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50岁以上农民,仍要硬着头皮继续打工?

新大风歌



虽然都已经是50岁这样尴尬的年龄,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干起打工的老本行。



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自己的经济相对自由一点

农民只有体力不支了,才可以歇缓下来。还不是因为农民不像城里有工作单位的人一样,有个退休。退休后有不菲的退休工资,还有养老金做坚强的后盾。农村人老了以后,基本上没有经济来源,不像年轻时还能靠干重体力活来挣钱。虽说农民是有土地,仅凭几亩薄田,只能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粮食价格一度低迷,种地的收入非常有限,而农村需要人情来往的开支,还要交逐年上涨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费用,不用说还有自己及家庭的日常支出,更别说身体患病购买药品,这些都需要钱来应对。如果自己不干活挣点钱,靠负担也不轻的子女偶尔给点零用的钱,远远不能蒲足需要。50多岁还不算老,身体也无大疾,趁着有点力气外出打工,挣点是点。避免向子女伸手要钱为难他们,也让自己手头宽泛一点。


为了偿还家庭债务,生活得轻松一些

50多岁的农村人,大都是做了爷爷奶奶的人了。这“风光”的背面,其实是大有酸楚的。在农村,只要给儿子娶媳妇,就要建新房,买家具,衣服、化妆品、“三金”等,还有20多万,甚至更高的彩礼。婚礼场面要隆重,都需要不少的钱。有的还要买城里的楼房,要买小车。以种地为生的农民,谁家不是掏空家底,还要借,还要贷,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靠基本不赚钱的种地收粮,牛年马月才能还清?有在城里买房,又买了车的一农村青年,他算了一笔简单的账,他每月即使有4000元的打工收入,到了50岁也还不清结婚所欠的债务。因此,与其让孩子没命地挣钱,50多岁的农民父母还是会出门打工,也好帮助孩子偿还债务,趁早走出债务的阴影。


养老才是大问题,为自己养老做准备

养儿未必能防老。在农村,养儿为了防老。年轻的时候,无论如何总想生个儿子,或者多生个儿子。一旦老去,有人养老送终。到了眼前才发现,还不是这么回事。大半辈子辛苦苦苦种地、又打工挣钱,攒下的钱修房、供子女上学已所剩无几,又恰逢农村天价彩礼,娶不起媳妇的年代。生得儿子越多,负担更重。更担心的是自己老去的时候,儿子多了,为赡养父母相互扯皮。殊不知,农村父母成了“空巢”老人的倒有不少。

虽说农村也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今已达到年龄的,每月领到手的也就百十来元的养老金。现在的物价在上涨,尽管老人省吃俭用,还是连基本的生活也保障不了。农民都是最低缴费档次,养老金也不会涨得更多。

现在儿女都有自己的生活,有的已住城里,有的还在农村。他们都有家庭需要照顾,不可能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50多岁的父母身上。或许只有父母年纪再大点,动不了的时候,周末,或逢年过节回来看望一下,也算不错了。至于养老金,杯水车薪,50多岁的农民在现实的面前,也不得不为将来的养老早做打算,只能继续行走在打工的途中。



50(多)岁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年龄。干着很累的活,也不能喊苦,就他们的年龄找个活干,都不容易。虽然说他们独立和勤劳的精神让人钦佩,毕竟年龄不饶人,力不从心的无奈,着实叫人心痛。希望国家和政府再多一些政策惠及这一群体,让他们即将到来的晚年多一些保障,生活得更加殷实一点。

【#为生活而提神】


为生活而提神


问:为何有些50岁以上农民,仍要硬着头皮继续打工?

答:首先说50~65岁的人,是不是劳动的主力军。

在农村平常看到的景象,地里干活劳作的差不多都是50岁以上的人,70岁以上人在地里干活也不少见。去地里干活的很难见到年轻人,家里的桌子后、床上边、大树下、背阴处,倒是常见年轻人。

现在30岁以下的农村孩子是个宝,小时候上学家里大人舍不得让孩子干活,长大工作后觉得孩子在外面辛苦,更是舍不得孩子干活。所以农村30岁以下的孩子,真是个孩子。

40岁以上的农村孩子,自己的孩子也快长大了,父母年老体衰了,但是父母为了儿女们过好日子,母亲干地里的活,60多岁的父亲精神抖擞打工挣钱。

现在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只要不是行政事业单位上班的人,50岁以后既需要养活自己俩口子,还得帮衬着养活孙子辈。因为65岁以下的人都是劳动主力军,不能称为老人;65~70岁的人,只能称为还能干活的人;70岁以上的人,才能称为老人。

如果一个人50岁就觉得自己成了老人,不想打工干活,想让别人养活起来,要实现这一梦想,不是不可能,而是需要条件:第一、你父母给你留下丰厚的财产,是你不干活也能快活地生活;第二、娶的老婆特别能干,家里收拾的干净利索,家外搂捞的钱财不少,只用你做好丈夫就行;第三、儿女们争气,事业有成,挣钱不少,还舍得孝敬父母。

你想除了以上三个条件,还有那个不用干活,就有人给钱的门路?

