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疫情,你对公共服务满意吗?大家有什么看法?

ding丁丁当当


我们现在在武汉市新洲区农村,我们村基本没停水停电,村干部把路封了,我们都不能出去,买东西都是村干部买回来,我们这买东西到街上有二十公里,村干部一个星期出一次门给我们整个村带生活必需品,我们新洲正处于疫情高峰期,出去很容易被感染,但我们村干部还是做好防护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带回来的东西也没有赚人民群众差价,对公共服务还算满意。


武汉霞霞


我是武汉汉口市中心老旧小区,可以说对这次公共服务极为不满意。虽是国难,事发突然,但做为老百姓的我们,是极为支持和配合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为抗役而封城封路封小区的規定的,可是由于封城时间的漫长,老百姓的生活支出实在是太高昂了,团购蔬菜肉类价格高的离谱不说,品相大差劲了,被强行捆绑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别的小区还时有免费菜给居民,而我们小区封城一个多月,连一片免费的菜邦子都没见,除每天要求我们报体温之外,其他如有生活困难,小区微信群里是没人理我的,比如我家厕所堵了,就没人管我,但是可以看出,其他小区的大事小情,社区是处理的挺好的,不否认有的社区干部是尽职尽责了的,但我可以肯定,像我所处的这样小区的这种居民生活状态,是我整个武汉市绝大多数是这样的状态,像我们这样的底层老百姓着实生活不易啊……,只能期盼役情早日过去吧


这猫真漂亮的


不是很满意,首先,国家的防疫物质储备太少,不要说好一点的N95,KN95这些口罩,连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在全国都成了一罩难求,更不要说护目镜防护服之类的了;第二,国家的慈善机构不作为,变成了腐败贪婪的温床,还不如一些私人创办的公益组织,例如韩红基金会等。当然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国家的进步,政府机构的管理力度,确实堪称世界第一,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笑看人生246340539


身在武汉,感受这次武汉疫情大考,简直惨不忍睹,对于公共服务很不满意,我相信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对于疫情,刚开始信息不及时,没有及时应对,导致大规模传染。之后的控制措施又总慢半拍,而且没有正真的落实,仅是发发文件而已。存在收治不及,信息公布不及时等等问题。

封城、封小区后,对于百姓的吃、医疗及防疫物质等需求也没人组织,基本靠百姓自救。有良心的物业和社区还组织一些,这也是为啥有的人会说以后买房看重物业的原因。

大概谈谈感受,具体事件就不说了,大家也都知道的。前两天经典的“汉骂”火了,也代表了武汉百姓的心声。

这种情况新领导的到来,才有所好转,百姓才有了些底。

希望疫情马上过去,加油!


船长


通过这次疫情,我感觉我对那个公共服务还是挺满意的,你看像我们的小区的门卫及政府官员给我们把好关进行测量体温、酒精消毒等等,让小区的人得到有效的控制,让大家不乱窜乱跑,保证疫情有效控制。像我们上班公司给我们佩戴每人每天两个口罩,每天进出公司有消毒,每天给我们配盒饭,让大家不聚集性就餐等等,有效的抑制了病情的进一步扩散。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人民能够战胜这次疫情,我们的祖国未来会越来越好,我的回答,希望您能够采纳,具体请详见下面的视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660001af186ce9652d\

淼弟


有点不满意,不说大的问题,只说说作为在家隔离的普通人切身感受,首先村口封路:有点一棒子打死的感觉,虽然确实需要隔离,但总要出门买菜保障日常所需吧,村里采取的就是不允许出入,非要出门手续也是非常繁琐的,有点不人性化。第二,菜场,超市备货问题,上午晚点就买不到菜,超市里面只剩非必需品,菜食物零食基本个个空架,说明库存严重不足,这个情况是在一周前已经出现了,现在更加严重,不敢想象再过一周后的局面,作为普通人已经在家不出门22天了,出门两次去超市后的感受


桌上时光陶艺老师臻阳


整体的服务机制还需要加强


午亭


公共服务还行吧。口罩缺少但也很快赶上来了。医疗资源缺失是疫情发展的太快。快递外卖商超立功很大。物资调配没有出现大量的屯抢。就是官僚主义有点高。瞒报推责搞特权。


用户8865608917925


有点不满意,不说大的问题,只说说作为在家隔离的普通人切身感受,首先村口封路:有点一棒子打死的感觉,虽然确实需要隔离,但总要出门买菜保障日常所需吧,村里采取的就是不允许出入,非要出门手续也是非常繁琐的,有点不人性化。


洪湖李大爷


这次疫情暴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国人的素质问题。从之前的胡吃海喝、不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到防疫过程中的种种花式表演,无不反映我们的素质低下,亟待提高。

2、我们的政府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部门表现不佳。从初始阶段的等闲视之到疫情爆发后的手忙脚乱、链条脱节,都说明它们不过是一条纸糊的防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经历了这次惨痛教训,我们能够更成熟,更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