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氧氣袋還會高反嗎?該怎麼做?

用戶104391541029


你好!大家好!關於有了氧氣袋還會高反嗎?該怎麼做?這個問題非常願意在這裡與你分享與探討。

有了氧氣袋還會搞反嗎?該怎麼辦,本人的親身經歷。

記得那是15年七月份,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包括車輛!物資!行李!路書!長途旅行需要的修車工具 、備胎!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西藏。高反藥物和沿途需要的海拔表氧氣袋,那是必須一應俱全的。眾所周知,西藏屬於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海拔會從2500一直拔高到7000左右。對於一個生活在內地低海拔的人來說。需要接受並適應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過度的心理和生理障礙。我們選擇的川進青出,從山西太原出發。過西安穿秦嶺。來到了,天府之國四川-成都!這裡的海拔平均2500左右。比家鄉的海拔略高,但沒有任何反應,車輛和隨車人員也感覺到比較溫馨舒適。來自全國各地的準備穿越318川藏線的車友,都會來這裡暫時停留休整休息,為穿越318青藏線做最後準備。為了做到手裡有貨心裡不慌,又重新購置一批藥物和氧氣袋。開始踏上了心心念念嚮往已久的川藏之旅。

有了路書、海拔表以及最新的藥品及氧氣袋。從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安慰。也就能比較從容而自信的面對前方的險途!之前早就從地圖上不知攻略了多少次。所以一路上的吃住總是遵循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漸過度的原理。不管遇到什麼風霜雨雪。還是泥石流塌方。一個內地小白,為了應對高反而絕對會按路書要求循序漸進。在領略一路崇山峻嶺,大江河流,激流險灘的同時,不斷調整生理心理作息規律。不管是海拔低的瀘定縣城(海拔1300),還是金沙江的巴塘縣(海拔2600),還有傳說中的通脈天險(2000左右)吃住都是儘量往低海拔的地方走,海拔超過3500的地區,哪怕就是趕一趕路也要咬緊牙關往前走。一個目的那就是儘可能的禁止或控制高原反應。路書中海拔表的顯示猶如心電圖一樣在我們的旅途中被一一劃過。還好,一家人除了激動、高興、興奮,沒有發生什麼身體不適的狀況。經過10天的長途穿越。來到了嚮往已久的佛教勝地及陽光之城的拉薩。這就是傳說中西藏旅遊的川進青出的川進,從四川成都318國道進入拉薩。

拉薩的陽光拉薩的天。優美的景色淳樸的人。讓人流連忘返非常舒適。天氣好心情好海拔高度更好。這裡的海拔高度只有3500左右。雖然比家鄉的海拔高。但是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感覺挺舒適的,甚至有時候在想氧氣袋和高反藥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這不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也證明在第一沒有吃藥、第二沒有吸氧的情況下也順利到達。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接下來的返程就是當頭一棒…………

連日來的流連忘返,旅途的勞頓,加上一些激動的心情,感覺自己的身體或多或少有些不適。

川進青出中的青出指的是從拉薩到青海省西寧市,走109青藏線國道。其中,要穿越高海拔的崑崙山脈,可可西里無人區,五道梁等著名高海拔的地區。平均海拔都在5000以上。長度大約有1200公里左右。確實讓人挺頭疼的。不過有了來時的經驗,再加上這十來天的高原適應期,也沒有把它太放在心上。我們沒打算一天到達西寧。因為路途太遠,海拔太高。計劃用兩天的時間。最多到達1000公里外的低海拔格爾木市海拔3500左右。

第二天從拉薩一早出發。陽光明媚心情燦爛。一路哼著小曲,聽著音樂,美滋滋地就出發了。路途遠海拔高,一路都是高海拔。想找一個低海拔地區真是挺難。最後選來選去還是選到了450公里以外的安多縣。這裡海拔相對來說比較低,高反的概率也低(海拔4800)左右,就在此時沒想到連日擔憂的高反伴隨著旅途的挺進也在逐步地顯示出來。剛開始胸悶。打開天窗。感覺效果不是太明顯了。緊接著就是稍微有一些頭疼。就這樣,咬牙堅持到了安多縣。

