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曾經發現過一座像金山似的古墓可惜慘遭毒手

該墓葬被稱為波馬古墓,位於昭蘇縣西南100公里處,地屬天山西段北麓的山前草原地帶,東依木札特河,西臨納林果勒河,北靠伊犁河的主要支流特克斯河,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

由於其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水草豐美所以古今以來都是遊牧民族的聚集地。歷史上的北
方遊牧民族如月氏、烏孫、突厥等民族均曾活動於此。

新疆曾經發現過一座像金山似的古墓可惜慘遭毒手

最開始這幾個墩墓並不起眼。三座土墩墓,南北向排列成一列,因為在當地這樣的土墩墓太常見了,比較大的昭蘇三道海子石堆更大。早在1976年,中國博物館考古隊、新疆博物館考古隊就對這幾座土墩墓進行過發掘,但沒有收穫。因為沒有什麼價值,所以也就沒人再來關注他們。直到1997年該墓因修築公路遭到嚴重破壞。1997年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74團場修路當把這個土墩挖到地下三米的時候赫然出現了金器。當時人們都愣住了緊接著一哄而上,據當時參與人介紹:天哪,簡直就是挖出了一座金子和寶石地庫。緊接著寶藏被哄搶瓜分、甚至有些倒賣到國外。但是當文物工作者知道消息已經是好幾天後了。

新疆曾經發現過一座像金山似的古墓可惜慘遭毒手

雖然當時痛心疾首但是也無力迴天,因為很多珍貴的信息已經在當初被哄搶的人們破壞掉了。最後伊犁文管部門經過四年的追緝只追回金器、銀器、鐵器、瑪瑙器、玻璃器、絲織品等遺物 70餘件。絕大部分都下落不明,不得不說令人遺憾。

新疆曾經發現過一座像金山似的古墓可惜慘遭毒手

那麼這到底是誰的寶藏呢?時候根據零碎的信息推測推測其年代範圍為 1-5 世紀之較晚階段。而這一時期, 生活在伊犁河流域的民族主要是烏孫。此外, 從墓葬形制、葬俗以及器物造型、裝飾風格來看, 這類土墩墓與突厥墓葬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墓葬中出土人骨、馬骨來看, 十分符合烏孫墓葬的特徵。


因此,波馬土墩墓及其遺物應當屬於烏孫遺存。從豐厚的遺存來看極有可能是烏孫族首領首領的墓葬。


新疆曾經發現過一座像金山似的古墓可惜慘遭毒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