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的稷下學宮辯論開創了諸子百家文化大繁榮,當今社會是否可以成立類似組織呢?

新聞報道署署長

此題很有價值,然言不可深,且簡略作答——

戰國末期,各大國競爭,關係到生死存亡。當時的社會思潮,已經嚮往一統,而且意識到,天下必將重歸統一,只是不知將由哪個國家來兼併六國。彼時的齊、楚、秦等國,都有這個實力,秦昭襄王和齊湣王還同時稱過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帝”比周王已高出一級)。只是迫於形勢,後來這兩家自稱的帝,都主動取消了帝號。但這兩家實力強大的國家的爭立舉動,已暴露了歷史發展的方向。

為了自存,也是為了防止滅亡的命運,一些大國紛紛採取措施,大力招攬人才(當然,隨著人才的大量湧入,也產生了不小的矛盾,秦國一度頒發逐客令就是一個例子),但手法各異,最典型的是三家:北方燕國以財富招(其國築有黃金臺,“客”來了就有表示),秦國以官爵招(來了有官做,立功可封爵,也就是今天所說的“事業留人”吧,看來最有吸引力),而齊國以學術招,來者可自由立言,揚天下知名。

(學宮所延學者,總計可達千人以上。這些學者可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的!/皇帝不稱朕)

齊國在齊威王(他是第一個稱王的齊國君主)時,出於爭霸的需要,于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的稷門東側設立學宮,招攬天下學術異能之士。稷下學宮確實招攬到不少傑出的人才,比如孟子、荀子、鄒子(鄒衍)等大師,都曾在這裡著書講學。

從各國所延請的人才來看,齊國對學術型人才比較有吸引力,而秦、燕則對實踐型人才更有吸引力。比如荀子是講學的大師,他去了臨淄,而他的兩個有名的學生,李斯和韓非,卻去了秦國。這就是:立言的,奔齊;立功的,赴秦。也有幾地來回跑的,哪裡適合就到哪裡去,人才流動性極大。比如發明“五德終始說”的鄒衍(不瞭解此人的,可以回憶香港古天樂版《尋秦記》裡琴清姑娘的老師鄒老夫子,便是他了;鄒衍說的中國第一位帝,即五帝之首的黃帝,據顧頡剛先生研究,也是齊地產生的人物),先在齊國,後來就去了燕國,燕王以師尊之。孟子也在齊、魏兩地流動過(《孟子》中的那位梁惠王,其實就是魏王)。

(鄒衍,齊國人,陰陽學家/皇帝不稱朕)

對人才吸引力的不同,導致各國出現不同的政治生態:秦國武力和體制皆強大,但思想遠不如齊國活躍(中國最早的“誹謗族誅”,即以言論罪的案例,就發生在秦國)。此外的楚國,十分落後封閉,最不可言,原“三晉”之韓趙魏,疲於奔命,不暇其他,則不必言。

齊地近海,得風氣最自由,素來以思想活躍著稱。齊魯之地不單是儒家的大本營,儒學勢力強大,管子學派、黃老思想(皇帝不稱朕案:黃老之黃為黃帝。據顧頡剛先生研究,被稱為中華開國帝王的黃帝,就是在齊地被創造出來的)也有很大影響力,這裡還是神秘學的發源地,流行方術神仙之學。比如前文講到的鄒衍,他是學儒出身,後改修陰陽,成為一位陰陽學家,他發明的“五德終始說”,在秦統一後成為解釋王朝更迭的重要理論工具(秦為水德,漢為火德等等)。在齊威王以降三代齊王(威、宣、愍)的操持下,齊國學術大盛,我們常說的“諸子百家爭鳴”,主要體現在齊國,齊國的國勢也呈現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在齊湣王被弒後,齊國國力大衰,失去了爭帝的實力,而稷下學宮也就衰落了。

(齊湣王有霸王之志,然舉措頗多失誤,遂為秦燕五國聯軍所破,從此一蹶不振/皇帝不稱朕)

由此我們可以進行一下總結:

首先,稷下學宮的設立,有著直接的政治目的,學術說到底還是為政治服務的(請看《孟子》裡講的,全是勸導君王的話)。可見政治影響學術的傳統,自先秦即然,但政治與學術之關係,與秦之後卻大不同。

其次,齊國特別重視人才,對學者以禮、以師相待(燕國亦是如此,後燕齊交兵,幾乎滅齊),如湣王時:“(學宮學者)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這是真正地尊重人才。與之相比,秦國則始終對各國賓客懷有一種不信任的態度,視之為客,而非師。


第三,稷下學宮的學者們,門派不同,彼此有相攻的情形,但齊國絕不壓制某一學派(用不用是另一回事),或特別扶持某一學說(如黃老之說),也不規定學者應如何展開研究,令“百家”真能做到暢所欲言,而來自各國的學者們則無不盡其能,紛紛獻策,以試圖以其理論影響國家的治理與發展路徑之選擇,遂造成一種蓬勃向上的氣氛。

讀者若對稷下學宮有所想象,可以此三點為參照。


皇帝不稱朕

戰國時期,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征戰,互相較量。國君都在尋求可以使自己國家強大的學術,這就給諸子百家發展空間。每一種學術都相信自己的學術才是最好的治國理論,可以強大國家,結束亂世。但是這學術不是光自己說的,還要讓國君知道,讓天下的學子知道,只有讓他們理解了自己的學術,知道自己的學術可以強大國家。他們才能讓自己學術成為顯學,才能招收學子,讓自己學術傳承下去。所以各個學術方面的大宗師在稷下學院進行辯論。以辯論的方式讓各個國家君主接受自己的學說,讓學子來到自己的學院。學術之間的碰撞也擦出文明的火花,讓各個學說查漏補缺,吸收別家的學說,不全自己的不足,所以有百家文化的大繁榮。



再說說現代,各種學說在網絡上都可以找到,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各個話題的辯論,談論。這就無形中把全球的網民都變成了稷下學宮中的學子和大師。每個人都可以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可以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專家教授可以和全球各個大師交流,從而得到更多的知識。我想,這就是我們現代的稷下學宮,隨便在網絡上引起一個熱門話題都可以進行全民大討論。我想這難道不比戰國時期的那一兩千人的辯論來的激烈?難道我們每天接觸那麼多知識和眼界,還比不上戰國時期那一個個只讀幾本書,只瞭解方圓千里的學子嗎?



所以說我我們現在不是不想成立稷下學宮辯論,而是我們早就已經有了。我們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走近科學》《成語大會》,網絡上的各種辯論。這都是當今社會的稷下學宮辯論



做最好的自己159357

稷下學宮辯論的前提是已經有了諸子百家。而諸子百家形成的原因又與東周時期社會分裂有關。從這個歷史背景來看,目前社會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至於各種各樣的民間和官方學術論壇,實際上普遍存在。但是促進學術發展的效果不佳。原因很複雜。既有學術界本身的原因,也有整個社會現實的原因。涉及的方面很多,很難在這裡簡單的用幾句話解釋清楚。

至於學術繁榮,不是單純靠辯論就可以實現的。當代學術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現在的學術是高度專業化的。這就使得個人治學實際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通過團隊進行治學勢必會增加學術的研究成本,這就使學者對於學術資助方形成了必然的依賴。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由學術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當代學術呈現出了明顯的功利化特徵。要扭轉這個趨勢,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尤其是在資本和學術本身之間形成一個平衡。辯論是不能實現這一目的的。


zyb38537240

當今社會知識的獲取渠道,太多了。

對大多數人普通人來說,對財富的追逐,大大超過對知識的尋求。

平常的知識,互聯網上應有盡有。高深的知識,獨有的知識。為國之重器,密不能宣。

而且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組織,國際上的,國內的,省市的。層層如網,階梯等級分明。以專精為尚,講究高,精,尖。

既使再造學宮,也無當年勝景。

時移世遷,俱不復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