由於高原高海拔邊遠地區住宿和吃飯條件一般,也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再加上天色漸漸已晚,隨便找了一家相對乾淨的旅館。翻箱倒櫃地開始整理藥品氧氣袋。什麼紅景天、高原安!葡萄糖口服液!趕緊的往嘴裡塞。此時已明顯感覺頭重腳輕。感覺踩著海綿。我心裡明白,我已經高反了。之前也聽人們說過,如果是輕微的高反,儘量不要吸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夜幕的降臨,頭痛愈加強烈。感覺胸口特別的憋氣。翻來覆去輾轉反側根本睡不著。終於打開了有生以來旅遊途中的第一瓶氧氣。啊!第一口就感覺一股清新的氣流瞬間侵入了肺部和心臟。首先瞬間就不憋氣了。而且感覺喉嚨和肺部特別清爽。因為順氣,所以頭痛也緩解了一些。趁著這個舒服勁兒就趕緊安慰自己睡覺,第二天還要趕路。但大概就睡了一個鐘頭,又開始憋氣頭痛心慌。一把抓起趕緊再吸!又好點兒。就這樣,半夢半醒的又睡了一個鐘頭。凌晨5點時!又被劇烈的頭痛,胸悶憋醒!此時一瓶氧氣已吸完!剛開始想的是儘量不要吸氧,靠自己的身體適應。以免產生依賴性。但是頭痛和胸悶根本扛不住。不得不起床再拿一瓶氧氣。就這樣一晚上就在不停的吸氧半睡半醒吸氧半睡半醒之間艱難的度過。熬到了第二天早晨。兩眼發黑四肢無力。好在意識還算清醒。隨著海拔的逐漸降低,高反也就雲消霧散了。其他人倒是挺好。沒有明顯的高原反應。看樣子人和人的身體素質,以及適應能力確實有明顯的區別。

有了氧氣袋還會高反嗎?該怎麼做本人按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如下:

第一、要做好自己的心理預判,以及身體預判。起得早不等於身體好。身體好,未必不高反。我是家裡的主力身體素質挺棒照樣高反。

第二、不管你身體好壞,藥物的提前服用也很重要。比如說紅景天高原安等!我就是因為根本不在乎疏忽大意,從出發到旅途,根本沒有服用任何藥物。

第三、能不趕路!儘量不趕路!保持充足的體力和健康狀況。平復心態戒驕戒躁。遇上美景或不如意的事情,不要大喜大悲。

第四、有了氧氣袋也會高反。在吸氧的同時趕緊向低海拔地區轉移。多喝水千萬不能洗澡。更要杜絕感冒。

在您和家人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一定要關愛自己的身體!飽覽美景固然重要。但自己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心態比美景更重要。你說不是嗎?以上就是本人親身經歷的高反事件。希望能給您在以後的旅途中增加一些借鑑。











我的生活源動力


大家好,我分享一下高反的感受、我們第一次進藏走的青藏線,輕視高反了,在格爾木買了的高原安,我們自己帶著氧氣瓶,一路走走停停連看風景過了崑崙山口就不好👎受了,邊走邊吸著氧氣,傍晚時分到了安多縣,我老公就不行了住在路邊的賓館,還不錯👍賓館裡面大廳放著氧氣,到了一樓沒房間、只能二樓了,上了二樓我老公就躺下了、喘氣都困難,趕緊找個人打電話📲找大夫,開的藥就說吸氧吧,管用、大廳裡面有氧氣袋20一袋,前半夜共用了三袋、人也不見好轉,到後半夜了、我喊賓館裡的保安把我從家裡帶來的氧氣瓶搬到二樓給我老公吸氧,慢慢的開始好轉了,家裡氧氣純,吸氧還是可以的。


遊在美景中


每個人從低海拔地區到了高原地區都會有高反,包括西藏本地人。所以說高反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只要大家都能夠正確的認識高反、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高反,大多數人都是可以適應和克服高反的。氧氣袋的作用只能緩解高反的不適,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反的。我今年55歲了也有高原反應,在海拔4200米的理塘頭痛得一個通宵都沒睡著,去年參加第三極終極越野汽車拉力賽,在海拔4999米的雙湖也是一通宵沒睡著,最高到了海拔6500米的普若崗日冰川,適應高反後在海拔5347米的界山達坂都可以蹦蹦跳跳了。以我適應高反的方法是(都是自駕開車進藏的,全程都沒有吸過氧)

