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羅湖醫改一直備受矚目,為全國醫聯體建設提供了廣東樣板

強基礎、保健康,做實做大社康中心

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等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正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


近日,記者獨家專訪了羅湖醫院集團孫喜琢院長,據他介紹,集團以“醫聯體”的形式立體式參與此次疫情防控。

——羅湖醫院集團旗下的醫學檢驗實驗室是深圳首批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驗室之一,每日檢測量400例左右,最高超過了1200例,是羅湖區此次為深圳疫情檢測所做的貢獻之一。

——羅湖醫院集團31家社康中心更是投入801名醫務工作者,為一線防控最大化地投入了力量。

——羅湖醫院集團抽調200名醫護人員組成企業疫情防控醫學指導團隊,助力企業做好復產復工,還會同羅湖區疾控中心編制了《企業復工疫情防控指引手冊》,並通過企業平臺進行線上直播,講解手冊內容,增強企業員工對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瞭解。

——另外,2月4日上線的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共有上千名醫生24小時不間斷為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的居民,免費提供線上問診服務,而在線下,還為市民提供家門口的抽血、拍X光片、B超以及送藥上門服務,大獲百姓稱讚。


社康、醫學檢驗實驗室與互聯網醫院全方位投入一線戰疫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31家社康800餘位醫護工作者投入一線

“三位一體”小組發揮重要作用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 蓮塘社康中心醫生到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家中開展隨訪

“疫情防控重在黨委政府重視,聯防聯控,基層互動,強化預檢分診,順暢轉診,醫院集中力量救治。”羅湖醫院集團副院長林錦春表示。

自疫情暴發以來

全面投入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其中,二類以上社康中心均結合社康實際設置預診分診,設立相對獨立診室、臨時隔離室。根據疫情需要暫時關閉兒保、計免和口腔等專科,積極分流其他發熱患者,減輕上級醫院發熱門診壓力。發現懷疑病例就地隔離,有序轉診。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同時,八成以上社康一線工作人員春節留深,其中,與社區、警務室多方聯動,抽調302人參加社區“三位一體”工作小組,進行健康監測。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207名醫護人員駐守清平高速路神龍收費站、5個車站防護點(文錦渡客運站、羅湖汽車站、銀湖汽車站、東湖汽車站、僑社汽車站),協同各部門24小時輪班做好防控點體溫檢測和健康監測等防控工作。截止到2月12日,參與排查、疫情防控、社康醫護等工作人員801人

✍另外,集團充分利用家庭醫生服務熱線,專門抽調6名全科醫生骨幹、心理醫生開通“疫情專項諮詢和心理干預諮詢”,並正在形成以全科醫生為主,輔之以護理、醫藥、中醫、公共衛生、醫療社工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羅湖居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撥打0755-21882333,都可以瞭解諮詢疫情防控、診療等問題。


“三位一體”工作小組正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認為,疫情防控的關鍵,最主力其實在於一線社區的’三位一體’,沒有社區,沒有民警,沒有高速路口工作人員的排查,光靠醫生在醫院看病,這個疫情是很難控制的。

——孫喜琢

孫喜琢表示,羅湖通過近5年的醫改,把社康中心做大做強,這一次,31個社康中心共派出三百多人加入“三位一體”小組進行篩查。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我參加過2003年的非典防控,對比來說,我認為對流動人口這麼多的深圳市而言,這次疫情防控非常有序、不亂。在我看來,救治只是最後一步,是體現醫療水平的,但群防群控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孫喜琢

在他看來,此次疫情對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是一個檢驗。“疫情後要反思,我們國家需要更強的公共衛生體系。我們平時要築起一個大的堤壩,才能抵擋千年一遇的洪水。”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深圳首批開展核酸檢測的實驗室

單日檢測量最高紀錄超過1200例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我們每天核酸檢測樣本400例左右,團隊分兩大組,每組三班倒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4~5個小時就會出結果。

——孫喜琢

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實驗室是羅湖此次為深圳疫情檢測所做的重要貢獻之一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據介紹,經深圳市衛健委批准,深圳目前有28家醫療機構可以做核酸檢測,主要是各三甲醫院和各區的疾控中心。


