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六岁写的《草》?请从文学理论评价作品?

穷胸极饿的女流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抽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释题:(一)凡以“赋得某某”为诗者,皆专咏“某某”也,盖取“登高而赋,可以为大夫”之义。然诗人咏一物一事,必“比物连类”,以“得其指归”,故本诗诗题接以“送别”二字,以为指归。(可参考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

(二)”古原”,唐时专有其地,盖在长安西北郊外,为公子王孙游乐之地。(可参考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释诗:(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草之不畏“寒”也。

(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之不畏“炎”也。

(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虽世之“寒热”不能“屈”,然衷于“古道热肠”者也。故攘攘于“古道”而无畏,汲汲于“荒城”而无惧。

(四)“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草之促促于古道,汲汲于荒城者,以“王孙”一去而不能复来“古原”也。“彼黍离离”者,人感于物也;“别情萋萋”者,物感于人也。

全诗前三句“赋得”,且一、二句为第三句张本,尾句归于“送别”;“赋得”之“指”归于“萋萋满别情”矣。


老马识途183228897




如下所言,不代表个人观点,皆来自于坊间口述。十六岁的白居易,从理论上说属于早熟早恋型。白居易天赋异禀,遗传了其父李白的基因,自小颇爱诗词歌赋。



白居易是李白与汪伦妹妹汪小乔私生于公元772年,寄养在汪伦表弟刘禹铜家,刘禹铜年过40,妻子白珠小他17岁,结婚15年未能生育,经千百医确诊,刘禹铜先天性不育。李白把孩子带到刘禹铜家,夫妻见婴儿英俊,欢天喜地,欣然接受,视为己出。并请李白赐名,李白当场为儿子起名刘白。



刘禹铜妻子白珠 美艳动人,宛如杨玉环,李白初遇,惊诧之余,默默无语,勾起对贵妃的思念。玉树临风的李白也同时开启了白珠的心门,李白在刘禹铜府上住了59天,不知不觉白珠有孕,刘禹铜大喜,认为天助他也。生下一子,起名刘禹锡。



刘禹锡幼时多病,一周岁那年遇白发老者,老者细看刘禹锡多时说,此子乃李诗仙酒后所为,刘施主被绿也。刘禹铜问老者何人?老者道,我已隐居经年,知我者少矣,袁天罡便是老朽。刘禹锡问道,怎知被酒鬼所绿?袁天罡拿出推背图【诗仙太爱饮,不该见汪伦。潭中醉洗澡,初遇汪小乔。在潭之洲上,二人当作床。生下人间种,送给刘禹铜。都怨白珠美,赠人一玫瑰。牡丹花下狂,从此孕刘郎……】刘禹铜看完,仰天大哭【天呐,让他捞月去吧】。




刘禹铜看着刘白,心中愤愤不平,经过汪伦调解,让刘白跟了白珠的姓,从此姓白,再名白居易。白居易七岁为诗,写下【天生诗后必有用,姓李姓白再重来。长大定写长恨歌,要学亲爹把酒喝。烟花三月下扬州,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居易对诗词情有独钟,有二白之称。



白居易可谓才子也,只是始终与亲生父亲没有一面之缘。16岁那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草】,创作灵感源于他的一个梦,他梦见李白慈祥的目光看着他说,孩子,写草吧,爹一辈子吃的是草,挤的是诗,野火烧了草,月在水中捞。醒醒,爹喝酒去了】白居易醒来,一小时13分钟写下名作【草】。


白这个颜色


如何看待这首诗?

在宋人尤袤《全唐话》里有这样的记载:16岁的白居易带着这首诗从江南到长安,拜谒名士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就开了个玩笑:“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便拍手叫绝:“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见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这次“北漂”让白居易踏上了诗歌创作之路。

白居易的这首《草·赋得古原草送别》,虽为16岁创作,但寓意深长,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韵律流畅,朗朗上口,不愧为咏物诗中的千古绝唱,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精品。

这首诗并不是作者“灵光一现”的神来之笔,而是一种必然。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天资聪慧;二是他勤奋好学,白居易曾经自述自己“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有着天才的禀赋,又有后天的刻苦勤奋,作者如何不写出这样的诗?正因为他的勤奋好学、刻苦坚持,才没有成为仲永式的“神童”,昙花一现,而是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如何分析这首诗?

