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編者按:作為全市社會治理工作的牽頭部門,市委政法委組織黨員幹部80餘人下沉所在社區網格,以黨員志願者身份參與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疫後建立長效機制,以志願網格員身份定期到網格參與相關活動、瞭解網格工作、聽取群眾意見、反映基層建議,更好地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金陵長安推出《戰“疫”日記》、《戰“疫”一線》、《網格員在行動》系列報道,從機關黨員幹部的視角捕捉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和平安志願者日常點滴,記錄一線戰“疫”實景。

“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社區是最基層的一級組織,既是守住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的“第一線”,也是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歲末年初席捲神州大地的疫情到來之際,鼓樓區下關街道唐山路社區從大年三十開始,至今一直堅守在社區防控、抗擊疫情第一線。

“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唐山路社區是主城區中一個典型的複合型社區,既有秩序井然的高樓大廈,也有無物業的老舊居民院落,還有待拆遷地塊、建築工地等,單位、商業體以及外來人員眾多。複雜的狀況,使得唐山路社區的社工、網格員在抗擊疫情工作中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然而再大的困難與壓力也無法阻擋大家抗擊疫情的決心,因為在社工、網格員的身後就是廣大的居民,社區必須要成為阻止疫情威脅人民群眾的銅牆鐵壁。社區積極創立並運用防疫“三心”法,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

“安心法”——穩定群眾情緒

“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疫情除了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直接威脅外,更大的威脅來自於對疫情不瞭解所帶來的恐慌。有的居民看到有鄰居被居家隔離了,非常緊張,紛紛找到唐山路社區黨總支書記劉翠宏詢問:“書記,這真的不會有什麼影響吧?”每當這時,她總是耐心細緻地做好安撫和解釋,“作為鄰居,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這樣的隔離是按照醫學防疫流程操作的。我們每天都和被隔離居民進行溝通,會在第一時間掌握具體情況,請你們放心。再說能做鄰居也是一種緣分啊,現在人家心裡也忐忑不安,這時更需要鄰居們的理解啊。”短短的幾句話,就打消了鄰居們心中的不安。

劉翠宏帶領著社工、網格員一個單元、一個樓道、一家一戶的進行宣傳、調查工作。一天,她走在一處單元前,看著玻璃門上張貼的白色防疫宣傳單,就想這樣的宣傳單能不能引起居民朋友們的關注呢?因為白紙黑字的宣傳單,和小區內其它小廣告太相似,容易被混淆和忽視。如何吸引居民目光?怎麼起到家喻戶曉的防疫告知作用?就在這時,一家門口貼著的春聯引起了她的注意。能不能借用這樣傳統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有效的防疫宣傳呢?回到社區,請來社區志願者中的書法高手,臨時趕寫出了一批“防疫春聯”,安排社工將春聯貼了出去。“不扎堆 不獵奇 不貪嘴 戴口罩 保平安”,紅色紙底上的這一個個手寫大字,內容通俗易懂,字紙醒目亮眼,還很貼近節日氛圍,一下子就調動起居民們的注意力,有社工就看到居民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孩子讀宣傳標語,“防疫春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使居民們不再恐懼慌亂。

“愛心法”——架起信任橋樑

“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劉翠宏常說,“我們擔當著在疫情和人民群眾之間構建起第一道防線的重要責任,社區工作是來不得半分懈怠的,必須用愛心連接起信任的橋樑。”唐山路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居民和非戶籍人口數量多,加之春節前大量人員流動,這一系列的現實狀況使得轄區的疫情防控工作較複雜,僅依靠社工、網格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為此,社區黨總支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量,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示範感召,用滿腔愛心帶動引領,使社區形成了相互信任、眾志成城、共同戰“疫”的合力。

當唐山路社區黨總支發出共同抗擊疫情的號令後,他們來了!他們就是“馨和友”社會組織黨支部中的愛心志願者們。在這場防疫戰鬥中,唐山路社區黨支部廣泛而密切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組建了一道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人民疫情防線,讓黨旗在防疫陣地上高高飄揚。志願者們一不圖報酬、二不懼風險,只要哪裡有需要,就與她一道並肩迎擊疫情。他們當中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志願者,有拄著雙柺來的殘疾志願者,有70多歲的老夫妻志願……他們說,只要社區有需要,他們就隨時到需要的崗位上去。志願者們說,“社區對我們居民充滿了無私的愛,我們理應用愛來回報她們、回報社區!”“這些志願者充滿愛心、無私奉獻的行動,更增添了我們抗擊疫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劉翠宏說。

“盡心法”——交出滿意答卷

“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米一袋20斤、油一桶、蔥一把,快遞三件、肯德基一份”。劉書記和社工們這段時間客串起了隔離居民的“快遞員”。其實,除了外賣和快遞之外,許多生活物品都是劉翠宏和社工、網格員想方設法買回來的。春節期間,再加上疫情影響,購物非常不便。一筆筆的記錄下明細,然後一件件送到被隔離居民門前,一枝一葉、點點滴滴,讓居民深受感動:“等疫情過去了,我一定要給你們社區送去感謝信,謝謝你們!”劉翠宏經常告訴大家,社工、網格員是一座橋樑,一端連接著黨和政府,另一頭連著轄區居民,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被隔離的家庭和居民已是焦慮不安了,此時我們每一位社工、網格員都要換位思考,要把保障好對隔離群眾的生活當成社區的頭等大事來對待,要讓他們感覺到社區的溫暖,要讓他們定下心來,配合好隔離工作。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在她的帶領下,社工、網格員用春天般的溫暖、盡心盡力的行動,消除了被隔離居民心頭的霧霾,使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度、有溫度,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讚譽。

“社區裡的社工、網格員大都是些90後女孩子,平日裡有些頭疼腦熱都會緊張兮兮的叫嚷,然而就是這樣的年輕隊伍,在面對疫情時,她們盡心盡力,履行了一名社工、網格員的光榮職責。”劉翠宏對她的社工搭檔們充滿敬意、充滿自豪。

“三心”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疫情一天不息,我們的抗疫腳步就絕不會停下!”劉翠宏表示,她和他們將繼續發揮社區這一基層組織貼近民生的優勢,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堅決做好疫情防疫各項工作,全心全意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嚴霞 南京市法學會機關秘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