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那麼多思想家,他們的知識從哪來的,看了什麼書,為什麼我們比不上他們?

七色煙火


與你一樣,本人對這個問題也頗感興趣,並且坦率地說,也沒弄明白。

在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湧現出了以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這個群體被後世稱為先秦諸子百家。不僅如此,彷彿商量過似的,在遙遠的西方,也湧現出了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修昔底德、亞里斯多德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還有,也是在這個時代,在離中國不遠的印度,也出現了釋迦牟尼這樣的人類思想先知先覺。

東西方這個先知先覺人物輩出的時代,被後世稱為軸心時代。這個時代產生了直至今天仍是人類思考範圍的基本範疇甚至思想範式,創立了人類賴以存活的精神宗教世界及其思想價值體系。從此,人類無論對於何種意義而言都已邁出了走向普遍性的步伐。可以這樣說,直到今天,人類在精神世界的所有創造創新活動仍然是在這個框架下進行,而沒有實現新的超越和質的飛躍。

那麼,一個似乎成為無解的問題就來了:在那個人類精神還比較混沌、物質也同樣十分匱乏的時代,這些先知先覺人物的思想是怎麼產生的?同時,為什麼東西方人類最偉大思想家群體都出現於這樣同一個歷史時期?這些人物天賦異稟是肯定的,但這並不能從本質上回答上述問題。期待著各路大神令人信服的回答。





清風朗月zgh


第一個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們的知識從哪裡來?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們的知識從私學與講學中得來一部分。除了這些途徑,他們或從官學,或從家學,或從遊學,或是閱讀所得。

如老子,就身為周王室國家圖書館館長,相信後來他的很多知識是源於閱讀官方圖書館的藏書;莊子曾為小吏,商君,是衛國國君姬妾生的公子,相信就讀於官學;

管子、孔子家貧,應該是就讀於鄉學,後因成績優異而為人知;而到了孟子時期,私學興起,孟子的老師是子思的門人。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比不上他們?這要從春秋戰國時的環境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會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為什麼這個時期會有這樣的局面呢?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時期的歷史環境:周和春秋其實是平行的400年,周王朝後期(也就是春秋階段),分封了很多的諸侯國,靠著禮、樂治國已經維持了近千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諸侯國的實力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相互間的競爭(初期主要表現為軍力)也越來越激烈。

在這個環境下,思想文化得到了合適的土壤:

第一, 生產力的發展為思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這正如政治課上學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們有了餘力去發展文化思想。

第二, 激烈動盪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變革,使得思想異常活躍,眾多思想家從不同角度發表見解,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有句話說得好,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有了更多變數,這讓人更加迫切地去思考,去追趕。

第三, 各國統治者基於爭霸戰爭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紛紛網羅人才,優待知識分子,讓其為爭霸戰爭和社會變革出謀劃策。

在這種環境下,大批知識分子抱著“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思想,積極努力學習,興起了許多私學,形成了講學之風。

一大批知識分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爭豔鬥芳。

而我們所處的年代,正是和平年代,社會發展穩定,文化一脈相承。

缺少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與碰撞,要想再像那個時期出現那麼多偉大的思想,應該是難以達到的。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興起,得益於文化下移私學的興起。

在全人類的歷史上,有一個文化的軸心時代。影響現在的幾乎所有的文化傳統,幾乎都是在那個時候產生的,彷彿世界是商量好了一樣。“軸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的著名命題。他說,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在“軸心時代”裡,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莊子、孟子、墨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處於這個文化的軸心時代之上。在這個時代,中國的文化和哲學開始爆發,一下子誕生了許多在人類思想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

他們有: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儒家的第二號人物孟子,他們並稱為孔孟之道,儒家的集大成者、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大師荀子。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道家的第二號人物、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莊子;

墨家的創始人墨子;

法家思想更是群星璀璨,在韓非子和李斯出現之前,在那個時期的晉國和魏國,早已經產生了一大批法家的思想家。

其他的還有兵家、陰陽家、小說家、農家等思想家。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中國在那個階段,一下子就進入了哲學文化的軸心期,一下子產生了那麼多影響深遠的偉大的思想家呢?他們是怎麼接受教育的呢?