1.出發前十天開始堅持用紅景天泡水喝。

2.出發時備好抗高反的藥物包括(紅景天、葡萄糖水、頭痛藥和氧氣袋等)。出發後隨著海拔的升高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去刻意關注海拔高度。最好是達到一個海拔高度後能夠休整適應1-2天再上更高海拔地區。

3.到達高海拔地區後放慢你的所有動作,不能快速行走、跑步、跳動、唱歌、喝酒等,平靜心情、調整呼吸、不激動。

4.進入高海拔地區前幾天儘量不要洗澡,怕引起感冒導致肺水腫等高原常發疾病。

5.按自己對高反的適應程度來判定,不到迫不得已,能夠不吸氧就儘量不要吸氧,否則會產生對氧氣的依賴的,後面就離不開氧氣袋了。

6.每天必須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要保持足夠的體力和精力才能更好的適應和克服高反,晚上可以吃頭痛藥來緩解頭痛。

7.有高血壓、心臟病和高原易發病的患者慎入高原地區。

相信大家按照這些方法大部分人都是能夠適應和克服高反的,祝大家都能夠去領略高原美景、平安回家!











越野大強哥


有氧氣袋一般不會高反,記得五年前我去西藏那曲的時候,6000多的海拔,人生感覺快要完了,頭痛的要命,結果第二天早上九點鐘終於等到藥店開門了買了兩瓶氧氣瓶,吸著吸著就好了,只要頭一痛,一吸就沒事了。所以去高原一定要買氧氣瓶,氧氣袋也可以,但是沒有瓶裝的好。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提前喝了很多中藥,大概要提前一個星期喝吧,這樣的話保證自己不會缺氧。當然有錢,方便的話還是多買幾瓶氧氣瓶。


閆超BrandonYan


你好,我是 ,很高興參與回答你這個問題:有了氧氣袋還會高反嗎?該怎麼做?

我的回答是:如果出現高反及時吸氧,會有很大程度的緩解高反。高反不可怕,但也不能輕視。

我經常到西藏川西高原旅行,對高反有一些瞭解,以下是我對高反的分析:

高原反應,是人體在高海拔地區因氧氣含量稀薄,缺氧導致的不良反應,通常情況是,頭暈腦脹,呼吸急促,渾身無力,嚴重者會誘發肺氣腫,危及生命。

不是所有內地人到高原上都會出現高原反應,很多身體健康,經常運動的人反而更容易高反,我想應該跟人體的肺活量有一定關係。所以內地人去高原旅行,事先準備一些抗高反的藥物和氧氣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注意的是,吸氧也不是萬能的,如果高反嚴重必須儘快就醫,否則後果很嚴重。我曾經遇到過同行的朋友開始有點受涼導致高反,沒有放在心上,耽誤了時間,最後去醫院檢查已經出行現肺氣腫,幸好及時去了醫院治療,回來養了幾個月才復原。

高反不可怕,但也不能輕視。

首先要預防,可以提前服用紅景天等抗高反藥物。上高原盡後量不要劇烈運動,不要跑,跳,爬山走路動作也儘量輕緩。初上高原儘量不要洗澡,高原上晝夜溫差大,注意防寒保暖,洗澡容易受涼。

其次是去高原旅行最好先預留幾天適應時間,要逐步提升海拔高度,比如第一天住海拔兩千米左右,第二天住兩千五百米,第三天住三千米,這樣更容易適應。因為晚上睡覺時,空氣流通差,更容易缺氧。所以住宿地的選擇對預防高反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出行輕微的頭髮悶,不要過於擔心是高反,我經常去高原也會有發悶的情況,如果已經頭疼欲裂,胸口發悶,渾身無力,那就及時吸氧,可很快緩解,有人說不要輕易吸氧,擔心有了依賴,其實不然,吸氧緩解後,身體逐漸適應,也不是就離不開吸氧去。最重要的是如果吸氧也沒有效果,必須儘快就醫,不能耽誤。

氧氣袋,氧氣瓶,便攜式氧氣罐都可以,氧氣和大的氧氣罐可以到縣城的醫院裡充灌,有些藥店也有賣的袋裝氧氣,有的也可以充裝。還可以攜帶家用製氧機,可以在酒店或者汽車裡插上電源即可使用。

以上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我是 ,喜歡旅行的朋友加個關注,分享我的旅行經歷。謝謝!


