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还记得去年,学妹好奇的问我:“姐,我觉得你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主业副业一点不耽误,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可我一个单身女青年老觉得时间不够用,你是有什么秘籍吗?”

看她那好奇的样子真觉得好笑,这世上哪有什么秘籍,不过是学会了权衡取舍。

大概两三年前,我开始接触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用于应对自己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琐事。

比如去年,我做着三份不同领域的工作,每周的第一天都需要完成这三份工作的计划和任务清单,另外还要规划学习内容,所以几乎每一天都是忙碌而慌乱的,总有一种时间和精力不够用的感觉。

直到看到戴维·艾伦写的《搞定》这本书,我才明白,生活满负荷不是事情太多,而是自己不会管理。

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戴维·艾伦是美国著名工作效率顾问,在此之前,他还是学生演员、辩论冠军、空手道大师和服务公司经理……不同身份为他积累了处理各类工作的经验,最终,他将这些经验融汇贯通,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所有职业的高效工作方法——GTD,他希望以此帮助人们消除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从而有更多精力追求真正喜欢的目标。

《搞定》这本书自2010年出版以来就备受关注,它与其他效率书籍不同的地方在于,不仅仅教给我们如何高效处理事务,而是侧重于做更有意义的工作、有思想的生活,这种“结果型”思维让我们能更清晰的思考,更深入的改善生活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数量以“千”为单位,注意力被严重分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却在不断增加,我们似乎被时代的巨轮推着向前走,如果没有跑起来,就有种要被碾压的窒息感,《搞定》这本书介绍了几种方法,帮助我们更轻松的搞定那些几十、甚至上百件大大小小的事。

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1、监视工作的六个层次

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有一份文件需要尽早完成,接下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也许你会说:“当然是立刻打开文档开始写。”曾经的我也这么认为。

后来我发现这样做很容易写着写着就没有了头绪,后来学会列提纲,这个方法很好,起码没有思路的时候,还可以先写下一个部分,但领导对我写出的文字给出的评价是:“深度不够,站位可以更高一些”,当时我给出的解释是:“干的基层工作,眼界怎么可能高呢?”但现在我觉得,曾经的自己实在太狭隘了。

《搞定》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让我们能够站在更高层次来看待工作和生活,也让我们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六层次法”分别是:

5楼视野:目的和原则

4楼视野:愿景

3楼视野:目标

2楼视野:关注点及职责范围

1楼视野:当前项目

地面:当前行动

站在不同的高度,我们看到的“风景”会完全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一样。

比如面对同一份工作,员工看到的是如何收集材料、起草文字,中层领导看到的是整个项目的进度和完成效率,高层领导看到的是公司发展前景,这就是站在不同“楼层”的不同视野。

当我们站在不同高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就悄然化解了。

像有些工作,员工觉得即便做了也毫无用处,不如不做;可站在中层角度来看,试一试就会多一种可能性。

让我们来看看“六层次法”如何完成一份工作。


回到写文件这件事,如果在开始写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这份文件对整个项目的作用,以及它在自己职责中的分量,接着再对标一下公司目标,未来愿景,你就会明白手里的这份“文件”不仅仅需要写出来,还得知道往哪个方向去写,怎样写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样你的工作就被赋予了使命感,做起来会更加有动力,方向也会更准确。


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2、两分钟原则

一位软件公司副总经理每天要处理300封邮件,这项工作让人想起来就头疼,由于处理邮件并不是他的工作重点,所以常常一再拖延,最后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来处理他们。

戴维·艾伦是他的效率顾问,在和他一起处理邮箱里积压的800多封邮件时,竟然发现大部分邮件可以直接删除,一些下属发来的工作汇报和请示只需要简短回复,平时利用碎片时间完全可以搞定。于是,向他介绍了2分钟原则工作法——如果某项工作的用时不超过2分钟,那么不要犹豫,立刻动手去完成它。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位经理坚持运用2分钟原则,他说:“这个原则让我每天多出了1个小时的自由时间。”

戴维·艾伦在书里写道:“对于任何任务,保留、跟踪、最后完成它所花费的时间,要比立刻完成它花费的时间更长。

”所以如果一份工作可以在2-5分钟内完成,别拖延,马上搞定它,你会收获更多自由。

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3、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

萧伯纳说:“ 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外在条件,但我不相信外在条件会决定一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那些勇于站出来寻找合适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他们就自己创造机会。

当生活工作中的琐碎事务扑面而来,我们常常手忙脚乱,抱怨任务重、时间紧、生活压力太大、工作996没人性……其实我们肩上的重任每个人都有,聪明的人总能在这些困境中找到出路。

比如有人开始学习时间管理, “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等等,有的人将这些方法奉若瑰宝,有人觉得并无大用,其实方法就像“兵器”,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才能“人剑合一”,发挥最大的威力,就像孙悟空有金箍棒,关羽有青龙偃月刀……

戴维·艾伦提出的“四标准法”,就是这样一件可以让人所向披靡的武器。

这个方法通过对事件的“情境、花费时间、消耗精力以及重要性”做评估,然后再来决定何时何地来完成这件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举个例子,接下来一周,你需要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案,起草一份会议讲话、给客户送份文件,另外,还要把衣服拿去干洗,参加儿子的汇报演出,给伴侣买份生日礼物,给父母打个电话……

每天想起这些一团乱麻的事就头疼?

别急,我们可以按照“情境”来确定这些事情如何完成,比如,送文件、衣服干洗、买礼物都是需要外出来完成的事情,那么是否可以一趟解决?

策划案、会议讲话需要进行深度思考之后在电脑上来完成,那就把它放在自己的高效时间段,这就是根据消耗的精力划分;给父母打电话,5分钟、30分钟?如果可以大概估算,那么在等礼物打包或者等客户的时间就可以给父母打个问候电话;干洗衣服这件事对于没有洁癖的人来说可能没那么重要,那就考虑延后,或者委托给别人,比如伴侣。

把以上事物按照“情境、花费时间、消耗精力以及重要性”进行整合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没那么复杂,也没有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希望这件“武器”可以助你摆脱“慌乱”,过的轻松一些。

戴维·凯克奇说:“焦虑是由缺乏控制、组织、准备和行动引起的。

”每当我们对生活和工作失去控制,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奔涌而来,它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减少生活乐趣,那么我们就离幸福感和成就感就会越来越远。

希望你可以通过以上方法,从慌乱的生活中夺回掌控权,一步步赢回本属于你的幸福人生。


生活工作忙作一团?你需要试试这三个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