如果50岁左右的人坐在家里,不用打工干活,不缺钱花,不愁吃喝,就是愁的如何快乐,大家想想,农村就乱套了。50岁左右的人,精神气还特别足,坐着没事就要找事发泄发泄,不是争吵打架,就是和邻居大嫂小妹搞暧昧,闹腾的鸡犬不宁。还有参加这个教那个会的人,都是坐在家里没事干,找事瞎干去闯乱的人群。你见那个紧紧巴巴过日子的人,谁有闲时间掏腰包去入教入会!


施工616


我们村很多60多的还在工厂上班呢,50多怎么就不能打工了啊?人家也不缺钱,养老金一个月2000来块,家里也有房子出租。我婆婆退休金加工资一个月4000多,两个儿子也不需要她接济。我自己父母50好几了也还在工作,也是农村,两个人一年到头也能赚8万以上,过2年满60了一个月也1000多退休金。


蝴蝶有翅膀


不要说农民工了,就是城市里退休后再工作的都一大把,农民工是没办法生活所迫,城里退休的有好多是想不通的,为了小孩无私奉献!真不知怎么想的,你说孩子有特殊困难你帮下,有好多孩子生活条件很好,但是老人就是一心赚钱,等这些人想明白刚退休时身体好能过十来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时没后悔药!我今年五十一岁,退休一年多,儿子还没结婚,我就是要抓紧这几年黄金期好好享受下生活!


手机用户6711009000


五十岁以上有些农民还出去打工,应该是爱好吧。许多农村人闲不住,打工也是一种消遣方式。也有个别人是因为经济原因岁数大了被迫打工,大多数还是爱好吧。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子女都成家立业了,房子也是刚建的新房,都六十多了照样打工。


全屏丰满


为了儿子能找到老婆,农民的我借钱欠债花大几十万块钱建房,然后儿媳找着了,又要几十万娶进门,建房帐没还完又欠新债。又还有一读高中的女儿要花钱,无奈,快满六十岁的我还得四诲漂泊打工,工地上什么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高空作业活都干,并且有风湿腿疼的病都坚持着,在外伙食再差也舍不得买副食充饥,舍不得买衣穿。这一切为了啥,为了儿女为了家。因为啥,因为咱是农民,不付出皿汗就没钱花


用户59910782559


都要像马云一样,都去弄网络,谁愿意去当农民工,要是有钱谁不愿意坐在屋里打着手机游戏玩呀!农民工别说五十岁,就是再过十年还得当农民工,有什么办法吗?一个字穷,这就是中国人,我们农民也得活着,我们没有人家那样的脑子,只能用肩膀扛起这份对家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毫无怨言,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是我们农民工的骄傲,没有付出永远没有回报,这是万年不变的事实,用我们的双手去回报我们的母亲祖国,


地道的望都人


50岁以上的农民硬着头皮出去打工在现在的农村是非常现实和普遍的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 50岁左右的年纪在农村差不多是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他们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充足的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问题不能靠儿女,身体无重疾的话,大家会力所能及的出去打工补贴家用和平时买一些药品。本身靠几亩口粮田,是不可能满足日常开销和村里的人情往来的。

现在还有普遍的现象是为了给孩子操办婚事,欠了一屁股债务,而子女结婚后好多不愿意承担债务的,这些在婚前都是讲好的。再有的子女结婚,现在要求在县城买楼房,小车,家具,家电,彩礼,“三金”等等。对老人来说那是掏空了所有甚至是外债累累。所以说不得不出去硬着头皮打工赚钱还债了。

即使有的家庭没有债务,老一辈人勤劳朴实的性格也不会在农闲时候游手好闲的,他们永远是我们小辈人的榜样,只要力所能及的赚钱的活,他们都会毫不迟疑的去工作的。

希望国家出台更好的惠农政策和农村老人医疗养老政策,让广大农民伯伯们可以轻松一点。





青龙板栗人家


很简单!都是为了生活。现在的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田地基本都被征收了。赔偿金现在是三万多吧,再说,每户地亩面积总共也只两三亩吧,收益不多。一家子有几口人,吃、喝、人来客往都要花钱,就是田地没被征收的农民也不种了,主因是收入低,投资比例又高,基本都是出门打工了。年前肉价只是二十五左右吧,现在呢?是三十五左右了。手里的钱更不经花了,再说,五十多岁的农民一没低保,更没有退休金,如果不硬着头皮出门打工,难道在家喝西北风吗?


红满天4861


唉!这话问的!谁有吃有喝!生活安逸谁喜欢出去受那个罪,特别是农民5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不干活不打工怎么生活!这还要老天爷保佑,家人没病没灾的!如果家里有个病人那对农村人来说 简直是灭顶之灾!反正是一言难尽[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