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是深圳市首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實驗室之一,擔任著重要的任務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從1月29日開始,實驗室大批量開展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工作,為疫情防控築起一道健康防線。該實驗室主任張秀明告訴記者,最高紀錄是每天檢測1200多例是目前深圳市日檢測量最大的機構之一。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記者瞭解到,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實驗室前身是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去年4月經廣東省衛健委批准成為羅湖區政府主導、羅湖醫院集團監管、非獨立法人的獨立醫療機構,是政府主辦的公立第三方檢驗機構,可以接受別的醫療機構委託的樣本檢測。自春節以來,實驗室進行檢測的樣本除來自羅湖區以外,覆蓋了龍崗、福田、坪山、寶安、南山等深圳市各區的醫療機構。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值得一提的是,實驗室面積近5000平方米,博士7名、碩士13名,122名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90%以上,平均年齡35歲,團隊非常年輕。2019年10月,實驗室順利通過了ISO15189《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專用要求》國際標準認可,認可領域覆蓋了檢驗醫學的所有專業,在認可領域內的檢驗結果可以得到全球互認


相關檢測工作,正在全力進行

據張秀明透露,從1月29日至2月18日下午16點,實驗室共14人投入這項工作,共檢測8649例,發現了11例陽性,其中第三方檢驗業務4137例。發現的陽性病例,在經羅湖區疾控中心核查後,上報深圳市疾控中心並對陽性病例再次核查檢測,最終確定結果。

另外,2月12日至16日,羅湖區對全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進行採樣,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羅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羅湖醫院集團、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組成工作小組,完成此次採樣及檢測。“我們實驗室投入了這項工作,羅湖醫院還為實驗室配備了多名護士採集標本,

4天內就完成了這項工作”,張秀明說。


24小時提供免費問診服務

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複查拍片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這次體驗好感動,我昨天聽說之後,眼淚都要流下來了!”2月11上午,從黃貝嶺社康中心外的流動體檢車上完成複查拍片後,59歲的裴女士發出這樣的感嘆。

她家就在該社康中心對面的黃貝嶺村,相當於下樓就體驗到羅湖醫院集團在疫情防控期間提供的“上門服務”,深感暖心。

2019年12月19日,裴女士在羅湖醫院做了腰椎融合手術,最近剛好是術後近兩個月需複查拍片的時期。連日來的疫情,讓裴女士很擔心去醫院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而2月4日上線的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解決了她的這個憂慮

她通過線上看診,與其主治醫生、羅湖醫院骨傷科醫生陳曉東溝通後,得知可以通過體檢車上門提供拍片複查。當日,陳醫生還專門到現場為裴女士提供複診後的答疑,讓術後行動不方便的裴女士倍感貼心。

記者瞭解到,流動體檢車能夠提供

X光片、心電圖、B超檢查三項服務,可根據患者需要開到不同的地方,為近期不方便去醫院的居民帶來更便民的就醫體驗。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當日,在黃貝嶺社康中心,記者見證了多位附近市民都是通過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線上就診,然後就近在此進行採集血樣、術後換藥等,他們均表示,“太方便,太省心了,更避免了去醫院交叉感染”。

截至2月18日,互聯網醫院共接受諮詢4300多人次,日諮詢量最高時達600多人次,完成開藥快遞達1400多人次。同時,網上開單,線下檢查的功能也已開啟。

孫喜琢告訴記者,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自上線以來,醫務人員24小時提供遠程問診諮詢,疫情期間不僅免收診金,醫生開的藥還能送貨上門,醫院還貼心地為患者免費贈送三隻口罩

在他看來,疫情的確加快了互聯網醫院的快速上線,不過,疫情防控只是互聯網醫院的一部分,老百姓其他的醫療需求也可以在這裡實現,包括問診、繳費、預約床位等。

孫喜琢表示,他最理想的狀態是,集團內的醫務人員要有2000人在互聯網醫院上,希望在兩個月之內,有10萬個居民在這個平臺註冊。“我們的服務,在線上線下是一體化的,我們對居民的健康管理更為方便”,他說。


提問&解答

Q

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實驗室是深圳市首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實驗室之一。從1月29日開始,大批量開展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工作,為疫情防控構築起一道健康防線。您對這支平均年齡35歲的作戰部隊是怎樣評價的?

