进行差评!

因此,书法评论是一种与书法伴生的文化现象,对一个人书法艺术的批评正确与否,也一定要历史来评说。也许若干年后田英章兄弟的田楷书法果真成为颜柳赵欧之外的第五种楷书,而备受推崇,也未可知。


永书101


因为,欧阳询是欧阳询楷书的创造者,欧阳询在唐代的楷书之林,已经就是鹤立鸡群的大师,所以才会受到历代书法家的交口称赞。


那么,欧阳询时代有没有对欧阳询书法的批评呢?当然有。

例如,唐玄宗时期杰出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断》中对欧阳询的评价并不高。

欧阳询被张怀瓘列为九个品第之中的第三等,这说明欧阳询在张怀瓘的眼中,并不是第一流的书法家。

但是,欧阳询并没有因为张怀瓘评价不高而泯灭于历史之中。

再说,张怀瓘的评价,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

欧阳询一生的政治地位并不高,也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与颜真卿在历史关头,有机会挺身而出,平息叛乱的丰功伟绩,根本没法比。


但是,历史还是把欧阳询推到书法史上了,他的楷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楷书”之一。这不能不说欧阳询的书法,是受到广泛认可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任何一个书法家的书法,并不是人人都喜欢。有个别人就是不喜欢,那也是很正常的。

例如,我们可以不喜欢欧阳询,也可以不喜欢颜真卿,也可以不喜欢柳公权,不喜欢赵孟頫,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有人就是不喜欢王羲之,又有什么不对的?

尤其是今天,喜欢书法的取向,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的喜欢传统的经典,例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有的则不喜欢这些经典,而喜欢六朝的碑碣书法,甚至,有的碑碣书法都不成熟,还很粗糙。

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欢这些书法,你欣赏不了,他觉得美得不得了,如获至宝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欧阳询的书法,如果在今天要想获得高度赞扬,肯定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假冒的欧阳询已经比真正的欧阳询更会赚钱,也更有市场,要是欧阳询生活在今天,只能怪他不会宣传自己,不会炒作自己,所以,真正的欧阳询,也会淹没在书法值多少钱的口水战里了。

那么,有没有人欣赏欧阳询书法呢?当然也会有的。

因为,欧阳询是楷书的创造者之一。在唐代以前,楷书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没有完全统一。


欧阳询也是深受当时书法风气的影响,所以,比较接近“魏碑”这种书法。

进入唐代以后,唐太宗提倡王羲之的书法。欧阳询也是积极响应皇帝的号召,投入到历史发展的大潮流中。

他吸收了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改造了自己书法的一些张扬成分,终于形成了以《九成宫》为代表的楷书。

所以,他的楷书也是非常符合唐代书法发展需要的。

唐代以后,中国的书法,都在集中统一于比较一致的风格之中。只有这样,才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例如,唐代有科举,那么,书法要不要有统一的标准呢?当然越标准越好嘛。

所以,唐代的书法风格,都比较统一。

例如,柳公权与颜真卿比较接近,褚遂良与虞世南比较接近。

唐代的整体书法风格,与隋代以前比较,已经基本上看不出来太大的差异了。

唯独欧阳询的书法,保持了一定的独立特色,所以,现代人也会欣赏欧阳询的书法的。

但是,现代人可能会像张怀瓘一样,对于欧阳询的评价不会太高,如果欧阳询想参加中国书法大赛,他可能连入围资格都不会有。


千千千里马


大家好,我是暝啸幽篁

这问题首先要了解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的字非常好也是个天才。但是天才是有天才成长的环境的。欧阳询的成就是有他的时代背景的,脱离了他的时代直接来到现代,能不能有所成绩还另当别论。

清初著名画家石涛说过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

我们现在很多人追求效率,效果。欧阳询的字来到现代,没有好的宣传途径,没有现代化的改变,很难会有很高的知名度。书法的知名度是很重要的。

肯定比不过二田,说不定还被说成的冒牌。

其实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知道欧阳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二田教的欧体楷书。

所以我觉得吧,欧阳询直接来到现代的话,他的书法很可能被说成,“嗯,这位同学,你的字写得真不错,挺像田大师的”


欢乐国学


评价一定会高,被喷也避免不了!