从思想内容上看,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如孙洙(《唐诗三百首》编者)认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比喻小人。“野火烧不尽”,比喻小人是铲除不尽的。“春风吹又生”,比喻小人会随时出现。“远芳侵古道”,指小人侵犯正道。“晴翠接荒城”,指小人文饰鄙陋。

另一种,把此时视为生命的赞歌。“……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唐诗鉴赏辞典》)

但我以为,前者不敢苟同,作为一个16岁的少年,经历有限,如何有对“小人”的体验而发感慨?而后者又不全面。

此诗为送别诗。送别诗肯定主要突出的是友情,末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寓意,而这两句源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里既包含了对生命力的歌赞之情,又以春草的旺盛、生机勃勃,来比喻友情的深厚。

因此,对一个少年来说,不要把这是内涵想得太复杂,歌赞春草“野火烧不尽”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又以这蓬勃的生命来寓意深厚的友情,这便是此首诗的题旨。

在艺术表现上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比喻、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前四句,用“离离”“枯荣”“春风吹又生”的自然现象来比喻和象征并歌赞生命力的旺盛和顽强,没有任何斧凿雕饰的痕迹,既通俗易懂有寓意深厚,可谓咏物诗的典范。而末句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以物喻情、情寓物中,又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滔滔江水象征友情及依依惜别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2.全诗章法谨严,结构通畅。全篇紧扣“草”来作文,不旁逸斜出,统一练达,主体和题材浑然一体。

3. 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毫无牵强之痕。


音准不准


离情别绪青未了

古诗的写作路数,古人从《诗经》析出“赋、比、兴”三法则。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辞也。也就是先写他物,由此推出观物心得、抒情言志。

《赋得古原草送别》属命题作文,是十六岁的白居易为科举考试的练笔诗。这首诗主旨是“离情”,以“古原草”为抓手抒发,娴熟运用比兴方式,字词句别致灵动,构建野旷情长的送别场景,引人感喟和遐思,是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首联,原野的野草随着季节,一年中春生夏茂秋枯冬残,眼下正逢蓬勃时节。

颔联,起兴,由野草的生长状态引发思考,野草生命力顽强如斯,即使野火燎原,春天一到,草根又从灰烬萌芽。物候有盛衰,历经劫难,野草总能生生不息;暗喻人事有聚散,再多波折,友情也是绵绵长存。

上二联初比初兴,以野草的生命秉性比拟人情事理,交代友情坚韧,为下文抒写离别惆怅砌基础。下二联大比大兴,转入正题,合上题意。

颈联,放开眼界,野草铺满原野,挟着草青味,自远而近漫卷而来,侵占少人行走的古道;白日晴光里,苍翠草色又自近而远涌向城池,遥望城池,仿佛荒芜起来。

尾联,在这大荒天地里,又送别友朋,繁茂野草结成无边青色,不分彼此欣欣向荣,我们却要分别,因而无边草色变作郁青,恰如离愁别绪弥漫。

景语皆情语。草木凋零和草木繁荣都可以为描述离情服务。前者是正向衬托,人哀物哀;后者是反向衬托,人哀物喜。本诗用反衬,把离情从低徊推向高潮;从全篇看,使用象征手法,野草茂盛象征离情倍增。

读这首诗,不由自主代入离别双方中一方,身临青濛濛境界,经历一场悲欢诗意。


樊虚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所以,从作者当时场景和状态来看,本诗并不是应景有感即时而写,而是借应考之题发挥作者的个人经历感悟和学识沉淀,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情况。

从文学理论角度来说,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借句融合我之实践体验感悟之意,草与别情,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已经提供了一种观察生命之草的视角。但是,要写出“古原草”的生命特色,而兼顾送别之意,尤其要写出新意,仍是实属不易。

首句即扣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却点出草此刻的状态,让读者由点到面,由面到立体的联想,来感觉“春草”生命力旺盛的情景,可以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又伴随作者深层次观察所感,为后文开启了新的个人思路。野草作为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灭,也自然的帮助作者引出了“一岁一枯荣”的野草生命轮回特征。然而,写作“枯荣”和写作“荣枯”又大不一样。如写为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感叹出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好句来。

两个“一”句复叠,形成咏叹,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也是为三、四句铺垫。

从抽象的描写,展开为一副形象的联想画面,画面就是古原草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哪怕是野火将其烧为灰烬,只要土中还留有根须,来年会更加茂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为人类的一种生产实践结果,这种体验发生并被作者记忆,此处有感而发,揭示了野草这种生命的特点,并营造出一种壮烈的意境。“烧不尽”重点描写火只能烧掉土地上的草叶,但野草的根须尚在,火受到土的影响是无法将其草根毁灭,毁灭其表而无法灭其根。“吹又生”,来年春风化雨,草根还是发出新芽生长茂盛。

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和“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工整天然,化繁为简的大气。

