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大刺客是谁,他们分别又刺杀了谁呢?

第一军情


四大刺客当然不是长空、飞雪、残剑、无名!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四大刺客应当是专诸、豫让、聂政、荆轲。刺客列传还有一个叫曹沫的刺客,但是他的事迹宣传不到位,不是很出名,所以五大刺客变成了四大刺客。

专诸刺僚的故事家喻户晓,说的就是专诸用鱼肠剑击杀吴王姬僚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后,要求吴王僚出兵攻打楚国;吴王僚认为伍子胥让吴国攻打楚国只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于是就不同意攻打楚国。伍子胥知道吴王的弟弟姬光想当吴王,就支持姬光派人刺杀吴王僚,于是两人就派专诸去杀吴王僚。据说专诸将鱼肠剑藏在蒸鱼之腹,在上菜时用鱼藏剑击杀了吴王,自己也被侍卫砍成了肉酱。姬光就是春秋霸主吴王阖闾,他当了吴王后封伍子胥为上将军,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豫让是三家分晋时智伯的门客,当时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把晋国最大的封主智伯给杀了且瓜分其土地民众。赵家的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智伯的头砍下来,肉去掉,把头骨做成酒杯来装酒喝。豫让对外人说“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我一定要杀了赵襄子为智伯复仇。于是豫让自残其身,毁容改音去侍奉赵襄子,以便找机会刺杀赵襄子。最终还是赵襄子被豫让的忠义感动了,把外袍脱下来让豫让刺杀以示为主报仇,之后豫让自杀而亡。

聂政是一名剑客,在齐国居住,以屠猪宰狗为业。韩国的严仲子得罪了丞相侠累,于是逃亡到齐国,他找到聂政要求他去刺杀侠累。严仲子给聂政一家金银无数,又侍奉聂政的母亲如同自己的母亲,还安排了聂政姐姐的婚事。聂政母亲去世后,他仗剑杀入韩国丞相府,数十名侍卫都被他砍瓜切菜般的解决了,然后一剑刺死了韩国丞相侠累。之后丞相府无数高手追杀聂政,在大街上恶斗数场,最终聂政力竭自尽而亡。

荆轲的故事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因此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专诸刺吴王姬僚,豫让刺赵侯赵襄子,聂政刺韩国丞相侠累,荆轲刺秦王嬴政。此四在刺客以一人之命刺杀王侯将相而成名,也反应了我国古代的侠义精神。


大秦铁鹰剑士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盛传的有“四大美女”、“四大名著”等,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又是谁呢,他们又干了什么“英雄”事迹呢?

出场一:专诸。

他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人,居住在阳山一带,靠着为别人杀猪维持生计,本来他或许会默默无闻的杀猪一辈子。但有一天他正在和别人打架,他的母亲喊他回去,他立马停止打架跑回了家中,这一幕正好被伍子胥发现,认为他是一个很听话的人,并与他交好。吴国的公子光想刺杀他的哥哥公子僚,让伍子胥举荐一位,伍子胥就举荐了专诸。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刺杀计划:把鱼肠剑藏于鱼肚子之中,把公子僚请来赴宴,然后专诸借着呈献烤鱼的机会,趁机刺杀公子僚。而最终的结果与计划基本一致,虽然专诸在当场就被杀死,但公子光却成功的夺取了王位,就是著名的吴王阖闾。

出场二:要离。

要离也是春秋时期吴国人,以捕鱼为生。生的身材瘦小,但他却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剑术高手。自从吴王僚被刺杀后,阖闾称王,吴王僚的公子庆忌逃脱。

由于公子庆忌长得高大威猛,身手敏捷,有万夫不当之勇,吴王阖闾日夜忧虑,怕庆忌来报复自己。这时候伍子胥又给吴王推荐了要离,就同吴王上演了一场苦肉计,砍掉了自己的右臂,并让吴王杀掉了他的妻子,这样获得了庆忌的信任,最终成功刺杀了庆忌,维护了吴国的稳定。

出场三:聂政。

他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著名的侠客。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与韩国宰相侠累结仇,就逃到了濮阳,听说聂政专为人排忧解难,就与聂政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请求聂政为自己报仇。聂政在母亲亡故三年后,独自一人提剑去韩国都诚阳翟,以白虹贯日的气势,刺杀侠累于台阶之上,又杀了侠累的护卫几十人。因害怕连累和自己长得很像的姐姐,就自毁面容,掏了双眼,最后自杀身亡。而她的姐姐过来认得是她弟弟的尸体,痛哭万分,最后撞死在她弟弟的尸体跟前。