我说的评价高是民间,不是官方的,如果欧阳询已经占据了高位,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群众的眼光是亮的,他们不会埋没有才华的人,他们也一定会拥戴有才华的人,所以呢!欧阳询生在现代,他不会少人气,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只要你的才华足够突出,就不会被网络埋没。

官方不一样,官方只会看自己的一隅之地,如果你不成呢?他或许会批评你,或许当看不见。如果你比他都强得多,他会选择沉默!

所以说,欧阳询最好是别生在当代,水太深,好像欧阳询的水性也不怎么好!


一笑貫长天


如果欧阳询是现代人,他的书法造诣在当今社会绝对是一流的,但不会有做为唐代人的书法历史地位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这是个伪命题,但仍能引起现代人的思考,如果欧阳询是现代人,可能也就打不到这样的高度了,现代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人都静不下来去专研书法了,现代人写书法功利心太强。如果欧阳询作为现代人能到达他本身的高度,相信能秒杀所以现代的书法家。

既然能秒杀现代的书法家,为什么说历史地位高不了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欧阳询所处的书法年代,欧阳询生活在唐朝初期,南北朝、大隋的动乱刚刚结束。书法特别是楷书(小楷)在两晋时期萌芽发展,到南北朝时也经历着大动荡,各种结体、各种笔法、各种风格的大楷出现,这时的楷书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天真无邪,浪漫洒脱。这个时期多以摩崖石刻、墓志铭出现,我们可以看几张艺术较高的墓志铭例如《张猛龙》(图一)很多字整个字是倾斜的,这也正是魏碑自由奔放的一面,没有严谨的发的,魏碑《元羽墓誌》(图二)也是如此。唐朝把动乱的中国统一,改善着制度弊端,使封建社会的制度趋于完善。社会的稳定繁荣,制度的改革完善也在引导着情窦初开的楷书趋于成熟。无论从笔法、结体结构、章法都区域完善成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唐人尚法”,“尚法”,就是尊崇、重视法度,并严格地照“法”的要求行事。“尚法”的结果,使唐楷自身建立起严谨的艺术规范。像欧阳询(图三)、虞世南(图四)、褚遂良(图五)、颜真卿(图六)、柳公权(图七)等人的创作,永远是垂范后世的“法书”。几位书法家的作品虽然风格,结体结构取向不同,但内在的法度是相同的,他们这批书法家是魏碑的继承者、发扬者、是书法的探索者、是书法巨人。如果欧阳询生活在现代那么他的书法就不存在继承和发扬了,书法造诣所达到的高度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了。









简艺书法


欧阳询如果是现代人,他是无法出名的。只能在家里写写字,陶冶性情。大不了过年的时候帮左邻右舍写写春联。

理由:

首先,欧阳询必须去参加各种书法比赛。获奖以后才有资格加入县级市书法协会。然后符合条件才能加入地区书协、省书协。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和比赛中,几次入选、入展、获奖,才有资格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变成国家级书法会员。

其次:如果遇见的评委是有眼无珠的歪货,欧阳询的作品根本不可能入选入展,更别说得奖了。

其三:如果欧阳询淡泊名利,根本不屑去参加任何书法比赛,自然没人知道他的书法功力深厚、功高盖世了。

其四,就算欧阳询历经千辛万苦变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没多大出名的机会。因为国家级会员也是多如牛毛,他凭什么可以脱颖而出呢?

其五,别说欧阳询出不了名,就连王羲之的兰亭序去参加全国书法大赛,第一轮就会被淘汰。因为有错别字,还涂涂改改。

所以,幸亏欧阳询和王羲之没活在现在,否则哪有欧体和王体了。


望而知之


欧公书法让现在的人评价的话,同样也分几类。有书法审美能力的都会说好。也会有不懂装懂的喷子说是初级小学生水平,印刷体。


苦蝉5


当今写欧体书法,一部分人是把用笔写软写婉,少了欧字的敦实和厚重;另一部分人是追求其形反而把字写散,徒添几分滞钝。近代写欧冯誉骥和邬惕予可以。唐以后书法可谓诸体完备,后世之人各自生妍,自出新意。今人缺乏的是用笔,其字自然不能脱其俗气。真正的书法必然都会随着时间的洗礼愈发镇魂心魄




TQ设计师


先看看现代人有写这么标致字的人吗,也许没有吧,所以,人以稀为贵,放到现代,他也许会被称为专家,当选书协主席,身兼N个大学的客座教授,成为多个电视节目的嘉宾,人们对他评价只有两个字: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