好玩的國學,從中國文化史上的角度,對此進行一一的解答。

首先,是社會的分工。孟子提出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好多人還批判說,這是為統治階級找藉口,是反動的。其實他們根本就未能正確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在生產力發達之後,必然產生更加明確的社會分工,有的人從事文化、文學等工作,有的人還是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也就是說,有人是體力勞動者,有人是腦力勞動者。這是歷史的必然。春秋戰國時期的生產力的發展,從勞動者中分化出了士。這個士,就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知識分子,專門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當然,士還有武士,總之是已經脫離了土地等體力勞動的人。

第二,春秋時期的常年的戰亂,讓士逐漸擺脫了與他們所依附的主人之間的關係,開始有了獨立自主性,也就是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他們可以自由流動,跳槽的概率很大,這樣就增加了士與士之間的文化和知識的交流。

第三,春秋戰國時代,各國都想改革開放,都想富國強兵,大國想當霸主,小國力求自保,於是人才就成為當時最核心的競爭力。各國都開出高價吸引人才,而這些人才的來源就是士。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一技之長的人。戰國時期的四公子,每個人都養了很多士。誰養的士多,誰就最牛。

第四,這時最重要的。春秋時期禮壞樂崩,好多原來的禮法原來的制度和規矩,全部被打破了,這個打破就是創新,就是為下層群眾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我們知道,在孔子老子之前,教育和受教育是貴族的特權,普通的老百姓是沒有資格接受教育的。這些貴族在官辦的學校中,接受教育,主要的內容就是六藝,劉藝又分成大六藝,小六藝。大小六藝其實都差不多,都是貴族們的受教育的教材。比如詩經、尚書等內容,比如書法、駕車等文化和軍事技能。在貴族的壟斷下,文化成了特權,普通老百姓只能做文盲。其實這個很可怕,往往好多人先是做文盲,後來就變成了流氓和群氓來了。

但是這個狀況在春秋戰國時期被打破,因為好多國家突然就沒了,就被滅掉了,連周朝的政權都名存實亡,原來周朝的國家官辦的學校,因為諸侯國的崛起,連招生都出現了困難,大家都在自己的諸侯國內讀書,後來在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嚴重的國家兼併現象,很多國家機構包括教育機構全部解散,那些老師和國家館藏的文化典籍全部流入民間。史書上說,周朝的首席大樂師到了齊國,二樂師去了楚國,三樂師去了蔡國,四樂師去了秦國,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黃河之濱,搖小鼓的武跑到漢水附近,全都成了江湖藝人啦。

這樣就為民間教育的發展,帶來了生機。

孔子把這種現象叫作“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意思是周天子的這些專業官員紛紛流失,知識都隨著他們跑到邊遠偏僻的地方去了。現在的歷史學家稱這種現象叫“文化下移”,也就是說,原來專屬於貴族的受教育的特權,隨著這些知識分子紛紛流落到民間,普通老百姓也多了受教育的機會。這是周天子的悲哀,卻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平民的幸運。因為,他們受教育的幾率大大提升。這也為後來孔子創辦私人學校,做中國最早最牛的民辦大學的校長,提供了客觀條件。

自此之後,春秋戰國時期民辦教育開始發展起來。孔子不是第一個辦私學的,但他的規模最大,與他同時期的,還有很多,據說有個叫少正卯的人,開的學校更加火爆,一下子就把孔子的學生給拐跑了,據說只有顏回跟著孔子在抱頭痛哭。民間教育的崛起,為春秋戰國時期士的崛起,創造了知識條件。

