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張大千像

張大千,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季爰,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中區城郊安良裡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我國近現代著名的國畫大師。

紙生墨漏

亦畫家之一厄也

......

印度國際大學紀念泰戈爾,諸女生為獻花之舞,舞態婉約,豔麗不佻,迨所謂天魔舞也耶?其手足心皆敷股紅,則緣如來八十種隨好,手足赤銅色也。觀莫高窟北魏人畫佛,猶時有現此像者。

凡美人者,一等肥、白、高,二等麻、妖、騷,三等潑、辣、刁。往歲遊五天竺,頗愛彼邦閨秀所服紗麗,蓋即佛天衣無縫者。寫此異未能傳其軒軒遐舉之致耳。爰翁額間點,印度教所謂吉祥紅也。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江堤晚景

1946年

188×120cm

我們中國畫在北宋以前,都與西洋畫一樣,畫成之後,只在畫下角不顯著處籤個名便了,有些甚至連名都不籤,這點倒與西洋畫的作風相同。因為當時的看法,認為這幅畫本身不能再著筆墨了,若在明顯處再題字,就會妨害畫面的美觀。

可是後來到了文與可、蘇東坡、米元章他們幾位大家,都是詩、書、畫三絕的人物,於是就創出了題畫的例子來了。宋徽宗也是這樣的名家。這種風氣到了元朝更盛行。明朝時期,大家都不再像宋人那樣只在樹身、石角簽名了,唯有仇實父一人還是自守老法,不肯隨流。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水月觀音

1943年

158×88cm

如何題畫行款,才不致影響畫面美,反而產生相得蓋彰的襯托作用呢?這中間自然有學問,最重要的當然是字要寫得好,篆、隸、真、行都可以,就是要注意字之大小疏密,都得與畫面相配合。至於題詩或跋,那是發揮畫意的未盡之處,感慨、興懷要近合畫意,才能相得益彰,才是合作。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雲山古寺

1965年

172×90cm

董玄宰說過,題畫詩不必與畫盡合,但期補畫之空白,適當為佳。此真行家語。元、明以來沒有人道破,只有這位老先生提出來,功德真是不小。

我個人的看法,題字最忌高高矮矮,前後必須平頭。若有高低參錯,便走入江湖一路,如世傳的“揚州八怪”的李復堂、鄭板橋之流,我認為千萬不可學。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飛天圖

1941年

182×94cm

吾畫一落筆可成,而題署必窮神盡氣為之,如題不稱,則畫毀矣,故必先工書也。

墨對畫的表現,紙對墨的承受,這兩者對畫的關係都很重要。如果所用的墨不好,所用的紙你不瞭解它的特性,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得心應手,繪出來的畫也必然遜色。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雅歌·香草嘉果良木冊

1977年

45×53cm ×12

石濤就曾說過:“紙生墨漏,亦畫家之一厄也。”以石濤這樣天馬行空的天才,還有這樣的感嘆,我們就可見紙與墨對畫關係的重要了。

我再舉實例來說,寫意畫要用生紙,因為生紙能發墨。工筆畫要用熟紙,因為熟紙不滲,生紙易滲。古時候的熟紙當然最好,因其本質堅潔,畫上去不會板滯。但現在的熟紙是用膠礬水來拖的,既不受墨,而且澀筆。所以如果是畫工筆畫,絹比紙更合適。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晚波魚艇

不詳

353×130cm

紙的種類很多,唐、宋時代的紙很好,又細、又挺、又白,又能受墨。後來的麻紙,看來稍粗,但是仍很堅實,畫寫意畫是最相宜的。大家都知道宣紙很好,這是明朝才有的。為什麼叫宣紙?這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宣州涇縣所造,所以叫宣紙,一說是明宣宗發明的,所以又叫宣德紙。宣紙的質料是用檀樹皮做的,宜書宜畫,確實很好。到了近代,大概檀樹皮不好找了,偷工減料,多半用稻草代替,看起來還是雪白潔淨的,但用起來可真不如意。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潑彩荷花

1981年

135×68cm

我們都喜歡用舊紙,並不是紙放舊了就好畫,實在是古人做事不肯偷工減料,本質就好用。我們四川有一種竹紙,很不錯,畫起來很好用,受筆發墨,但缺點在於不能經久。貴州都勻有一種皮紙,此紙耐久,但畫色卻又不甚好。日本紙頗有可用的,但墨色有浮光,又是美中不足。

除了紙而外,古人繪畫也用綾、絹。綾、絹的性質自又和紙不同,質料也不一樣。綾不上膠礬,可畫寫意畫;絹卻必須膠礬之後才可用,因為生絹極不受墨,寫意、工筆兩種都不適宜。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溪山春雪

1969年

68×138cm

除了紙,再談墨。墨是油煙墨最合宜繪畫,因為有光紙。松煙墨只是黝黑,並且沒有光彩,故不宜作畫,但它也還有些用處,在畫人物的時候,可以用它來渲染髮、鬢、髭、須。山水、花卉,卻不能用松煙墨。

和紙一樣,墨也要越陳越好。因為古人做的墨,搗煙極細,下膠輕重合適。可是近人制墨,不但未求改造,反而粗製濫造了,不僅下膠又重又濁,並且用洋菸,甚至於等而下之,有用煙囪煤煙的了,怎麼能用來畫畫呢?目前用的罐裝墨汁,方便是方便了,不必磨墨,但繪畫更不能用。因為中國畫畫好了之後還要經過裱工的啊,墨汁經不起裝裱,一沾水就會浸了散漬,墨色都保不住的,可能會散花得一塌糊塗。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仿敦煌南無觀世音菩

1947年

142×72cm

若求好墨,要光緒十五年前所制的,乾隆御製的更好。因為宮中多有明墨,因風碎裂,加膠重新制造,所以又黑又光亮。用這樣的墨畫畫,真可以墨分五色,光彩奪目。

制墨之道,古人有所謂“輕膠十萬杵”之說,這五個字可就道盡了其中奧妙。但是近來做墨的商人只知牟利,不肯費事下功夫,所以連求好墨都不易了。

張大千:紙生墨漏 · 亦畫家之一厄也

密積金剛

1950年

95×53cm

色彩,不僅是表達物品的本色,而且用以襯托畫面的立體和美。因此顏色一定要潔淨、明朗、鮮豔。筆硯必須洗淨,尤其在重彩設色時,不能急於一次完成,而要一次一次地上。如有的先找底色,再上淺色,再渲染,再背襯,有的則可一氣呵成。重彩的顏色大都是礦物質顏料。顏色下膠,用後即加水退膠,否則隔宿就會失去本色。

硃砂,以箭頭砂最好,鏡面砂次之,豆砂再次,又種灰色的為火山的岩石磨成,不足取。

我最近已能把石青當作水墨那樣運用自如,而且得心應手。這是我近來唯一自覺的進步。我很高興,也很得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