出场四:荆轲。

战国末期卫国人,喜欢舞文弄剑,为人也很慷慨侠义,他在游历燕国时被燕太子丹拜为上卿。秦灭赵国后,兵锋直指燕国,燕太子丹深俱秦国的兵威,就准备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由于燕国即将面临着亡国之痛,在易水岸边送荆轲入秦的时候,众人场面十分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荆轲在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的宫中很隆重的召见了了荆轲,荆轲准备在呈献燕国地图时用藏于地图中的匕首刺死秦王,结果图穷匕现,没有刺中秦王,而被秦王的护卫杀死。


第一军情


历史上四大刺客有两种说法,很多答友都回答的很详尽了,我这里还想说一说,因为看到这个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千秋英烈传》,一共八个部分,专门讲类似刺客的这种侠士的故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近代,情节跌宕起伏,侠义精神突出,各种明星大腕精彩演绎,看了让人热血沸腾,除了配音有点小缺陷,可以说十分完美的电视剧。单单明星就有刘德凯、关咏荷、郭晋安、钱小豪、袁洁莹、关礼杰、林国斌等等,大部分是悲剧结尾,充分表现了侠士刺客的悲壮人生。里面就讲述了四大刺客中的两位,荆轲和聂政,专诸跟豫让没有演绎。

荆轲刺秦王,这一段在语文课本里都写过,燕太子丹想杀秦王,看中了荆轲,为啥看中他呢,倒不是说荆轲武艺多么出众,而是因为荆轲心理素质最好,不然见了秦王吓得哆嗦,武艺再高也没用。谋士田光跟太子丹说了一堆勇气的理论,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荆轲就是那神勇之人。为了请荆轲,可以说不择手段,荆轲说句千里马肝美,丹就挖了千里马肝,荆轲赞美美人手好看,丹就剁了手给荆轲。后来荆轲终于答应了,带着骨勇之人秦舞阳一起,假借看地图给秦王,荆轲不愧神勇之人,秦舞阳都吓得没人样了,荆轲还能笑着替他解围。后来刺杀失败,荆轲身死,丹也没有好下场。不过在剧中演绎的情节更多,里面丹为了拉拢荆轲,献上了自己妹妹,后来妹妹爱上了荆轲,荆轲死后,她也随着在江上自杀了,配乐响起,特别悲壮。


第二个是聂政杀侠累。因为韩国大夫严仲子被侠累迫害,所以找到了聂政想报仇。那时候聂政有母亲要养活,还有姐姐未出嫁,所以没答应,但是严仲子给他很多钱他也不要,母亲死的时候严仲子亲自主持葬礼。聂政终于被说服了,守孝三年后杀了侠累,然后被人围攻,为了避免连累别人,聂政自毁容貌自尽。但是他姐姐知道他,仍然跑去认识,而且大声对旁人说出事情经过,让人知道聂政威名,最后自尽在聂政身旁。

剧中演绎要复杂的多,剧中聂政本来就是侠累杀手,后来脱离组织,找一地方养活老母姐姐,而这个姐姐不是亲姐,和他互有情愫。严仲子还是拉拢聂政,但是聂政因为有家人,坚决不答应。后来严仲子想了一毒计,找人杀了聂政老母嫁祸给侠累。聂政大怒要杀侠累,但是顾忌姐姐情分,怕她无人照顾,姐姐自杀成全聂政,最后聂政杀侠累时发现严仲子才是真凶,杀了严仲子以后在姐姐墓前自尽。

再有一个刺客就是专诸,吴国公子姬光对他们大王僚不服,想杀了他。伍子胥给他举荐了专诸,这僚喜欢吃烤鱼,于是众人想了个计策,借机献鱼,把剑藏鱼肚子里刺杀。于是,专诸专门学了三年烤鱼,又有专人打造好一把锋利短剑,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杀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僚的侍卫剁成肉酱。姬光自立吴王,也就是阖闾,也是那个吴王夫差的老爹。