而我們所說的諸子百家的思想家們,除了家傳的淵源之外,大部分從士中來,他們大都接受過私學的教育。

除了私學的發達,官辦的研究院、大學也開始興盛起來。比較有代表性的稷下學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齊國興辦了稷下學宮,用高官厚祿吸引了幾乎是所有的各家各派的學者前來講學做研究,一時間形成了文化中心。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河西辦學,也是人才輩出。

這是為什麼一下子出了那麼多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至於他們看什麼書,這個要看各家的學術主張了,還要看他們的來源。這一點請參考司馬遷的老爸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

至於我們現代人為什麼比不上古代人,這個有點復古主義思想了,不做回答。


好玩的國學


中國有兩個大師雲集的時代,一個是春秋戰國,一個是民國。這兩個時代最大的特點,也是與其他時代最大的不同的就是亂。這個亂不只是指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更重要的是它處在中國兩次最大的變革時期。前者中國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後者中國由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

正是亂世出英雄,春秋戰國時期,老的制度已經不再適應當時生產力的發展。雖然孔子一直追求恢復“周禮”,但這個“周禮”是由他定義的,並非完全是過去的老制度。而是融合儒家治國理念的新型制度。如:仁政、薄賦、民貴君輕等。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讓人們更多的去思考,人類何以至此,又將去往何處的終極問題,這就為思想家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法家的霸天下,墨家的非攻,道家的無為,無不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民國也是同理。

其次是寬鬆的政治環境。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戰爭接連不斷,但統治階層對各種思想流派還是很包容的,甚至各國興起養士之風。政治文化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即使是截然不等同的思想在當時也能共存。孔子能夠周遊列國,與這種大環境是分不開的。如果是在其他時代,可能會被當做異教徒抓起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教成為國教,之後很多文化派別就沒落或者消失了。

第三,國人厚古薄今的傳統。人們常常發出人心不古的感慨,認為古代的就是好的。即使孔子,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美好充滿理想色彩的上古時期,成為各代統治者追求的目標。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很多新的思想流派,隨著這種思想的不斷髮展完善,這些開山鼻祖的地位也不斷的被拔高。以至後人無法超越,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很強的傳承性。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存在被後世過渡拔高的嫌疑,但不可否認,它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璀璨輝煌,最群星閃耀的一個時代。唯心點說,大師總喜歡成群的來,成群的去。如孔子、柏拉圖、釋迦摩尼、安拉等,他們幾乎誕生在同一個時代。但是仔細分析,還是能夠找到不少必然性的原因。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錢學森感慨地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中國曾經無比輝煌的科學文化在近代為什麼會落後)是一脈相承的,明的專制,清的獨裁,讓我們在文化領域再也沒有了唐詩宋詞大山大河的氣象。春秋戰國產生了那麼多的思想家,並不是他們讀了什麼書那麼簡單,其背後的原因依然值得我們深思,甚至是反思。

素顏歷史,專注於有趣的歷史問題。期待您的關注,歡迎互粉哦。


素顏歷史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春秋戰國時代那麼多的思想家,他們的知識是從哪裡來的?

首先我們看看儒家的情況。

在孔子以前,教育和學術是由官府掌握的,是用來教育貴族子弟,培養合格接班人的,所以《周禮》說:“古者學在官府。”而教學的內容,根據《國語·楚語上》所說,包括《春秋》《世》《詩》《禮》《樂》《令》《語》《故志》《訓典》等書籍。一般人是接觸不到那些書籍的。所以老子做過周王室守藏室之史(類似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國家檔案館館長),才能寫出五千餘言《道德經》。

到了孔子才開始設立私學,孔子說自己是有教無類,不論是誰,只要肯送上“束脩”(十條幹肉),孔子就願意教他。而孔子教學的教材,被稱為“六書”,分別為:詩、書、禮、易、樂、春秋。

詩是《詩經》,是先秦官方及民間詩歌總集。書是《尚書》,是公之於眾的古代王室文獻。禮是《禮經》,是對先秦各種禮儀的記載。易是《易經》,是占卜之書,但是其中也包括了哲學道理。樂是《樂經》,記載周代音樂理論。春秋是孔子修訂的魯國國史。

以上是儒家的情況,那麼其他思想家讀的是什麼書呢?具體的情況可能永遠也無法知曉了,但是根據《漢書·藝文志》中的記載,先秦諸家全部來自於王官,因此我們可以進行推測,各思想家的學說源流,其實都來自於先秦時代官方的種種文獻、檔案。也許春秋戰國時代,禮壞樂崩,官府的文獻檔案流入民間,成為諸子百家的思想來源。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現代人比不上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嗎?