第五、六句继续写“古原草”,将重心“草”逐步转移到“古原”上,来引出“送别”题意。上联流水对,妙在自然,妙在精工,使得变化有致。从草的生命特点细节描写,转移到草存在的“远芳”和“晴翠”状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更加靠近与亲近,让人自然觉得具体、生动。芳而“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闻,翠而“晴”,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可见。“侵”和“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的扩展之势,生动的突出了生存竞争者的形象。“古道”和“荒城”则是有意紧扣题意,展示生机勃勃的野草之势。

当然,作者并非为了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借此引出一场送别的典型场景,大地回春,芳草萋萋的古原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不免让人惆怅,同时又有此情此景的诗意。“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变其用意,写看到芳草萋萋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包含别情。以小见大,睹物思情,让结尾意味深长。诗句到此点名题意“送别”,完结整篇,“古原”、“草”和“送别”彼此打成一片,意境浑然一体。

全篇诗句自然流畅而兼顾工整,虽然是应考命题作诗,却自然的引发了作者对实践生活的总结、联想和感悟,洞悉野草的生命真意,以小见大传真情,化繁为简出大意,平淡却回味无穷,带有朴素的自然之感,以此推陈出新,成为“赋得体”的千古绝唱。


慢时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16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诗中,白居易把对友人的思念比喻成离离原上的青草,虽然经过一年就枯萎了,但是它的生命还在,他的信念还在,即使是野火,也烧不尽的,只要温暖的春风一吹佛,就又是一片绿草如而茵生机勃勃了。也表明了对友人的思念会像这萋萋芳草一样,无尽无休。同时也希望友人向这离离原上草一样,在任何困难恶劣的情况下,都能够顽强的生存下去,而且生生不息。



大清遗民


白居易的《草》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志趣与情感俱佳的作品。“离离原上草”,意象是茂盛和广袤,意境悠远。“一岁一枯荣”,意境凄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美了“草”的坚韧和顽强生命力。“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由远及近,既有优美又有壮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满腔的情思萋萋渺远,恸人肺腑。


环宇一统


大家好,我是寒山笔记,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我们小时候只学到前四句,小学语文课本中缺少的那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它的意思是说,古原上的青草香占满了古道,阳光下的翠绿草色连着远处的荒城。我在这里又送友人远去,这萋萋芳草都是离别之情啊。“远芳侵古道”二句,是继前面四句所写的野草顽强生命力后,对野草的清香着重进行了描写,同时也有一种春草蔓延扩展之势。

综观白居易的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而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增加,相信大家如今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无论是对于诗中的“草”的精神,还是白居易送别友人时的别情,都有了更为深刻的属于自己的理解。





寒山笔记


先来复习一下这首诗:\r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r

然后了解一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r

其次了解一下白居易写《草》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此诗原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作者为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r

据上可知,白居易在准备科举考试中题写了《草》这首诗,此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家喻户晓、广为传诵,不论作者当时写此诗是寓意抒发还是讽刺及针砭时弊,单从字面上看,字词简单,诗句平白,但是从其延续的时间跨度来看,不得不让人惊叹,此诗的深意以及达到的文学艺术效果,白发老者和懵懂小儿都能传唱,其诗意和诗境不容小觑,该诗所体现的去伪存真、进步生发、对生命的赞扬、对高瞻远瞩的赞颂、以及拼搏进取生生不息的精神,着实让人惊叹,也正是如此,赋予了该诗从古流今的绵延生命力,正所谓,“自古多少英雄事,布衣百姓知几家”,敬请飨者细细品味。


云是雨的雕塑


想要理解首先要了解:《草》原名《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16岁的白居易是非常刻苦好学的,16岁的年纪不算小也不算大,白居易却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史书记载白居易小时候读书勤奋,不惧艰辛,迎难而上,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由此能出此佳作并非偶然。

前四句更多的是表达出诗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思考。

世间万物都不可能一直静止不动,变化才是世上万物的通用规则,草有枯荣、有尽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但是追求完美却是不变的追求方向,只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定的志向,小草可以不被野火烧死,来年又会生发;人生亦如此,会经历不同的磨难但是只要坚持不放弃,终会迎来机遇,春风吹又生,春来发几枝。

后四句简明扼要,与前四句意境暗合,直抒胸臆,画龙点睛。

经过了前四句的铺垫和渲染,后四句直接点出送别的悲伤之情,古原上的草有枯荣,古道上有翠绿的风景和远处的芳草,但是即使有这样的美景,白居易也无心观赏,因为他又要送朋友离开了,心里很悲伤。但是白居易心里知道草有枯荣,人有离别也有重逢,白居易不会悲伤,因为白居易知道他和他的朋友还有再重逢的,正如白居易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