还有一个是豫让,不同于其他几个被人推出去做刺客,豫让是自愿的。豫让本来是晋国当门客,不受重用,直到遇到了正卿知伯,知伯对他敬重。后来知伯攻打赵襄子,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一起把知伯灭了,自此以后开始三分大国晋,也就有了战国的韩赵魏三国。那豫让想到了知伯好处,就要报仇,刺杀赵襄子,那赵襄子看他是个义士,开始就饶了他,但是豫让不死心,毁容吞炭,再次刺杀。赵襄子这下不能忍了,说你豫让跟知伯前也跟过别人,知伯灭了他们你不报仇,我灭了知伯凭啥你就跟我较劲?豫让又说了段很有名的话:别人以众人待我,我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待我,我国士报之。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啊。豫让杀不了赵襄子,就说刺赵襄子衣服几下就当报仇了,赵襄子敬重他,还真的脱衣让他刺。最后豫让自杀了。

除了这四大刺客,有的还说一个刺客是要离,这也是那阖闾找来的刺客,他杀了僚不够,还要杀僚的儿子庆忌。为了博取庆忌信任,要离害了自己的妻儿,刺杀庆忌时,遭到了庆忌反扑,但是庆忌非但不记恨他,还放他走。要离十分悔恨,最后自杀。

古代的四大刺客故事都很悲壮,即使刺杀成功,也都要自杀收场,而利用他们的人往往成王称霸。刺客一路,就是一条不归路。


一览众河小


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聂政、要离、专诸。荆轲刺秦王,聂政刺侠累,要离刺庆忌,专诸刺吴王,这四位大刺客,除了荆轲失败之外,其余三人都成功了。

1、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脍炙人口的刺杀事件了。

荆轲为人慷慨仗义,在燕国游历时,被燕太子丹相中尊为上卿。秦国发兵燕国时,燕太子丹深知自己打不过,于是派荆轲前去刺杀秦王。燕国此时已出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大家都知道这一去生死未卜,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众人在易水河边送荆轲的时候,心情都十分沉重。到了秦国后,秦王大摆盛宴接待荆轲,荆轲原计划在向秦王献燕国地图时刺杀他,可谁知

匕首刚拿出来就被逮住了,刺杀不成反被护卫杀死。

2、聂政刺侠累

魏国人,是一名江湖侠客。据说韩国有位大夫名叫严仲子,与当朝一位宰相发生了矛盾,于是逃往濮阳,听说当地有位侠客聂政专为百姓排忧解难,于是与聂政交好,希望他能替自己报仇。而聂政果然做到了,他在母亲去世三年后,独自来到都城找到宰相侠累,将其杀死,并杀了侠累数十名护卫。事后聂政也后怕,为了不连累家人,尤其是与自己长相相像的姐姐,自毁容貌、挖去双眼,最后自杀,他的姐姐得知后悲痛万分,一头撞死在弟弟尸体前。

3、要离刺庆忌

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有名的剑术高手,以捕鱼维持生计。阖闾称王后,将吴王僚赶尽杀绝,但公子庆忌侥幸逃脱,阖闾日夜担心庆忌会回来报仇,于是和要离上演了一场苦肉计,杀了自己的妻子、砍掉自己的手臂,来获得庆忌的信任,并最终成功刺杀庆忌。

4、专诸刺公子僚

吴国人,靠杀猪为生。本是会碌碌无为的过一生,可某天他与别人在街上打架,期间他母亲喊他回家,他立刻停止打架赶回了家。而这一幕恰好被伍子胥看见,伍子胥认为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于是和他结交。当公子光预谋刺杀公子僚时,伍子胥就推荐了专诸。他们计划请公子僚前来赴宴,期间会上一道菜烤鱼,将匕首藏于鱼腹中,趁向公子僚献鱼时刺杀他。计划进行的很顺利,只不过专诸也当场意外死亡。


老照片


前几天还回答了一个关于“四大xx”的问题,今天再看到这个问题,才发现还漏了个“四大刺客”,那“四大刺客”都包括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四大刺客是指专诸、要离、聂政、荆轲四人。

专诸————鱼腹藏剑刺杀吴王僚



专诸,春秋时吴国堂邑人,他是屠户出身,英勇有力,而且侍母极孝。

当时吴公子光想要杀了吴王僚自立,伍子胥便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之时,与专诸合谋,以宴请吴王僚为由,以匕首藏在鱼腹之中要进献为掩护,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也因此自立为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吴王阖闾。