居士我不認為現代人的思想比不上古人。現代我們學的種種知識,不論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每一門學科拿出來都能完爆先秦時的思想家。但是,先秦時代的思想家依然是偉大,他們的學說、思想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很多偉大的思想、理念其實並不複雜,比如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條放諸四海皆準的“黃金規則”,但是它也是很簡單的。孔子提出後,就擁有了這句話的“發明權”。但是,後人真的想不出這句話嗎?顯然不是。

其次,先秦思想家們提出的學說是基礎,我們後人的很多思想都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學習現代知識,特別是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往往要追溯到學科的源頭——也就是先秦時代。

最後,後人還會對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解讀,所以他們的思想就顯得越來越高深,越來越神秘。比如宋代思想家陸九淵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六經注我”,也就是用儒家六經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其實也就是用自己的思想來發揮儒家六經,而不是忠實於六經的願意。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


現代人的自負,主要來源生活的富足,更源於快捷並無微不至的信息覆蓋。基於此,他們對上古人類視同畜類,並雅稱之進化。人類的文明,專家們把它定有文字的歷史。素不知人類生於此球宇何止幾百萬年呢?我們的祖先代代生息,累累積澱了多少生存理念和生活技法,有一天被有心者涵而統之於書籍,便視為天賜聖物,把個漫漫人生路視為蠻荒,豈不荒謬!人類的歷史永不會終結於一山一原,我們還要登月去銀河天外, 我們的骨子裡繼承著先祖的精神思想,這便是幾百萬年的智慧靈魂。要不,我們何以有今天的豐衣足食!


王軍95141


自性具足。過去人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信息亂七八糟的外部環境干擾所以過去人的思想比較清淨。雜念少智慧出。容易產生靈感。因此思維比較發達。這些東西不是清華北大哈佛教出來的,而是在生活中思維觀察實踐中發現總結出來的,是一輩子一輩上歲數人口傳心授傳授給下一代人。他們中有的也從師於上古先賢有自己的師父,有些是從古書裡學習接受過學習,比如老子是周朝的圖書館管理員,孔子學習周禮而集大成於自身。

諸子百家的思想家所成就的都是思維上的一些東西,不是物質技術的所以說一個普通人如果靜下心來放下生活雜念,也會有很多相同的感悟,這就是我們讀到聖賢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好像就是這麼回事他說的沒錯其實也很簡單,我們也知道只是我們沒去細心思想沒有實驗沒有發現,聖人他善於發現善於總結,把他系統的歸納整理流傳下來。


流年似水204840998


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一個現代人每天吸收的信息量,足以超越古代人一輩子,認知層次的差距更是巨大,居然還有人會認為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能在知識上遠勝今人。

學界有個觀點,認為西方哲學是發展的,以古希臘為源頭,以文藝復興為轉折,步入現代文明。相比之下,中國哲學是“起始即高峰”,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就是中國哲學的高點。

這個說法其實多少有一點道理,因為文化的演進,不能離開文化的多元、包容與碰撞。百家爭鳴恰恰是多元的碰撞的過程,很容易產生火花。但在那之後,當中國陷入思想的單一化之後,就陷入了停滯期。當然,如果你認同這一點,那就不要動不動嚷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了,因為一種文化竟然沒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進步,這一點也不光榮。