孫喜琢:羅湖醫改以來,我們不僅僅看病的水平提高了,同時,我們醫學檢驗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也很強,目前,深圳市允許第三方進行核酸檢測的,只有兩家機構,我們是其中之一。近期我們的檢測量非常大,日均檢測樣本大約400例左右,最高記錄超過1200例。近期,我們還對轄區居家觀察者進行上門採樣及核酸檢測服務。可以說,我們醫療資源經過這麼多年的儲備,實驗室在關鍵時刻的確發揮了作用。總體而言,我們的看病能力,檢驗檢測能力,都得到明顯的提升。

說到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技術要求很高,很嚴謹,每個程序都有嚴格的規範,同時,個人防護級別跟病區是一樣的,是最高級別的防護。所以,穿好防護服後,可能幾個小時坐在那裡就不能出實驗室了。可以說,我們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實驗室到目前為止做了8600多個樣本,質量控制的很好。不僅為羅湖區提供服務,也為福田、寶安、南山等其他區提供服務。


Q:這次疫情防控,羅湖醫院集團的“整合型醫聯體”是怎樣應對疫情防控的?

孫喜琢:從“醫聯體”的角度而言,我們羅湖醫院集團上下是互通的,是整個集團在調配,除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社康投入社區“三位一體”防控之外,這段時間的重點還在於企業復工的篩查。我們抽調210多人,由社康中心負責人林錦春副院長牽頭,進駐企業全職工作,不僅僅是指導,而是教員工如何排查、如何消毒、如何洗手,如何戴口罩,如何在車間與宿舍進行消毒,等等。經過這些實踐,我們集團整合型的“醫聯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們疫情防控工作雖然緊張,但很有序。

Q:2月12日至16日,羅湖區對轄區居家觀察者進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我們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孫喜琢:針對這次集中檢測,我們調配實驗室團隊,共有四部車負責樣本運輸。當然,採樣的專業性很強,採樣的部位、標本的運輸、試檢盒等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為此,我們聯合區疾控中心特意對54名護士進行情景式的培訓,比如模擬在病區或者發熱門診如何識別病人,如何快速穿脫防護服等等,還有各種規章制度需要諳熟於心,力求零感染。培訓結束後,我們還發培訓證書,讓她們有一種莊嚴的儀式感。另外,對保潔員、保安、食堂廚師等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不同類型的培訓。所以,下社區進行防控與採樣,我們準備得很充分。可以說,還是我們集團“醫聯體”在發揮作用。

Q: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一定不是為疫情而倉促上陣的,那麼,前期準備了多久?疫情是加快了醫院上線的速度嗎?

孫喜琢: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系統自2019年4月啟動建設,2019年12月1日開始試運營,2020年2月4日正式上線。疫情的確加速了互聯網醫院的上線,很多人門都不出,但慢性病患者的藥又不能停。同時,也有很多人需要問診與檢查。所以,根據老百姓的需求,我們一邊做疫情防控,一邊佈置互聯網醫院。到目前為止,有1000多名醫務人員註冊,而患者不僅來自深圳市,目前還有廣東省內、山東、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居民,都是從我們互聯網醫院受益的。比如2月11日,我們有130多張處方,快遞了100多份藥品到不同的城市,2月12日快遞的處方接近200份,包括中藥代煎的配送。

除了網上開藥外,諮詢是最多的。而針對羅湖區的居民,我們還有4部流動體檢車開到居民所在的社區,上門進行抽血、B超、X光、心電圖等檢查。總體而言,我們不僅僅是提供諮詢,還進行不中斷的治療,所以深受市民青睞。第一次開藥的,我們還送3只口罩,目的是希望大家做好個人防護。


直擊 | “雲”看病、流動體檢車開到家門口……羅湖“醫聯體”力量凸顯在疫情防控一線!


信息來源:晶報、第一現場、羅湖社區家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