要离————刺杀庆忌



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人,他生得身材瘦小,仅仅五尺余,虽形容丑陋,但却有有万人之勇,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击剑能手。他不仅能武,而且还能文,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足智多谋,以捕鱼为业,家住无锡鸿山山北。他之所以能被列入“四大刺客”,还与其刺杀庆忌有关。

上文说到专诸刺杀吴王僚,之后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在这期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卫国,并且此人厉害非常,在吴国时就是第一勇士,到了卫国后又招兵买马,伺机报仇。

阖闾因此忧思异常,那怎么办呢?要离这时候就隆重登场了。他采用苦肉计,先在与阖闾斗剑之时刺伤阖闾的手腕,又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为了逼真,还让阖闾杀了他的妻子。也因此他获得了庆忌的信任。

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船,要离趁庆忌在船头畅饮之时,趁机刺杀了庆忌。刺杀成功回国后,要离自刎而死。

聂政————刺杀侠累姐弟忠烈



聂政,轵邑深进里人。春秋末年,韩国大夫严仲子受侠累的迫害流亡他国。他欲寻侠义之士刺杀侠累,就找到了携母及姐隐迹于齐国的聂政,并把他视为知己,对待他的母亲也是恭敬异常。

因此,在聂母辞世、聂政的姐姐出嫁,聂政没有后顾之忧后,只身去韩国为严仲子报仇。 当时聂政仗剑直入韩府,诸多甲士反应不及,他以白虹贯日之势杀死了侠累,又击杀了数十名卫士,为了不连累姐姐,临死之前还以剑尖划破面颊,剜出双眼。


之后她姐为了不使聂政的英名埋没,道出聂政的姓名后,自杀在了聂政的尸体旁。

荆轲————图穷匕见刺杀秦王



相比其他三个,这个大家应该熟悉的多了吧!

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公元前227年,他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

他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临行前,还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的句子。他与秦武阳入秦后,在咸阳宫受到了秦王的隆重接见,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地区的地图之时,取出了藏在里面的匕首刺杀秦王,却没有刺中,在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又被侍卫所杀。

四大刺客,三个都成功了,为什么没有成功的荆轲也被列入了呢?我想更多的还是与他的气节有关吧!

一家之言,出错之处,望请指正;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补充,不胜感激!

我是逗号先生,感谢大家阅读!


逗号先生


历史上,行侠仗义的人很多,比如西汉的郭解,唐初的虬髯客、红拂女,他们敢冒生命危险杀富济贫,为天下人铲除奸凶,惩恶扬善。


但他们不是刺客,刺客一般是重信重义,为报知遇之恩,不惜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刺客往往不关心自己的行动对天下百姓是否有利,他们的侠义之行与侠客相比偏狭义。

但是历史上也有几个刺客的事迹特别突出,比如专诸、要离、聂政、荆轲,被誉为“四大刺客”。

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下面按时间顺序逐一陈述:

一、专诸刺吴王僚

专诸是一个屠户,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

春秋末期吴王诸樊有意传位给四弟季札,所以故意不立太子,希望把王位依次传给三个弟弟,想最后传到季札手里。

三弟吴王夷昧死后,季札避让而不继承王位,于是夷昧之子僚自立为王。诸樊之子姬光为争夺王位,质疑僚的王位的合法性,伺机夺取。

恰逢伍子胥介绍专诸,于是公子光派他刺杀僚。专诸因母亲健在,犹豫不决,其母听说后自缢以成全义举,专诸这才下定决心。


一日,专诸以厨师的身份,给吴王僚献鱼,把匕首藏于鱼腹中,到王僚面前,抽出匕首向王僚猛刺,匕首透过三层重甲,王僚当即死亡。

专诸也在侍卫的乱刀围攻下英勇就义。

二、要离刺庆忌

吴王僚死后,公子光即阖闾登上王位,王僚的儿子庆忌知道自己是阖闾的心腹大患,留在吴国必然遭来杀身之祸,于是逃往卫国。


庆忌武艺高强,勇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用,因此阖闾整日忧心忡忡。伍子胥再次帮助了阖闾,他物色了一名勇士,名叫要离。


为了让要离接近庆忌,伍子胥与阖闾精心设计了一场苦肉计——断其右臂、杀其妻子。

逃到卫国的要离终于得到了庆忌的信任,并成为庆忌的心腹。

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乘一条战舰。要离乘庆忌在船头畅饮之际,独臂用利器刺中庆忌心窝。