秘境房車旅行


到達一定的海拔高度後,由於氣壓低,空氣乾燥稀薄,人體會產生高原反應,這是一種自然生理反應。

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高原反應,各人體質不同,因人而異。有些人備好氧氣袋,吸氧就好了。但氧氣袋對有些人無用或效果不明顯。下面我結合個人經驗,給提問者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1-讓身體在旅行過程中逐步適應海拔高度。比如去拉薩,選擇乘坐火車而不是飛機。有數據顯示,如果快速到達海拔超過3500米的地區,75%的人或輕或重會有高原反應。因此選擇乘坐慢速交通工具到達高原地區會比較好。

2-提前備好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或許能解燃眉之急。有朋友說,紅景天和西洋參含片有效果。

3-氧氣袋,前面就提到了。因為不清楚自己是否會高原反應,提前備好,未雨綢繆。別小看這小小的氧氣袋,關鍵時刻能救命。

我於2014年9月去了西藏旅行,當時沒做任何準備。從成都飛拉薩,下飛機後到酒店放好行李物品後,就出去逛拉薩市。剛開始好好的,突然就渾身不對勁,肚子和胃裡痙攣,頭痛頭暈,窒息的感覺,極度難受。在朋友的攙扶下回到酒店,前臺小姐姐給了我幾罐飲料(據說是專治高原反應的),回到房間喝了兩罐,躺下休息,過陣子就好了。在西藏一共玩了7天,就第一天有反應。

2019年10月我又去了雲南玉龍雪山。這次比較幸運,沒有高原反應。到雲南後,是玩了幾天才去玉龍雪山的,可能是適應了,也可能是有經驗了😂😂😂

另外,還給去高原地區旅行朋友一些建議。要做好防曬,紫外線特別強,容易損傷皮膚。備好厚衣服,高海拔,溼度低。氣候變化快。






快樂De零碎


青藏高原空氣稀薄,高寒缺氧,大部分地方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50--60%,拉薩海拔3650m,含氧量65%左右,春夏雨水多,植物茂盛,好些。

高原反應,一般是指進入海拔3000m以上低壓環境後所產生的不適,主要症狀有頭痛、嘔吐、失眠、疲倦、食慾不振,呼吸困難等等,輕則一、二項,重則都有,那就要進醫院了。或者離開,海拔降低馬上就好。

這裡講一下我的體驗。第一次去西藏,是坐火車去的,Z164次,上海到拉薩。全程40多小時。過了格爾木站,天漸漸亮了,神奇的天路躍然眼前,雄渾蒼涼,驚奇讚歎,興奮不已。一路過去,隨著海拔升高,慢慢的有點頭痛,噁心,後來吐了。高反來了。我留意了一下,約有一半的人中招。其實進藏的列車都有氧氣的,第一次不知怎麼用,回來就知道了。聽說提前吃紅景天預防高反,我提前2星期就吃了,該反還反。可能緩解快些吧。還有西洋參,葡萄糖等,能補充能量,更多的作用是一種心理暗示吧。

到拉薩住下,喝了一點稀飯,早早睡覺。第二天醒來神清氣爽,迫不及待去了布達拉宮,隨著人群轉了一圈,中午飽餐一頓,下午布達拉宮廣場,宗角祿康公園等繼續逛,似乎忘了還有高反這回事,晚上馬上給顏色看。所以,人家攻略講的有道理的,剛到一定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暖,彆著涼,悠著點,適應了再活動。

拉薩許多地方有賣氧氣的,袋裝罐裝都有。至於你說的備足氧氣,那得多少啊。吸氧能緩解高反,但不可能一直吸。我們出拉薩去玩,山高路遠,一般會帶上一罐二罐的,以備不時之需。很幸運,我從沒用過。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問題的,不要有思想負擔,適應了就好。











行行不繫舟ZR


高反是一種人進入高海拔環境後的自然方應,引起高反的客觀原因在於高海拔氧氣稀薄,氣壓降低,人體能獲得的氧氣會隨著海拔上升而減少,主觀原因是有的人身體耗氧量大,海拔提升過快又消耗太多的氧氣。因此,可以看出,高反與氧氣的多少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你是初次進入高原地區,帶上氧氣袋是必須的,氧氣袋能緩解高反帶來的難受程度,但只有氧氣袋是不夠的。建議你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進行。

