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博士讲海洋

贝类


贝类是带壳的软体动物,已知的种类不少于10万种。除化石种类外,现存在的软体动物约有8万种。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新碟贝


新碟贝属于原始的软体动物,是软体动物的“活化石”,具有一个扁圆形的贝壳。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1952年,在太平洋沿岸哥斯达黎加附近深海中(3570米),第一次采到了新碟贝的活体标本。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火焰贝


火焰贝属于双壳类软体动物,其贝壳尤为罕见——贝壳里面呈现红色,壳口处有许多火焰般的触手,中间肉体部分还有两条发光体,如霓虹灯般闪烁。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两壳张开时,火焰贝就如同一团红色的火焰,在海底“燃烧”。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珍珠贝


很多贝类都能产生珍珠,但产量大、质量好的当属珍珠贝产的珍珠。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珍珠贝种类很多,有珠母贝、大珠母贝、马氏珍珠贝等,在中国福建、广东沿海十分常见。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拓展


珍珠是如何产生的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软体动物般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部分,体外的贝壳及珍珠都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当砂粒等异物进入外套膜与贝壳之间,会刺激外套膜细胞分裂、内陷,形成珍珠囊。珍珠就在珍珠囊中形成。


扇贝


扇贝属双壳类软体动物,有400余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海域,在热带海域分布最多。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扇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海味珍品。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牡蛎


牡蛎属双壳类软体动物,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锌,被称为“海里的牛奶”。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但牡蛎不宜生吃,因为它携带有病原体,可能会引发胃肠炎、败血症等疾病。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库氏砗磲


库氏砗磲也叫大砗磲,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库氏砗磲宽可达1.3米,是最大的双壳贝类动物。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一扇大的砗磲贝壳,可以当作婴儿浴盆。大砗磲的壳表面白色,粗糙并生有5条强大的肋,大壳边缘共生着海藻。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鲍鱼


鲍鱼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贝壳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因而也被称为“海耳”。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鲍鱼是中国传统美食,位居海味珍品之冠。


鲨博士讲海洋 | 贝类




贝类是带壳的软体动物,有着坚硬的外壳保护着柔软的身躯,不仅有双壳类还有单壳类。许多贝类是我们在生活中能见得到的,比如鲍鱼,大家买回家的时候可以研究研究它的结构哦!


关注鲨博士,下期带你认识腹足类软体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