英雄惜英雄,庆忌让侍卫放走了要离。后来庆忌因伤势过重而亡。要离回吴国后,拒绝封赏,在吴国殿上自刎而亡。


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告诉吴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是感谢庆忌的知遇之恩,所以他只有死了,凄凉而又悲壮。

三、聂政刺韩累

韩国大夫严仲子受到韩哀侯的宠信,而遭到韩傀的嫉恨。严仲子害怕韩傀加害自己,于是逃离韩国,寻找侠士为自己报仇,后来在齐国结识了聂政。


聂政为人侠义,因杀人除害,携母亲和姐姐逃到齐国。后来聂政母亲去世,严仲子助聂政葬母。

聂政守孝三年后,孤身赴韩为严仲子报仇,以答谢他的知遇之恩。聂政仗剑直入韩府,不待侍卫反应过来,已将韩傀刺于剑下。


侍卫回过神一齐围攻聂政,聂政击杀数十人后,难逃重围。


聂政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为不连累姐姐,自毁容貌,壮烈赴死。


姐姐聂荌在集市见到弟弟的尸体后,不愿苟活,和聂政一同就义。

四、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年的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来四方游历,结识了许多豪杰志士,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


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


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

以上就是古代历史上四大刺客的事迹,他们惊心动魄的壮举千古流传。


荒海拾书


刺客这个词,总是能和侠义精神联系在一起。

每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也总能成功吸引世人的目光。不管是刺杀的对象,刺杀的手段,甚至是刺杀的武器,都能成为后人浮想联翩的对象,更不用说那惊天其泣鬼神的壮举和玉石俱碎的结局了。

最先将刺客记入正史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专门辟刺客列传一篇,以记这一群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

《史记》书影

所谓的四大刺客,分别是春秋吴国人专诸;春秋吴国人要离;战国魏国人摄政;战国末卫国人荆轲。

历史总是充满了意外的惊喜,上述四人,名声最显赫,也最为后人所知的当属荆轲。然而正是荆轲此人,并没有像其他三位刺客一样顺利完成任务。专诸替吴王阖闾刺杀了公子僚,要离帮吴王阖闾除掉了公子庆忌,聂政也为严仲子刺杀了侠累。而荆轲备受燕太子丹的赏识,各种支持他的刺杀计划,然而最终还是刺秦未果,反被杀死,还连累燕国也因此的亡国。

也许完不成任务的刺客属于少数吧,荆轲刺秦的故事就这样广为流传。

纵观《史记 刺客列传》,荆轲的事迹占了一半的篇幅,确实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失败的刺客,竟然如此受太史公青睐!

再次回到荆轲刺秦的历史场景,行刺前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樊於期的人头;督亢之地图;千金之资币物;徐夫人吹毫而断、沾血立死的匕首,这都是燕国举国之力的强大支持。而再看秦国朝堂上荆轲的表现。图穷见匕之后,荆轲左手拉着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行刺,然而还没有近身,秦王就跳起来,扯断了衣袖,没有刺成。秦始皇因为背的剑太长,一时慌张拔不出来,只好围着柱子转,荆轲追着转,仍然没追上。大臣惊愕不知所措时,秦始皇的侍医用随身带的药囊阻挡了荆轲,秦王才得以拔出剑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不能走之后,就把匕首投出去刺秦王,然而依然没有击中。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失误了。

再结合荆轲被太子丹奉为坐上宾之前,曾游于榆次、邯郸,分别与盖聂论剑、与鲁勾践博,皆败而逃。由此可知,荆轲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刺客,要为燕刺秦失败这一事实负主观责任。

而太史公之所以浓墨重彩将之载于史册,恐怕与将项羽记入本纪一样,是一种对失败者的同情之心。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后人记住了这个悲情的刺客。


附文:《史记 刺客列传》荆轲刺秦选段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

熊二History


四大刺客指史书中记载的刺客。《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

1、荆轲刺秦王(国仇,失败被杀)


2、要离刺庆忌(国仇,成功后回吴国自杀)

3、聂政刺侠累(报离乡之仇,成功后自杀)

4、专诸刺王僚(扶主篡位,成功后被杀)。

(另有一说是:豫让行刺赵襄子,没有要离)


壹号观察


四大刺客在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为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另一说为专诸、聂政、要离和荆轲。这里涉及到了5个人,下面我来简单介绍每个人的事迹。(排名不分先后)