不過,“起始即高峰”絕不等於一個尊崇儒家的宋代人,在思想和認知上會比不上一個春秋時代的人。原因很簡單,認知能力必然以社會發展為基礎,以社會所能提供的基本知識體系為基礎。同樣道理,人類經歷了工業革命、電子革命和信息革命這三大時代的鉅變,而且都是加速度式的跨越發展,信息獲取和學習方式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基礎上的認知能力,只會遠超古人。

所以,結論有兩個:第一、如果說春秋戰國時代思想家的知識是中國古代的高峰,那意味著中國文化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進步,這一點非常丟人,尤其是跟文藝復興之後的西方相比。第二、不管春秋戰國的思想家在古代的地位如何,相比一個受過基本教育、三觀正常的現代人,他們都是落後的。


葉克飛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多、最了不起大思想家。春秋戰國以後到今天,中國歷史還延續了兩千多年。可是,這兩千多年裡,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的盛況。

(焚書坑儒)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能成為學者,能成為思想家,這個人肯定讀過不少書,見識過不少東西。但是奇怪的是,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大思想家,並沒有讀過什麼書。雖說他們究竟讀過什麼書,我們現在並不完全清楚,因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幹過“焚書”的事情。但是,並不表明那個時候的書就很豐富。因為我們現在從他們的記述中,也沒有找到更多的文獻資料。這說明,不管秦始皇燒沒燒書,他們讀過的書,應該都是不會很多的。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是說,除了讀書外,交遊也很重要。不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確實走過不少地方。但這種走,也主要是在中國的範圍內行走,由於交通所限,並沒有多少人去過外國。一些當下學者認為,老子、墨子這些思想家,可能去過印度、歐洲這樣的地方。但這也不過是一種文化學上的猜測而已(也就是說,根據他們思想和印歐思想的契合,認為思想具有傳承關係),並沒有實際的證據。

再說了,要講走過的地方,咱們現代人走過的地方,比古人走得可是太多了。但是,有幾個人成了思想家呢?

顯然,讀過多少書,走過多少地方,並不是一個人能成為思想家的決定性條件。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大思想家?為什麼後世再也沒有出現過那樣的高度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兩個層面來討論。

第一個層面,為什麼當時會出現那麼多大思想家?

第二個層面,為什麼後世兩千年出現的思想家非常少?

(尊王攘夷)

先講第一層面。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出現那個多思想家,我認為主要是那時候有那樣的需要。

春秋戰國是戰亂時期,各個諸侯國都在努力發憤圖強,想讓自己留存下來,想通過兼併其它國家,佔領其它國家的人們及百姓,讓自己變得強大。到了戰國後期,甚至想把所有的諸侯國都兼併,實現統一中國的目的。

那時候的君王,不像我們現在這些“事後諸葛亮”,我們這些“事後諸葛亮”現在都明白,法家、兵家這些思想,才是壯大自己,統一中國的靈丹妙藥。那時候的君王們都不明白,都在摸索之中。比如,看見齊桓公“尊王攘夷”可以強大,大家都跟著學習“尊王攘夷”。看見晉文公“踐土會盟”可以強大,大家又跟著“踐土會盟”。看見秦穆公“開邊拓土”可以強大,大家就都往外面打。看見楚莊王“問鼎中原”可以強大,大家又反過來,爭相往中原打。總之,都是不斷摸索和借鑑的結果。

當然了,除了借鑑摸索,更重要的是另搞一套,要有自己獨特的治國綱領。

有需要,就有提供。那時候,確實不斷有人向君王提供這些治國綱領。這種提供,包括兩個方面的。一種是更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比如學習堯舜之道、行仁政等等。還有一種是標新立異的,比如絕不能講“王道”,而要努力講“霸道”。相對來說,標新立異的思想,更讓君王感興趣。因此,標新立異的思想就層出不窮地被提出來了。

再一點,一個讀書人,如果你能說出一套標新立異的,讓君王感興趣的思想,那麼,你迅速就可能出將入相,人生得到一個大的改變。所以,標新立異的思想在那時候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了,也有一些讀書人並不願意思考政治,因為對天地的不知情,因為人生苦短,因此,他們更願意思考天地,思考人生,思考人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獨尊儒術)

無論是思考政治,還是思考天地人生,因為完全沒有拘束,大思想家也就因此產生了。

我們再來講第二層面,後世為何很少出大思想家?