1、在高原上,切勿負重太多,勿疾走急跳,看到美景時更不要太興奮,劇烈的運動很容易引發高反。

2、剛上高原,三天之內不要洗頭、洗澡,以防感冒引發高反。

3、高原溫差大,必須隨身攜帶一件較厚的外套,方便隨時添衣,以免因受寒感冒引發高反。

4、在高原上,多吃高蛋白、高糖分的食物,如雞蛋等,自己出發前可以多備一些這種食物,高糖分、高蛋白的食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自身克服缺氧的情況。

5、在高原上出現輕微的頭疼、頭脹、頭昏等情況均屬於正常高反,但若有過度的頭疼、頭暈、嘔吐、拉肚子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告知領隊,出現高反後也不要太緊張,尤其是女士不要在心理上有太大壓力,不然高反會讓你更加難受。

6、在高反地區,請不要飲酒抽菸,因為抽菸喝酒會增加本身氧氣的消耗,進而引發高反。

7、在入睡前,可以服務高濃度的葡萄糖(糖尿病患者除外)和感冒藥,可以有效預防高反。

8、在高原上若出現比較嚴重的高反,可及時服用高原康,有一定的特效。出發前可以自行在網上購買,

總而言之,高反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我有很多朋友,初次上西藏,就沒有出現高原反應,我們還笑著總結說就是因為平時身體較弱的,高反反而沒有那麼明顯,平時身體強壯的,反而高原反應較大,因此,如果你有計劃去高原地區,最好能先暫停一個月的運動或減少運動量,這樣到了高原,你的高反就會減弱很多。最後,祝你能儘快克服高反,有個美麗的行程。

關於作者:“出發夢想”頭條號隸屬“逗町一廈”自媒體品牌,服務於全國3-12歲的親子家庭,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健康成長的核心元素“陪伴”,提出【珍貴童年,我在身邊】的分享口號,為家庭分享高性價比的旅遊景點、兒童樂園、親子劇、親子酒店、自助餐廳、生鮮優選、幼兒教育等各種豐富的親子內容。

出發夢想


很榮幸能解答您的問題。生活在海拔比較低的人,突然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大概有65%左右的人容易出現高原反應,通常會有(頭痛、頭暈、胸悶、嘔吐、失眠等)症狀。雖然吸氧可以緩解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但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幾種有效的方法。

1、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應該緩步慢行。因為高原地區空氣稀薄,劇烈運動會加速缺氧。

2、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負擔,更不要飲酒和吸菸。

3、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維他命的食品,適量飲水,因為維他命能增強免疫力。

4、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涼感冒和耗體力。因為高原地區溫度低,感冒後你的體質會更差。

5、高原安(保健品),有利於緩解高原反應。

6、西洋參有助於緩解疲勞,增強體質,減輕高原反應。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不要一開始就吸氧,儘量要自身適應它,否則,你可能在高原永遠都離不開吸氧了(依賴性非常強)。希望我說的這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越南留學生肉肉面



高反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體質不是很好反應沒多大,有的人體質很好卻高反的很厲害。進藏前除了要提前喝紅景天來緩解進藏後的高反,到了當地買些高原安備著。氧氣罐一定不能少關鍵時刻可以保命的。我是前年三月底去的西藏 ,火車進火車出, 在南寧轉乘有氧列車進藏 , 還有兩三個小時到拉薩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頭頂特別疼,有些噁心吃不進去東西。但是在火車上也沒有吸氧,到了拉薩後慢慢就適應了,因為拉薩海拔三千多米還能承受。從拉薩到林芝我們要翻過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大部分人都會出現高反和暈車,同行的一位阿姨已經嘴唇發紫睜不開眼睛癱軟在地上很可怕的,這時候吃什麼藥都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幸好帶著氧氣罐並且及時的跟她吸氧,慢慢的她還是難受但至少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了。所以從來沒有進藏經驗,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高反的朋友一定帶好氧氣罐做好充足的準備。個人認為如果不難受就不需要吸氧,總不能玩一路氧氣袋不離口啊,那樣心理負擔太重反而不舒服,但是帶好以備不時之需是必要的。


高反因人而異,做好充足準備,不要過度擔心造成心理壓力,進藏後如果感覺不舒服就不要洗澡,不要劇烈運動更加不可以喝酒,不熬夜多喝水,特別不舒服不要硬挺要及時就醫,做到這些才能愉快的玩耍哦[呲牙][呲牙][呲牙]
下面附上一段我自己拍的視頻,祝大家旅途愉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fd0000b912ec93cee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