①专诸——鱼腹藏剑刺王僚(成功)

吴国公子光想要杀了王僚自己自立为王,于是伍子胥向他推荐了专诸。

事发当天,公子光宴请王僚,其实也就是“鸿门宴”,想在宴席上杀了他。

在宴会开的正欢的时候,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里,出来为王僚献菜。等走到他身前,专诸突然撕开鱼腹,拿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当场毙命,然后专诸被他的的亲信杀死。

②要离——悲情壮士刺庆忌(成功)

公子光阖闾登王位后,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了卫国。这个人太厉害了,在吴国号称是第一勇士,于是便成为了阖闾的心头之患。

于是阖闾决定寻找勇士去刺杀庆忌,伍子胥推荐了要离。要离用苦肉计,先是斩断了自己的手臂,后又让阖闾杀掉了他的妻子,去投奔庆忌去了。庆忌打探一番之后,对要离深信不疑,把他看做自己的心腹,常伴左右。

后来在庆忌出征吴国途中,被要离找到机会刺中。左右要杀要离时,被庆忌阻止,在庆忌死后要离回到吴国,在金殿上自刎而死。

③聂政——尽罢忠孝杀侠累(成功)

当时,韩国大臣严遂与相国韩傀(字侠累)结下冤仇,他到齐国去找聂政刺杀侠累。严遂多次登门拜访,后聂政与他成为知己。但聂政仁孝,希望奉养他的老母亲,当时没有答应严遂。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聂政为母亲服孝三年,并把他的姐姐嫁了出去。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就只身去韩国为严遂报仇。侠累身边的侍从很多,聂政不管不顾,直冲而上,在重重守卫中击杀侠累,并砍杀左右数十人。

最后,因为怕连累自己的姐姐,就自我毁容后自杀了。

④荆轲——图穷匕见刺秦王(失败)

秦国灭赵国之后,兵峰直指燕国,太子丹十分害怕,决定派荆轲到秦国去行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荆轲与助手秦舞阳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秦国叛将)的首级,前往秦国。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但秦舞阳被秦王气势所震慑,完全失了方寸。

在交验樊於期首级,献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荆轲刺向秦王但是没有刺中,秦王反应过来后拔剑把他砍成重伤,后被秦国侍卫杀死。

⑤豫让——漆身吞碳杀赵襄子(失败)

豫让在智伯的门下被尊为国士,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定刺杀赵襄子。

他混进宫廷里,企图借整修厕所来刺杀赵襄子。可是赵襄子有所警觉,于是豫让被捕,但是被释放。豫让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在全身涂上漆来改变自己的相貌,吞下碳来使声音变哑,第二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的马却突然惊了,他的计划再次失败。


故影醉梦


根据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很多刺客,大家所熟知的都有聂政,荆轲,要离。其实历史上四大刺客中还有一个叫专诸。

他们的主要事迹有:

1.荆轲刺秦王

这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一个历史事件了。荆轲在燕国之时被燕太子丹所重视,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

秦国发兵攻打燕国,燕太子令荆轲去行刺秦王,打算赌一把,万一成功呢。但是这个行为太冒险了,大家都知道荆轲此行生死未卜,如果失败了,燕国更有灭顶之灾。但是果然不出人之所料。

荆轲准备向秦王进献地图之时趁机杀死他,结果事情败露,荆轲被当场杀死。

2.聂政

聂政可以说是个江湖侠客,从小就有一股侠肝义胆,只因为自己弄出了人命,所以不得不逃奔别国。韩国韩仲子与韩国宰相有嫌隙,就与聂政有了很好的关系,让聂政替自己报仇。聂政于是把韩国宰相杀掉,又怕连累家人,于是自毁面容,自杀身亡。

3.要离

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人,虽然生的瘦小,但是剑术了得。后来吴王僚被杀,阖闾称王,吴王僚的儿子逃跑。阖闾生怕日后庆忌报复,后来有人向他推荐了要离。

他与吴王上演苦肉计,获得庆忌的信任,最终杀死了庆忌。

4.专诸

他也是春秋时期的人,靠杀猪生活。后来被伍子胥发现,他是个尽忠之人,于是推荐给了阖闾刺杀吴王僚。最后,他们决定把剑藏在鱼肚子里,趁给吴王僚献鱼的机会,杀了吴王僚。阖闾顺利成为吴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