根本的原因,是後世進入了王朝社會,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的“獨尊儒術”,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維護國家的統一,都在進行嚴格的思想禁錮。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出現了大量的文字獄,對思想禁錮達到了慘烈的程度。一旦在文字上犯了忌諱,不是死一個人,是株連九族,是上萬人,上十萬人地死。在那樣一種背景下,誰還敢寫出一點點標新立異的思想呢?

有人可能會說,不對啊,後世也有亂世啊。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不都是亂世嗎?為什麼那時候也沒出現什麼大思想家呢?

可能大家並沒有注意,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亂世,和後世的亂世,其實是截然不同的。春秋戰國時期,每個國家都歷經了上百年幾百年,雖然他們也爭戰不斷,但是除了到戰國後期,大多數時候,諸侯國之間爭霸,都是要講道理的。而且因為實施的是分封制,人與人相對要平等一點。因此,國家其實也並不是很亂。而後世的亂世,那些諸侯們都明白“槍桿子裡出政權”,都知道得拼拳頭。再說了,春秋戰國已經提供了足夠的經驗,照著做就是了,不需要再另外想一套思想出來。因此,大思想家就不可能形成了。

(參考資料:《春秋時期的文化轉型》)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值得討論,我說下我的看法。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出現瞭如孔子、孟子、老子、韓非子、莊子等等諸多思想家,整個社會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這些思想家們創立了一系列思想體系,並將自己的思想理念通過授徒和著書的方式流傳了下來,時至今日,他們的很多重要思想仍在影響著中國人的言行,對安邦興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麼這些思想家的知識是從哪裡得來的呢?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

1、從書本中來,從先人的經驗總結中來。

思想體系是個系統工程,得來或許只是偶然間,可是驗證其優劣則需要漫長的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知道這種思想正確與否,這就要談到知識的延續性問題了。

縱觀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思想家,他們無不是飽讀詩書,在身份上大都屬於士族,他們有充分的條件接觸到在他們之前的先人們撰寫的書籍,以及他們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經驗,這對於這些思想家後期的成功意義重大。

比如老子,他的身份是一個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圖書打交道,在總結先人經驗的基礎上,他創立了道家學說,主張“無為而治”,並寫下了曠世奇書《道德經》,現在他的很多思想在人們的生活中仍然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孔子之所以能夠創立澤被後世的儒家學說同樣離不開這個途徑。

孔子出身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貴族的血統使得他有先天的條件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加之後期他的求學和努力,這些都為他創立新思想奠定了基礎。

2、社會的動盪、思想家主動的探索和實踐。

如果說書本上的知識,先人的經驗是思想家們成功的基礎,那麼社會的動盪,思想家們主動的探索和實踐就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動盪的時期,在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裡,在中國大地上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大毀滅、大創造、大轉型,各種思潮在這期間相互碰撞,相互鬥爭,舊的法制不斷被推翻,新的思想不斷在建立,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思想家們有了用武之地,他們的各種思想得到了充分的檢驗。

那些被實踐認可的思想被保留了下來,而那些被事實證明存在缺陷的思想被淘汰了,因而思想家們的各種思想學說在動盪的社會中發源,同時又在激烈的鬥爭和實踐中接受考驗,在這種大浪淘沙的篩選裡適應現狀的思想學派保留了下來,繼而綿延千年,繼續為中華民族服務。

至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現代人無法趕超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我想這主要與時代背景有關,在和平年代,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與自身有關的事情上,掙錢、消遣、娛樂,沒有誰會像歷代先賢們那樣胸懷天下,上下求索,尋求治國安邦,解決社會矛盾的途徑了,因而自然無法與以前的思想家們相提並論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同時希望認識結交更過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