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張大千很“正經”,看看他畫的美人就知道了

在近現代畫壇上被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的張大千(1899—1983),可說是一位全能畫家,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畫,無所不精。然而,張大千最愛畫的就是仕女了。據說張大千在中學時,便經常在課堂上偷畫美人作為消遣;到了30多歲,即已遍習唐寅、仇英、陳洪綬、改琦、顧洛、任伯年等明、清諸家的仕女畫風;42歲起赴敦煌臨摹壁畫之後,其人物畫功力更上一層樓。在他筆下,無論是古裝仕女,抑或經過他理想化的時裝美女,無不色彩華美、妍麗動人,為他博得了“張美人”的稱號。

你認為張大千很“正經”,看看他畫的美人就知道了

張大千,《摩登仕女》,1944,臺北私人藏

張大千筆下的美人,誠然深得古代仕女畫的神髓,但由於他擅長寫生,故其創作中又往往融入眼中所見美女形象;舉凡平日交往的名門閨秀、學生、名伶,甚至是應酬作陪的酒女,無一不是他創作靈感的來源。如1944年初秋,大千與友人齊聚暢飲,席間有趙姐、阿環、波小妹三位酒女作陪,勸酒夾菜。當天,阿環身著深青色洋裝,半醉半醒斜躺,雙腳蹺起,露出雪白肌膚,姿態十分撩人。張大千在黃君璧和一群酒友的慫恿下,揮毫創作了《摩登仕女》,將阿環嬌慵睏倦、玉腿藕臂的形象畫了下來,堪稱其美人畫中的“限制級”作品。

你認為張大千很“正經”,看看他畫的美人就知道了

張大千,《摩登仕女》,1945,臺北私人藏

來年(1945),張大千又重作一幅《摩登仕女》,圖中的阿環成了背倚芭蕉樹、身著白色鑲邊旗袍、曲膝席地端坐的模樣,不僅與前幅斜躺的姿勢不同,其交疊的雙手亦仿如唐代菩薩一般,臂上各系金釧一雙,又戴上鐲子。儘管阿環足蹬綠色露趾高跟鞋,髮型與面部妝容依舊相當時髦,看似風情萬種;但大千在此改用了優雅的白描線條,及色彩不那麼濃豔的淺絳設色,再搭配常見於傳統文人畫中的芭蕉及墨竹題材,遂使這位現代裝扮的仕女一改冶豔風格,充滿了古典之美。

除了將民國時裝仕女入畫,張大千也嘗試以他在日本所見的浮世繪美人畫作為創作藍本。如作於1946 年的《仕女擁衾圖》,描繪一位秀髮垂肩、膚若凝脂的美人,正以錦被裹身,側身俯臥於屏風前的床(椅)上,眼神凝視著觀者,極富典雅浪漫之感。此畫雖以唐人的筆法描繪仕女之五官和手部,且被褥上的裝飾花紋也源自敦煌窟頂的藻井圖案,但畫家在此借用了浮世繪的表現手法,以三折屏風為背景,結合床褥半掩的倚側美人,遂成為相當富有現代感的構圖,為傳統藝術注入新時代的視覺經驗及生活感受。

你認為張大千很“正經”,看看他畫的美人就知道了

張大千,《仕女擁衾圖》,1946,四川博物院藏

本幅畫上方有張大千題詩云:“長眉畫後尚惺忪,紅豆江南酒面濃。別有閒情怪周昉,不將春色秘屏風。”在此詩中,張大千將自己比擬為唐代仕女畫大師周昉。周昉之畫風,據時人記載,乃為“衣裳勁簡”“彩色柔麗”,尤其擅長觀察和描寫唐代宮廷婦女生活的各種情態;就這一點而言,其實與“在觀察、欣賞美麗的女人以搜求畫稿時,比別人更仔細”的張大千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從張大千的美人畫中,我們看到了他不僅僅通過精練的筆墨和個人獨到的審美觀,隱隱再現一種業已失落的唐代仕女畫風,更進一步於古典藝術中再創新境,捕捉美人永恆動人的神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