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何謂印度支那?從詞面上看包括印度和支那,沒錯就是印度和中國。

支那是古代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稱呼,本來不帶歧視色彩,只是由於日本侵略者作為蔑稱而變味了。印度支那是東南亞的一個半島,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因位置臨近印度和中國,受到印度和中國的影響,國際上稱為“印度支那”,中國在學術上有時也稱作“印度支那半島”。

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印度支那示意圖

從18世紀後期起到 20世紀初,英法在東南亞地區完成了殖民地瓜分。英國佔據緬甸和馬來西亞,法國佔領柬埔寨、越南和老撾,從而形成了法屬印度支那。英法等帝國主義大肆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從而為本國工業化提供生成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法不堪一擊,東南亞被日本佔領,殖民帝國轟然倒塌。由於在歐戰中嚴重受挫,英法等歐洲列強風光不在,淪為二流國家,必須要看美國的臉色。在國內一片廢墟,自顧不暇的情況下,無法掌控殖民地,廣大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

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戴高樂

可是就是在此種形勢下,那個被希特勒閃擊,迅速投降的法國,竟然妄想繼續當主子。日本剛一投降,戴高樂就提出對印度支那的擁有權,並派出由勒克萊爾將軍率領的7萬遠征軍,並在美軍、英軍的幫助下踏上越南領土,再次拉開了侵略戰爭的序幕。

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胡志明

此時越南北部由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共控制,在河內建立政府,主張爭取獨立。法國由於一時無法向越南集結足夠的兵力,尤其在進犯北越的初期,於是施展“邊談邊打”的策略,一方而與胡志明領導的政府進行談判,另一方面不斷向越南增兵,逐步向北越蠶食。戰爭初期,法軍的軍費大部分都是由美國承擔,加上裝備優勢,優勢逐漸明顯。

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建立,社會主義陣營又添一主力,力量大大增強。胡志明本人年輕時,就在中國混跡多年,漢語流利是個中國通,和中共很多領導人早就熟識。在此不利局面下,胡志明決定向蘇聯和中國求援。從1950年起,中國為胡志明提供了有力支持,提供糧食、武器,甚至將越軍拉到中國境內整訓。

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陳賡大將

1950年7月,以陳賡為首的170多人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應邀赴越,為越南“出謀劃策”。陳賡到了越北,發現越共基本還停留在游擊隊的階段,甚至還是初級遊擊階段,沒有什麼戰術可言。經過陳賡等人的點撥,越軍逐漸開竅了,明白了戰爭是一門藝術。當然若干年後,徒弟就和師傅翻臉了,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在陳賡的策劃指揮下,越共發動了邊界戰役,攻佔東溪、七溪等重要據點,殲敵8000人,收復高平、諒山等重鎮,鞏固並擴大了越北根據地,打通了中越八百多公里的邊境線中越邊境交通線,掌握北部戰場主動權在戰鬥關鍵時刻,陳賡不得不親自頂到前線指揮。經此一戰,越共大大拓展了生存空間,活下去已不成問題。

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胡志明和陳賡(中間2位)

與此同時,老撾、柬埔寨的抗法戰爭也如火如荼,沒落的法蘭西已經撐不下去了。1951年3月,越、老、柬組成聯合陣線,在戰爭中互相支持、密切協同。法國人開始學習小日本,實行越人治越,以戰養戰的策略,在南越扶植傀儡政府。

1954年3月1~5月,在中國支持下北越軍對駐奠邊府法軍發起進攻,經55天激戰殲滅法軍1.6萬餘人,俘法軍司令卡斯特里准將及其指揮部全體人員。至此,法國人的如意算盤徹底破產,法國在此次戰爭中共死亡近10萬人。

越南沒良心!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惜了陳賡大將的心血

投降的法軍

1954年5月8日,召開了日內瓦會議,會議承認了老撾和柬埔寨的獨立,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為軍事分界線,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但是日內瓦會議仍然留有隱患,首先越南處於分裂狀態,如同朝鮮半島。其次美國狼子野心,一心想取代法國,因此拒絕在協議上簽字。由此,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